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地圖世界的爭奪,目前已經進化到3D領域。而中國,將成為3D爭奪戰的熱點戰場。
用戶們開始對Google Earth和Virtual Earth上那些單調的“灰色小盒子”感到厭倦了。他們不僅希望像超人一樣自由出入地球上的各個角落,更希望能體驗到更多的游覽世界的細節。以Google(www.g.cn)和微軟為代表的數字地圖廠商早已經意識到了這些。目前,他們正在從數字地圖的二維空間向三維空間邁進。
巨頭發力3D
今年2月,微軟收購了Caligari軟件公司。這是一家3D模擬軟件開發商, 該公司的技術能夠幫助微軟的Virtual Earth獲得更為豐富的圖像體驗。而在去年12月份,提供在線地圖和定位服務的英國Multimap公司也被微軟收入囊中。這些被收購的子公司通過與微軟的虛擬地球和搜索團隊進行合作,計劃能夠完整呈現出美國主要城市的街道甚至商店標識,讓用戶直接可以通過地圖瀏覽整個美國主要城市。
從2006年開始,Google也開始往Google Earth里添加更多的三維信息。Google通過收購以開發SketchUP 3D設計軟件而成名的@Last軟件公司,為Google Earth圖形插件提供了更多優化和改進。此外,Google還收購了數字地圖制造商Keyhole,以鞏固在搜索市場的領軍地位。Keyhole使用3D技術,提供從遠到近的地區、附近地區以及特定地方的瀏覽。雖然Google最早是以衛星航拍的二維地圖而起家,但創造一個3D化的地球,將是人們可以預見的Google越來越清晰的目標。
Google與微軟兩大巨頭在數字地圖領域的較量將集中在3D上發力。但是,誰也無暇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大洋之外另一片廣袤的中國土地。這就給本土化的數字地圖廠商,贏得了生存和喘息的空間。
立足本土
中國數字地圖市場已經是一片喧嘩。艾瑞咨詢集團(www.iresearch.cn)發布的《2007中國在線地圖信息服務研究報告》顯示,2007年中國在線地圖服務的市場規模將突破5.5億人民幣,相比2006年,年增長率超過150%,在今后的幾年,在線地圖服務市場還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10年有望突破100億元。
但與此同時,在線地圖服務運營商繼續呈現出集中化、同質化競爭的趨勢。無論是為百度(www.baidu.com.cn)提供地圖的Mapber,還是Google地圖的提供商Mapabc,目前國內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的電子地圖服務,大部分是基于二維空間所產生的。
近日,偉景行科技在北京發布了DICITI(www.diciti.com)三維數字地球在線平臺。運用3D引擎和海量數據處理技術,該平臺整合了大規模城市精細3D模型。因此,用戶在普通寬帶環境下,安裝一個幾十K大小的IE插件,就可以在瀏覽器里直接瀏覽3D地圖,在三維環境下搜索、標注、分享與位置相關的信息。為迎接北京奧運,目前的平臺已發布包括奧運場館、故宮等主要景點在內的北京城市三維模型,并將很快覆蓋上海、深圳、廣州等國內主要城市。
“我們跟Google Earth、Virtual Earth最終的目的是殊途同歸的,但我們一開始是做三維的,我相信這是我們的優勢所在。”偉景行董事總經理唐志民對《互聯網周刊》說。他認為,盡管Google Earth已經推出了中文繁體版,但由于受制于當地的法律、法規,Google Earth要進入中國,收集中國詳細的地理數據,做本地化的服務,依然面臨著一定的阻礙,而這正是中國本土化的三維數字地圖商的機會。
無獨有偶,杭州阿拉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開發的“E都市”從一開始,也號稱要做三維實景模擬的仿真電子地圖。E都市的實施手段是基于GIS的平面地圖,并通過人工采集方式拍照,建模。但是這種技術手段使得用戶只能從一個角度觀賞,也不能真正走進數字城市中漫游,因此也許還不算真正意義上的三維。
此外,還有廣州億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都市圈”電子地圖,提供了平面、立體、衛星三種基本的瀏覽模式。
唐志民透露,偉景行科技目前已經加快與產業鏈上游的合作,擴展面向移動終端的3D地圖應用。一個背景信息是:今年4月,英特爾(www.intel.com.cn)在中國正式展示了MID技術及相關產品。這款將互聯網與移動終端結合的產品,撬開了一個廣闊的移動互聯網市場,基于位置搜索的數字導航和數字地圖將從中分得一杯羹。
商業模式
3D數字地圖表現形式的豐富決定了地圖廠商在商業模式上,所面臨的足夠多的誘惑:除了面向普通大眾的最基本的旅游、城市消費、本地信息的搜索查詢,企業還可以在3D地圖建筑上植入虛擬廣告牌,將企業、商鋪、產品720°視景展示,讓客戶體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還可以將企業、商家的宣傳資料、電話地址,最新動態等統統標注進三維數字城市系統,進行有效的產品營銷,推廣企業形象;針對一些機構的特殊應用需求,地圖廠商還可以為他們提供收費的項目解決方案。
最高級形態的應用是在地圖上形成基于位置的網絡社區,發展同城電子商務。“有了3D數字城市,今后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虛擬旅游,逛商場,游覽博物館,并且和很多朋友交流感興趣的話題?!碧浦久裾f。
而隨著平臺API的開放,形形色色的第三方應用已經應運而生。這些混搭式的應用,把視頻、圖片、文字整合到地圖上,將 3D數字地圖演變成一個超級媒體平臺,也蘊生了大量商機。目前,許多網站依靠Google Earth,推出了諸如導航地圖、各地犯罪率分布統計、禽流感分布地圖、不同房地產價格變動分析等服務。
然而,足夠多的誘惑也意味著足夠深的陷阱,足夠繁雜的選擇。究竟哪些是目前的實力所不能執行的,哪些又是能帶來核心價值的?當眾多地圖廠商加入進來,如何尋求到屬于自己的獨特的生存空間?在目前的階段,也許所有的3D數字地圖都專注于擴大地理數據覆蓋面,加強圖像精細度的研究,但在不遠的將來,這將成為擺上他們日程的一個迫切命題。
因此,3D的表現形式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優勢,但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二維也好,三維也罷,表現形式只是一個方面,關鍵還是要看內容,看它到底給用戶提供了什么樣的信息服務。” IDG(www.idg.com.cn)技術創投基金投資經理高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