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權益保護日剛過,維權問題又一次涉及了信息龐雜的互聯網。迅雷繼浦東新區法院“盜版門”事件未結束之時,又聯合了九州夢網、捷報、優度、網樂互聯幾大互聯網內容提供商,正式宣布了互聯網正版內容運營與數字發行渠道完美結合的開始。
早在去年的4月,迅雷在人民大會堂就曾召開過版權認領活動。時隔一年,作為互聯網的SP們,對正版化革命依然樂此不疲,盡管“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了生存,為了發展,版權問題刻不容緩。
可是,在軟件業,在那個曾經的單機時代,維權問題始終遭受著打擊,再打擊。金山毒霸早些年的25元正版風暴,在程序員揮淚認可的悲壯之中,金山似乎也沒能扛起支持民族正版軟件的大旗。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在互聯網內容運營方面,版權問題依然是不能承受之重。
中國互聯網協會網絡版權聯盟一直頭疼著三個問題:第一,哪些互聯網上的影視作品涉及到版權問題,有些互聯網SP們并不是特別清楚,行業自律扼待加強;第二,SP和國際影視內容提供商在進行采購活動的談判中,版權的價格及授權問題只能被動接受,高額的版權費用負擔過重;第三,聯盟承擔著互聯網內容版權的糾紛與調解。
解決的辦法除了加強行業自律,像司法部門一樣解決糾紛事件外,最根本的癥結就是如何解決版權的定價權以及授權問題。這是一個關乎網絡影視產業鏈的邏輯推導。如果版權價格太高,SP們勢必承受不了,倒閉破產,誰又來支持正版?互聯網上浩如煙海的影視內容最終淪為盜版的洼地。換句話說,這是一場生存與正版的較量。
價格壟斷從來都遭人不恥。如果在定價權上,雙方都有發言權,制定一個合理的尺度,或是采取幾家SP聯合購買的方案,解決各自的利益問題,共贏合作,有了生存,才有了正版,廣大用戶才會擁有更高質量的線上影視享受,那么,免費的午餐是不是能吃得更長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