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兒童呼喚《寶寶回家》
“回家啊,寶寶,快點快點——”在清脆的童聲合唱中,舞臺上出現仙境般的紅樹林,穿著小樹苗服裝的小演員們,搖擺著身體,快樂地舞著,由只有三四歲大的孩子們扮演的100多只“小鷺鳥”破殼而出,從樂池里一起涌了出來,奔向紅樹林,這頗為“壯觀”的最后一幕讓在場觀看《寶寶回家》的大小觀眾們為之震撼,大家一起揮手、鼓掌。5月31日晚,深圳原創大型童話劇《寶寶回家》讓孩子們過了一個充實而有趣的兒童節。
環保題材感染幼小心靈
童話劇《寶寶回家》由深圳市福田區委、區政府與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推出。288名深圳兒童真情演繹的這部大型童話劇是一部深圳本土原創大型童話劇、起用全部由幼兒組成的演員陣容、運用熔話劇歌劇舞劇于一爐的藝術表現形式。

《寶寶回家》的故事發生在被評為深圳“第二市樹”的紅樹林中,它以環保教育為主線,融入了童話和寓言的因素,使整臺戲劇充滿童趣和教育啟示性,讓大自然的無窮魅力感染臺上臺下孩子們的幼小心靈。
劇目一開始,由數十位小朋友扮演的“樹寶寶”在舞臺上展示著可愛的風姿,一群“小鷺鳥”在這里愜意地棲息。然后,故事逐漸展開,一只鷺寶寶流落在外,多次輾轉后住進了寵物醫院。在好心小朋友高小寶的幫助下,鷺寶寶認識了一幫動物朋友,并在大家幫助下回到自己真正的家——紅樹林。
在貌似簡單的劇情中,蘊藏著寓意深刻的主題,無論動物還是人類,都是大自然懷抱中的“寶寶”,“寶寶”流浪久了總得回家,因為,大自然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義演三場資助災區兒童
《寶寶回家》這部大型童話劇經歷兩年時間的策劃和排演,已在不斷的改進中成為深圳的永久保留劇目,并已被列入深圳市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系列文藝項目之中。今年六一兒童節是該劇首次正式登上舞臺,并于5月31日晚至6月1日晚義演三場,義演收入通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四川地震災區兒童進行資助,展示了深圳戲劇創作者和深圳兒童的熾熱愛心和藝術風貌。
另外,在演出期間,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還與福田區委、區政府聯合在現場設置了募捐箱,呼吁深圳兒童和家長們為災區兒童獻上一份愛。
據深圳市實驗幼兒園園長劉凌介紹,四年前他們就開始了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合作,幼兒園舉行的各類書畫義賣、藝術義演活動的收入全部交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由該基金會進行慈善支出,包括資助其他國家兒童和中國兒童。此次大型童話劇《寶寶回家》的義演是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的第四次慈善活動,而此次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將把慈善款項用于資助四川地震災區兒童。
288名幼兒同臺演出
《寶寶回家》這部大型童話劇的導演和編劇等主創人員均是深圳本土藝術家。導演傅麗華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演員、導演,用288名未經過專業訓練的幼兒來完成一部舞臺劇,是傅麗華最得意的一個戲劇創新。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兒童劇大多數是由20歲至50歲的成年演員來扮演,有些則是以成人演員為主,加入幾個小演員,為了扮演好能夠讓孩子們喜歡的角色,成年演員們費盡心思去體會孩子們的世界,去挖掘和尋找童趣,但觀眾們在觀劇時依然會感到做作、虛假并缺少童趣。”傅麗華還認為:“兒童幼嫩、甜美的聲音,純真的眼神,可愛的形體動作是成年演員無法完成的,于是在這部童話劇里,無論是大人、孩子、動物、植物角色,全部由288名兒童來扮演,這使得兒童劇的吸引觀者共鳴等許多難題都迎刃而解。”
但是可想而知,讓從未受過專業訓練的整個幼兒園的全體幼兒來演出,創作難度極大,傅麗華在介紹排練過程時說:“這些孩子小的只有3歲,大的也才6歲,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最多不過半個小時,這就給排演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很多從事戲劇工作的朋友都覺得不可思議,很難完成。但是從一開始深圳方面提出這個想法,我就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克服困難排好這部戲。”
她說,這是兒童劇的一次創新,能夠真正讓觀者體會到戲劇的樂趣,讓成人看了覺得有藝術品位,孩子看了覺得有童趣,讓孩子們真正參與到戲劇創作之中,體會到戲劇的美妙,也通過寓意深刻、寓教于樂的童話故事,讓孩子們從小培養關愛自然、關愛生命的愛心和團結奉獻的精神。
身邊的童話,現代的寓言
對于《寶寶回家》的編劇陳慧中來說,這次寫作“是一次擋不住的誘惑”。他說:“首先‘回家之旅’這個主題深深吸引了我,因為兒童文學不僅呵護兒童的心靈,還能為成年人保留一個可以回歸的精神家園。但當我開始動筆時卻意識到,這將是我所有的兒童劇創作中最難最有挑戰性的一次,這部大型童話劇,將由近三百名幼兒來演出,幼兒定位仿佛是限定一只小圓桌,在上面能跳出什么舞呢?但是,如果找到一種非小圓桌莫屬的舞蹈,小圓桌就成了大舞臺!”

如果要求幼兒來塑造傳統意義中有血有肉的舞臺形象是幾乎不可能的,但幼兒的稚拙天真和活潑天性卻是任何專業兒童劇團的演員們所望塵莫及的,孩子們在舞臺上的舉手投足和即興表現對于同是兒童的觀眾的吸引力,是兒童劇的成人演員所無法達到的。陳慧中說:“我對這個戲的風格一下子清晰起來——似真非真,不拘一格,簡單而又好玩、好看、好回味,還有,按傅麗華導演提出的,有詩意。那是一群充滿童真的幼兒,借戲劇在玩耍中表達他們的訴求。而躲藏在背后那位知天命的編劇,也同樣在玩耍的筆法中表達他的心聲。童話劇的背景,絕不是‘很久很久以前’,角色也絕不是什么‘王子公主巫婆’之類,一定要讓當代的幼兒跟動物一起開口說話,大膽將當下小朋友的現實生活糅進童話中。讓它成為一篇‘身邊的童話,現代的寓言’。”
中國戲劇界權威傾情相助
大型童話劇《寶寶回家》雖主要由深圳人編導、演出,但卻得到了中國戲劇界權威和舞美設計等名師的鼎力相助。上海戲劇學院原院長、博士生導師榮廣潤擔任了該劇的藝術顧問,三次來到深圳,為這部兒童劇作精心指導,傾注了極大的熱情。
該劇舞美顧問是上海戲劇學院博士生導師周本義,他是全國舞美界大師、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曾五次獲得文化部文華大獎。這位77歲的藝術前輩,為了這個作品,大病初愈便千里迢迢來到深圳紅樹林和實驗幼兒園體驗生活,捕捉靈感。周本義說:“這是大人和孩子們在一起做的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愛護生命,珍惜自然,留得和諧滿人間。”
童話劇演出評論
深圳原創童話劇《寶寶回家》受好評
國內最大型的童話劇《寶寶回家》在深圳大劇院結束首輪公演暨三天賑災義演后,獲得了前來觀演的國內文藝界專家和廣大觀眾的熱烈好評。他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紛紛表示,這是一部題材獨辟蹊徑、形式新穎別致、表演天真活潑的優秀原創童話劇,為國內的少兒舞臺劇發展闖出了一條新路。
深圳少兒藝苑再添奇葩
童話劇《寶寶回家》的故事發生在深圳人都非常熟悉的紅樹林中,短短50分鐘的演繹,將一幕幕洋溢著童心童趣的畫面展現在人們面前。這臺別出心裁的童話劇,為繁花似錦的深圳少兒藝苑再添奇葩。
廣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杜佐祥專程趕來深圳饒有興致地看完了該劇。劇中的場景勾起了他對家鄉山水的遙遠回憶,也引發了他深深的思索。杜佐祥表示:“《寶寶回家》能夠引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明天的憧憬。人和動物、人和自然之間如何和諧相處,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產生了不少感悟。這部童話劇的時間不長,但是它長久地感染了我,它的社會價值和精神價值,遠遠大于我們對其藝術的評價。”
廣東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周建平認為,《寶寶回家》選擇人與自然的主題,調動了少年兒童的想像空間,藝術手段的運用靈動而充滿現代意識,給我國兒童舞臺劇創作吹來一股清新之風。
國家一級編劇、廣東省話劇院院長賴漢衍分析說,《寶寶回家》是兒童劇的一次創新,能夠真正讓觀者體會到戲劇的樂趣,讓成人看了覺得有藝術品位,孩子看了覺得有童趣,讓孩子們真正參與到戲劇創作之中,體會到了戲劇的美妙。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周本義在看到全劇最后300個孩子一起“回家”的場面時,禁不住熱淚盈眶。他激動地說:“那不是一般的場景,而是一種生命的涌動,這種東西會打動任何一顆熱愛生命的心。”
兒童稚拙表演征服觀眾
上海戲劇學院原院長、博士生導師榮廣潤擔任了《寶寶回家》的藝術顧問。他認為,當前國內的兒童劇有兩種傾向,要么太沉重、偏于說教,要么過于幼稚簡單,思想含量不足。為了克服這種傾向,《寶寶回家》努力做到讓孩子們喜歡看,成年人看了也會感動,這應該是兒童劇追求的較高境界。這臺童話劇調動了深圳實驗幼兒園的近300個孩子上臺表演,在榮廣潤看來,雖然這些兩歲到六歲之間的孩子很難論什么演技,但他們那稚拙的神情和無邪的眼神就足以征服觀眾。
國家一級編劇黃心武認為,作為一部優秀的童話劇,《寶寶回家》采取了寓言體結構,用非常樸實簡單、充滿童真童趣的語言和故事去探索我們的精神家園。很多童話劇往往是大人教育孩子,而這部劇則是孩子們在通過他們的表演教育成年人,重新以孩子般純凈的目光打量世界。
廣東省藝術研究所所長吳維慶對近300個孩子在舞臺上的出色表現感到非常驚訝。他說:“根據我的經驗,編導們要想把這些孩子調動起來,難度非常大。但沒想到福田區的編導們調度得非常好,充分把孩子的童真童趣表現了出來,讓孩子們既受到了審美的教育、藝術素質的培養,也從思想上得到了提高,達到了少兒藝術的根本目的。”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一級演員盧矢初對《寶寶回家》表現出的真善美追求非常贊賞,她拿曾經給無數人留下美好記憶的經典兒童劇《馬蘭花》來類比說:“《馬蘭花》沒有了不起的大道理,但是這么多年了,還牢牢記憶在我們心底,那是因為真善美帶給我們的深深感動。《寶寶回家》讓我們重新發現了這種珍貴的感動!”
小演員及家長感言
童話劇《寶寶回家》之寶寶感言
大二班王子淇(出演鷺鳥)
童話劇的排練很辛苦,但是我心里一直在想,我們演出的門票收入是捐給四川災區的大人和小朋友的,會給他們帶去快樂,所以我就不覺得辛苦了,我也很快樂。
演出很成功,爸爸媽媽看了都夸我很棒,我自己也覺得我很棒。
大二班曾潤澤(出演青蛙)

1.演童話劇學到了好多東西:比如說學會了跑跳步。知道了要保護野生動物。
2.演童話劇使我的小眼睛變成了大眼睛(化妝的效果),讓我膽子更大了,可以看到前面了(應該是敢直視前方),我真開心呀!
3.這個童話劇不僅讓自己受到別人的表揚——那么小就演童話劇真開心,還為災區小朋友作了貢獻——演出賣的票錢都是捐給災區小朋友的呢!
4.希望災區的小朋友也能看到我們演的童話劇。
大二班劉芊語(出演鷺鳥)
我好喜歡《寶寶回家》這個童話劇。一是我可以和全幼兒園的小朋友一起參加表演,二是我很喜歡“鷺鳥”這個角色,我一會兒演“鷺鳥寶寶”,一會兒又演“鷺鳥媽媽”,而且上場三次,三是我覺得鷺鳥很漂亮,很可愛,像天使一樣,今后我要告訴大人和小朋友都要愛護鷺鳥和紅樹林里所有的小動物,讓它們在大自然里快樂地生活。
童話劇《寶寶回家》之家長感言
中一班孫可妮媽媽:
“演出太棒了!在陪伴孩子的時候,我看見輔導老師不辭辛苦,教輔人員默默付出,小朋友們不斷挑戰極限……孩子們老師們真是不容易,成功絕非偶然。”
楊黎(孩子家長):
“孩子們的舞蹈動作非常好,鷺鳥動作舒展優美,廚師舞滑稽可笑,琵琶班動作空靈……我簡直不相信這是和自己朝夕相處的小寶貝表演出來的,感謝導演老師,讓孩子從身體到精神都得到了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