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城有員工說 ,如果把九城看作一部電影,那朱駿就是這部電影里那個最賣座、帶著標志性的角色。
最近,第九城市停止了《激戰》游戲的運營,《激戰》曾被國內諸多玩家譽為最具創新性、最有實力打敗《魔獸世界》的網游,而如今只能是無疾而終。
《激戰》在還沒有正式引進國內的時候,其實有一個更應景的名字叫做《行會戰爭》,早先在北美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但是,通過在國內一段時間的公測以后,九城認為由于其對于PVP(玩家對玩家競技)部分的強調,提供給玩家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顯得不夠,因此不符合中國玩家“在游戲中交朋友”的個性喜好,所以九城決定拿下《激戰》,現在看來《激戰》變成了水土不服的反面教材。
其實,早先所有人對這款集合了暴雪之智慧與唯美的大作還是非常期待的。而事后業內人分析,目前新網游幾乎是“一周一款”,而且越來越有增大的趨勢。多數的國外游戲還是無法滿足中國玩家特有口味的挑剔。 而《魔獸世界》這樣的幸運者畢竟是少數。
去年9月份上線的《魔獸世界》新資料片《燃燒的遠征》更是再一次將九城推上了季軍的寶座。據易觀國際最新發布的報告《2007年第四季度中國網絡游戲市場季度監測》研究結果顯示九城超越巨人成為市場占有率第三名。其中,借助新資料片,《魔獸世界》第四季度凈營收環比增長高達39%。就目前的情形看,九城將大部分的業務都押寶押在了《魔獸世界》上,事實上,一段時間以來在外界看來,魔獸世界就是九城,而九城就是魔獸。
在《一個人的游戲:朱駿》這本書中,作者鄧鵬回顧了朱駿作為九城的創立者帶領九城如何走上游戲代理這條路的。
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九城已經將魔獸的價值發揮到了很大的程度。《魔獸世界》從公測到收費,再到《燃燒的遠征》,以及正在制作的第三部資料片,《魔獸世界》實際上是通過不斷更新的內容來吸引玩家,換個角度來說,這些新資料片就相當于一款新游戲,從而延長了游戲的生命周期。
而對于九城這個上市公司來說,將收入的大部分都依賴于一款產品,投資人也不會允許的,朱駿最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承認,“如果只依賴一款游戲,風險永遠會加大”。
而九城能不能走出魔獸的光環抑或是陷阱?
其實,早先,九城對《激戰》下的功夫不可不謂高深—與百事可樂的異界合作、在網媒平媒上的大肆投放、在上海八萬人體育場的激戰演唱會……一切跡象表明,九城并不是像外界所說得那樣“搶一款游戲過來晾著不做混吃等死”,而是從開始就把《激戰》做成另一款WOW。
而實際上,WOW的成功顯然是一個特例,而這一次九城卻沒有那么幸運,作為九城公司的市場調研部門難逃其責。同時,這一事件也表明九城這種抓住國外精品游戲來移植國內在模式上的風險性。
而除此之外,代理的同時也會不自覺地被卷入上游內容提供商的是非斗爭之中,讓九城的身份略顯尷尬。
2009年,九城與暴雪《魔獸世界》的合同將到期,今年年初就有消息說,暴雪公司將不會和九城續約,原因之一,九城代理了EA的大作《FIFA Online2》。而在全球游戲產業的競爭中,美國的EA是暴雪的股東維旺迪目前最大的對手,而去年底維旺迪收購Activision,并把它與暴雪組成了全新的\"ActivisionBlizzard\"公司就是為了對抗EA在全球游戲市場的壟斷地位。而九城作為《FIFA Online2》代理商的身份,讓暴雪公司對九城心生芥蒂。再加上,那一段時間,九城在發布第一個資料篇《燃燒的遠征》拖延太久,以及與方正字體發生糾紛一度讓外界對九城的期待大打折扣。
而作為經常在媒體面前口無遮攔的九城當家人朱駿,對于續約的事情都是言之鑿鑿。
九城有員工說 ,如果把九城看作一部電影,那朱駿就是這部電影里那個最賣座、最有標志性的角色。而如果說,朱駿領導下的九城是魔獸的代名詞,朱駿的行為做派用媒體的有色眼鏡來看,似乎也有被妖魔化的傾向。
在今年3月份,九城似乎又峰回路轉,與暴雪的關系也開始回暖,股價也開始穩定,朱駿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訪時,記者說:“你現在當然不緊張。”而朱說:“我現在緊張個屁。現金這么多。公司股價跌,那是人家沒有看懂你嘛,慢慢讓人家看懂不就行了嗎。外面的人替我們緊張,我們不急。這么多游戲,每個季度幾千萬美金,你緊張什么?人家都要去爭?人活著很累,永遠沒底。他們要爭誰是第一,有意義嗎?我做得不是很好嘛。”
曾經坦言做互聯網就是想一夜暴富的朱駿,其自我的游戲心態確實很難得,朱駿的九城網絡與陳天橋的盛大都成立于1999年,作為國內網游的首批淘金者,兩家公司對街而立,當有人問到他與陳天橋是不是會有明里暗里的斗爭時,朱駿又說到:“其實,商場的戰爭是打了以后又和好的。互相進退一下,也不俗。說個娛樂的,男人跟男人打架就是為了爭一個女人,我們又不爭一個女人。”
其實在現實的商業道路上,朱駿是循著陳天橋的路子在走,關于這點,他也承認,在這個技術決定一切的行業里,朱駿有一條基本的原則:“絕不做領先者。”他認為,“陳天橋成功是偶然的賭贏,一萬個里只出一個,另外還有李天橋、張天橋。但是,我跟著做就肯定是贏的。一個是投一塊要么賺兩塊要么就全虧,一個是投一塊錢肯定能賺五毛的人,投資者會喜歡誰呢——當然是像我這樣肯定能賺五毛的。”
關于陳天橋與朱駿的區別,有人這樣概括,即使一天沒有事做,陳天橋也照樣要工作到晚上12點多才回家;而朱駿呢,常常踢球踢得一個星期不在公司里出現。”
其實朱駿在公司的不經常露面,也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還是上海申花俱樂部的老板。網絡游戲,是朱駿的事業;但朱駿最愛好的游戲,卻是足球。對于足球的態度讓他看清了在用自己的游戲精神,以娛樂的方式“拯救”中國足球。在朱駿眼中,足球是他的精神福利,透過足球,他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精神樂土。
而能買下足球隊的有錢人或許還有幾個,譬如大連實德的徐明,重慶力帆的尹明善。但是,他們自己能上場指揮嗎?他們自己能踢嗎?偶爾踢踢球或許也不稀奇。但是,他們踢過正經的職業聯賽嗎?2007年,披著16號球衣的朱駿,在荷蘭申花隊與英超勁旅利物浦隊的邀請賽中以首發陣容上場。 全中國的足球老板,或許全世界的足球老板,能做到這么拉風的,也沒有幾個。
《在一個人的游戲》這本書中,作者說 “ 朱駿將自己的足球娛樂精神同娛樂的載體——游戲合二為一。” 而網游又是那么一個吸引人眼球、挑起口水戰的行業。
3月21 日,是世界網游日,這個節日據說是由一個游戲網站倡導的,號稱所有的游戲人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節日。在這一天,占據全國網游一半市場份額的盛大、搜狐、九城等公司把今年的這次活動主題定為“關愛,救助冰雪災區”,發動玩家和網民參與“我給災區孩子寫封信”的征文大賽。以網游原罪的心思來揣測,在很多人看來,這些網游大腕們大張旗鼓地向社會獻愛心,難免有作秀的嫌疑。
而朱駿對于社會輿論的壓力是這樣表態的:“我當然在乎別人罵我了,希望所有人都表揚我。”世界網游日的回應顯然是為了爭取一點小表揚。
而朱駿最近在接受采訪時,在談到社會的尊敬時說到“并不需要!就是一張皮,30年后誰還記得你,我是看透了。”
魔獸九城中,可能更映襯著一個魔獸式游戲的朱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