本人自我裁剪的詩歌,先后在一些文學報刊發表80余首,共得稿費1000多元,并有詩歌入選年度選本。還有部分稿費未得。
因民刊無稿費,故未投稿,如投稿,也定中。本人發表了幾次之后總結基本規則如下:
1、詩歌必須是小故事。但是必須分行。抄襲也可,建議從小說中抄襲。題目直接用詩歌中的句子,如:
《回想》
我要給阿Q做正傳,
已經不止
一兩年了。
但一面
要做,一面又
往回想
2、你的詩歌不能有任何意義,只要故事,不能用意象。因此不能抄襲議論文。句子要短,說明文也可以,還是抄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為例子:
《名目》
傳的名目很繁多:
列傳,自傳,內傳⑷,
外傳,別傳,家傳,小傳……,
而可惜
都不合。
本人曾抄襲一藥品說明書稍加刪改在一個刊物發表過。
3、你的詩歌還得有點小感覺,必須在有感覺和無感覺之間,不能完全是說明文,說明文發表不了。還是抄襲《阿Q正傳》的句子,題目還是老規則,也可莫名其妙
比如:
《光彩》
趙太爺的兒子
進了秀才,
鑼聲鏜鏜的報到
村里來,
阿Q喝了
兩碗黃酒,
手舞足蹈的說,
這于他
也很光采
故事要有點沒寫完的感覺,這樣他們就當作是含蓄。所以抄襲小說或者《故事會》實在是第一選擇。而且古代故事他們認為是有歷史感,而當今的小事,他們認為是有時代氣息。你想要什么感覺,可自選。評論家并不介意。
4、有的大刊物講究關懷普通老百姓,因此必須寫可憐的小事,可憐的人,還是抄襲《阿Q正傳》為例子:
《沒有家》
阿Q沒有家,
住在未莊的
土谷祠里;
也沒有固定的職業,
只給人家做短工,
割麥便割麥,
舂米便舂米,
撐船便撐船……
5、天下文章一大抄,不要以為羞恥。這些刊物有時候也發無感覺的詩歌,但是得屬于沒寫完的句子,比如(還是抄襲《阿Q正傳》為例子):
《春天》
有一年的春天,
他醉醺醺的
在街上走,
在墻根的
日光下
6、部分刊物偶爾也可抄襲一些抒情散文發表。本人一般都是先寫散文在報紙上發,然后摘錄幾個句子分行成詩歌。當然句子要通順,不通順不要投稿。要短,超過40行,就是羅嗦的意思(他們這么理解的)。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可抄襲:
《裙》
荷塘上面,
彌望的是
田田的葉子。
葉子,是出水很高
的裙。
7、上面這首詩歌的原文還有一些修飾的詞語,去掉了,因為這幾個刊物追求的所謂簡潔實際上就是不要修飾詞這么個形式。
因此不要以為發表很困難,其實,再弱智的句子,也可以發表。時間一長自然出名,現在有很多網上論壇走紅的所謂詩人,都是這樣的。只要抄幾個句子,自然有人去評論附加一些好話。不要怕,高深都是裝出來的,本人和很多所謂的詩人和流派見過面,談過文學,他們的底細都深知一二,就不多說了……本人長期為紀實文學雜志撰稿,偶爾從自己的故事里下一點邊料給幾個刊物,都能發表,弄稿費非常容易,不過有一個刊物沒有稿費,讓我很不爽。包括他們主持的先鋒欄目也都是這樣,哈哈哈哈。他們主持先鋒欄目的幾個人和幾個所謂的老總本人也見過,對于詩歌其實都是一知半解,呵呵,所以不要怕,只要你認得字就投稿,不認得字也可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