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肉搜索的生猛在于網友對邊角余料的竭力發掘和一呼百應的影響力,在SNS時代商業價值仍大有可為,雖然沒有搜索引擎那樣成熟的盈利模式,但缺席狀態不會太久。
2008年愚人節這天,谷歌(www.g.cn)和用戶開了一個無傷大雅的玩笑,搜索頁面會彈出這樣一個窗口:“尊敬的用戶,我們抱歉地通知您,由于信息晚到等原因,您剛剛使用的谷歌人肉搜索引擎不能正常啟動”
向來堅持“不作惡”的谷歌以其機器搜索成為具有標桿意味的第二代搜索引擎。但是,僅把這個看成玩笑就太簡單了,谷歌幽了自己一默,暗示了人肉搜索著實強大,它填補了網絡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的一道縫隙,而這些是現有的搜索引擎無法做到的。
人肉搜索引擎是利用人工參與來提純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的一種機制,走的正好是與搜索引擎相反的路。現在,對人肉搜索投入的關注多是其社會價值,盈利模式并不明朗。有沒有想過,有一天你可以通過人肉搜索來賺錢,類似威克任務的模式,或者像YouTube一樣因為傳了優秀的視頻得到貢獻廣告瀏覽量的獎勵。
愚人節這天的玩笑如果能夠成真,意味著搜索框已經進化成了機器與網民資源共享整合的百寶袋,這些,將造成搜索引擎市場和新晉崛起的人肉搜索網站的重新洗牌。
在這個未來到來之前,搜索引擎還必須解決技術、信息質量、隱私權等一系列的問題。畢竟人肉搜索引擎現在還只是個概念,而并沒有產品,更沒有搜索引擎那樣競價排名或廣告鏈接等盈利模式。
細分市場
如果將來人肉搜索可以贏利了,那會是搜索引擎養一堆專家和志愿者付費咨詢,還是通過技術將機器和人肉搜索結合起來,類似社會化搜索引擎呢?創辦塔基草根專家網(下稱“塔基”)的程序員黃波,曾試圖提出一種“人肉搜索”的商用模式。
用戶通過塔基專家擅長的領域(Tag云圖)找到合適的陪聊咨詢人員—Tagee草根專家。然后利用網絡聊天的互動咨詢方式,由咨詢者向咨詢提供者支付費用。Tagee的專家排名,幫助付費的咨詢者直接評判咨詢提供者在回復某些問題上的權威程度,也給后續的其他咨詢者提供選擇依據。
針對這種商業模式,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說:“收費不收費不是簡單地由商業模式來決定。那些公用、共用的基礎服務設施,不可能存在付費的購買模式。但與此相對,個性化增值卻往往是最為適合付費購買的商業模式。”
把信息變成一種商品,求助者對人肉搜索后的結果進行付費,用戶的需求形成了市場,確實是一個聰明的嘗試。
拋開用戶工具性的需求,人肉搜索在某種程度上是網民行使社會監督的權利,變消費的公眾為批判的公眾,形成輿論。在人們印象中人肉搜索引擎就是狹義上對人的搜索,聽起來生猛暴力,在短時間內可以吸引廣泛的關注度和眼球,可以通過廣告植入和其他的附加服務來盈利。
先圈地
在找到人肉搜索的商業價值,或者說在推出一款能看得見的收費產品以前,人肉搜索引擎的做法就是先圈地。匯聚網友智慧的最好形式就是社區,與搜索的結合為搜索引擎平移了龐大用戶群。而現在這些廣義上的人肉搜索引擎體現的是工具性,并且完全免費。目前對于提供答案者的獎勵還是各個網站的虛擬貨幣,也不統一。百度知道有金幣、貓撲有貓幣等。
廣義上的人肉搜索主要采用問答形式,代表有人肉搜索的始祖貓撲網、百度知道、天涯來吧、新浪愛問、奇虎人肉搜索引擎、雅虎知識堂等。搜索引擎雖然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種工具,能在最短時間內提供盡可能多的結果,機器再聰明也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就像至今我們仍然無法用翻譯軟件完美地進行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的翻譯一樣。
“天涯來吧”是谷歌與天涯的(www.tianya.cn)合作,由谷歌提供技術支持,將天涯社區的用戶優勢與谷歌機器搜索排序的技術優勢結合了起來。“現在天涯來吧的注冊用戶數量我們無法透露,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已經達到了百萬級別。”谷歌產品人員說。
事實上,谷歌還是將天涯的龐大的社區用戶拽到其搜索引擎上來,為競價排名客戶提供更多富有粘性的忠實用戶和點擊率。如今的人肉搜索模式還是社區,通過虛擬賞金和威望來激發回答者的熱情,本質上體現了一種垂直BBS的概念。
“人肉搜索不僅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揭露某某門背后的真相,為某三某七找到大眾認可的道德定位,還可以在網絡無法觸及的地方,探尋并發現最美麗的叢林少女,最感人的高山牧民,最神秘的荒漠洞窟,最浪漫的終極邂逅”谷歌人肉搜索網頁上這段調侃的話正指出了人肉搜索引擎對網民熱情的最大激發,同時也暴露出了隱私權等問題。
人肉搜索企業在合法獲取人肉搜索在隱私權方面常遭詬病,當網民的激情和熱望在相對自由的網絡環境中點燃時,成了一群被妖魔化的網絡“暴民”,而此時,人肉搜索企業的財富帶著社會偏見與原罪。
理性狂歡
人肉搜索容易感染偏見走向極端,網絡是自由開放的,約束這種行為還需要維護商業信用的一種長效機制。企業在收獲社會財富的同時也承擔著相應的社會責任,除了企業本身制定規則約束惡意的行為,還需要更加寬容的社會環境。
“網絡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人肉搜索出現后,網友通過蛛絲馬跡從真實姓名、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甚至小學班主任都能事無巨細曝光,現在網絡世界已經與現實世界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無縫化。解決商業和隱私權的悖論不靠政府也不能依靠網友的自律,而是人肉搜索引擎網站。企業的做法是:商業的歸商業,制定規則、網友遵守,從而在商業和道德中間需要找到一個平衡的支點。
當下人們指責人肉搜索時,忽略了本身具有的社會意義。
進入Web2.0的時代,網絡媒體去精英化,人人都可以成為傳播者,隨著我國的民主進程不斷加快和深入,公民意識也逐漸由缺失走向成熟,公民有參與到公共事務中的熱情和訴求。公眾的批判在意見市場的碰撞中使得民意進入決策者視野,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公共政策,修改公共規則,“周老虎”的現形就是網友人肉搜索的告捷。在這里,網絡只是一個平臺和工具,應該約束的是行為本身。
對于精準個性化的信息,用戶不吝買單,人肉搜索引擎有理由對于商業前景持有堅定的信心。在當下人們指責人肉搜索、并可能引起行政干預時,我們有理由為企業呼吁,在更寬松的輿論環境下有序發展,分享網絡時代的陽光財富和社會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