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現狀體現在企業規模不大,服務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還只停留在某一個層面或某一個環節上,沒有實現從原材料供給到商品銷售整個供應鏈的全程服務,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服務。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體現在物流觀念落后,自辦物流現象突出;條塊分割嚴重,企業規模偏小;物流渠道不暢;服務功能不全;物流人才匱乏,設施落后,管理水平較低等幾方面。文章認為應該從加快產權制度改革,激發企業活力、以信息技術應用為核心,加強網點建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流集團,實行集約化經營、強化增值服務,發展戰略同盟關系、重視物流人才培養,實施人才戰略等幾個方面入手,來制定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第三方物流;問題;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F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3100(2008)08-0020-03
Abstract: Our country third party physical distribution's present situation manifests in the enterprise size is not big, the service level is not high, the third party physical distribution also only pauses on some stratification plane or some link, has not realized from raw material supplies to the realization of goods entire supply chain's entire journey service, has not formed the network service in the true sense. In our country third party physical distribution development exists the subject matter, manifests in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idea is backward, manages oneself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phenomenon to be prominent; The division of vertical is serious, the enterprise size is small;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channel is impeded; Service function not entire;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talented person is deficient, the facility is backward, the management level low status several aspects. This article thought that should from speed up the equity system reform, the stimulation enterprise vitality, take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s the core, strengthens the mesh point construction, the cultivation to ha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physical distribution group, implements the intensified management, the strengthening value-added service, the developmental strategy union relations, takes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personnel training, implements the talented person strategy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to obtain, formulates our country third party physical distributi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Key words: third party physical distribution; question;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第三方物流作為現代物流的一種新興服務模式,體現了社會化大生產所需要的規模與效率,以及物流與信息相結合所反映出的巨大價值。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深入研究第三方物流,對促進我國物流企業跨越式發展,提升企業競爭力,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第三方物流是由物品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業務模式,是在物流渠道中,由專業物流企業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內提供用戶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務。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利潤不是來自運費、倉儲費等直接費用收入,而是來源于現代物流管理科學的推廣所產生的新價值,這是我們發展第三方物流的根本原因。
1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現狀及問題
20世紀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開始傳到我國,它是運輸、倉儲等基礎服務行業的一個重要發展。近幾年,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企業改革的深入,企業自我約束機制增強,外購物流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別是隨著外資企業的進入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對物流重要性的認識逐漸深化,視其為“第三利潤源泉”,對專業化、多功能的第三方物流需求日漸增加。
1.1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現狀
我國較早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是傳統倉儲和運輸企業轉型而來的,從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形成結構看,大體分有四個途徑:第一是傳統倉儲、運輸企業經過改造轉型而來的占主導地位,占據較大市場份額。中遠國際貨運公司、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中外運)、中國儲運總公司等,憑借原有的物流業務基礎和在市場、經營網絡、設施、企業規模等方面的優勢,不斷拓展和延伸其他物流服務,向現代物流企業逐步轉化。第二是新創辦的國有或國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業。它們是現代企業改革的產物,管理機制比較完善,發展比較快。例如,中海物流公司于成立起,從倉儲開始發展物流業務,現發展成能為國際大型知名跨國公司,提供包括倉儲、運輸、配送、報關等多功能物流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第三是外資和港資物流企業。它們一方面為原有客戶——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延伸服務,另一方面用它們的經營理念、經營模式和優質服務吸引中國企業,逐漸向中國物流市場滲透,如丹麥有利物流公司主要為馬士基船運公司及其貨主企業提供物流服務,深圳的日本近鐵物流公司主要為日本在華的企業服務。第四是民營物流企業。它們由于機制靈活、管理成本低等特點,發展迅速,是我國物流行業中最具朝氣的第三方物流企業。
從提供的服務范圍和功能來看,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仍以運輸、倉儲等基本物流業務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務等增值服務功能處在發展完善階段。像寶供、中海這樣功能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目前為數不多,規模也不是很大。中遠集團、中外運集團、中國儲運總公司這樣大型的運輸、倉儲企業雖已向第三方物流企業轉化,但它們的傳統運輸、倉儲業務仍占主要部分,第三方物流的功能還不完善。中國倉儲協會的調查也說明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內配送、單純倉儲和干線運輸。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外包物流主要以“分包”為主,即將不同功能的業務分別委托給不同的企業,這從物流供給的角度看,第三方物流企業為用戶提供一攬子服務的比重不大。
目前,我國第三方物流的服務對象主要集中在外資企業,其次是民營企業和少數改制后的國有企業。如中海物流的客戶主要有IBH、美能達、諾基亞、三洋、東芝、三星、華為、聯想等企業;寶供物流公司服務的對象是寶潔、飛利浦、雀巢、沃爾瑪、聯想等。隨著物流熱的興起,第三方物流得到長足發展,既有量的增加,涌現出許多物流企業,又有質的提高,物流服務功能顯著改善,出現像中遠集團、中外運集團那樣既有規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業。但從整體上看,企業規模不大,服務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還只停留在某一個層面或某一個環節上,沒有實現從原材料供給到商品銷售整個供應鏈的全程服務,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服務。
1.2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物流觀念落后,自辦物流現象突出。由于對物流作為“第三利潤源泉”的錯誤認識和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觀念影響,很多生產或商業企業既怕失去對采購和銷售的控制權,又怕額外利潤被別的企業賺去,都自建物流系統,不愿向外尋求物流服務。(2)企業規模偏小,管理水平較低。長期以來,由于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物流企業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興的外資和民營企業外,大多數第三方物流企業是計劃經濟時期商業、物資、糧食、運輸等部門儲運企業轉型而來。條塊分割嚴重,企業缺乏整合,集約化經營優勢不明顯,規模效益難以實現。我國物流業還處在起步階段,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質不高;物流設施設備落后、老化,機械化程度不高,不符合客戶特定要求。(3)物流渠道不暢,服務功能不全。一方面,經營網絡不合理,有點無網,第三方物流企業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缺乏合作,貨源不足,傳統倉儲業、運輸業能力過剩,造成浪費;另一方面,信息技術落后,因特網、條形碼、EDI等信息技術未能廣泛應用,物流企業和客戶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資源,沒有結成相互依賴的伙伴關系。大多數物流企業只能提供單項或分段的物流服務,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儲存、運輸和城市配送上,相關的包裝、加工、配貨等增值服務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應鏈。據中國倉儲協會2001年初的調查,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企業中,有23%的生產企業和7%的商業企業對第三方的物流服務不滿意。
2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對策分析
基于我國第三方物流現狀和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中存在主要問題的分析,本文認為應該從加快產權制度改革,激發企業活力、以信息技術應用為核心,加強網點建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流集團,實行集約化經營、強化增值服務,發展戰略同盟關系、重視物流人才培養,實施人才戰略等幾個方面入手,來制定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對策。
2.1加快產權制度改革,激發企業活力
我國現有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多數是從國有倉儲、運輸企業轉型而來,帶有許多計劃經濟的遺跡,不能適應國際市場競爭。因此,必須建立股權多元化的股份制企業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理順權益關系,實現政企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保證企業按市場規則運作,激發企業活力,向現代物流業轉化。特別是規模較大的企業,一方面要進行內部的整合,優化內部資源配置,重新構建覆蓋全球的物流服務網絡;另一方面,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進行企業改制上市,吸收和利用社會閑散資金,克服資本金不足的缺陷,促使企業快速成長,以及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運作。
2.2以信息技術應用為核心,加強網點建設
信息化與否是衡量現代物流企業的重要標志之一,許多跨國物流企業都擁有“一流三網”,即定單信息流,全球供應鏈資源網絡,全球用戶資源網絡,計算機信息網絡。借助信息技術,企業能夠整合業務流程,能夠融入客戶的生產經營過程,建立一種“效率式交易”的管理與生產模式,物流市場從國內擴展到國際,能否有四通八達的網絡愈發重要。企業要雙管齊下抓網絡建設:一方面,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有形網絡,若企業規模大、業務多,可自建經營網點;若僅有零星業務,可考慮與其他物流企業合作,共建和共用網點;還可以與大客戶合資或合作,共建網點。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網絡,通過因特網、管理信息系統、數據交換技術等信息技術實現物流企業和客戶共享資源,對物流各環節進行實時跟蹤、有效控制與全程管理,形成相互依賴的市場共生關系。
2.3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流集團,實行集約化經營
在市場經濟中,一切要靠實力說話。只有具備強大的經濟實力,才有可靠的資信保證,才能取信于人。調查顯示,企業在選擇第三方物流企業時最看重的是物流滿足能力和作業質量。同時,第三方物流企業只有具備一定規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才能實現低成本擴張,實現規模效益。目前,許多第三方物流企業都是計劃經濟時期商業、物資、糧食等部門儲運企業轉型而來,都有特定的服務領域,彼此間競爭不大。若要適應入世后激烈競爭需要,必須打破業務范圍、行業、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整合物流企業,鼓勵強強聯合,組建跨區域的大型集團,而且只有兼并聯合,才能合理配置資源和健全經營網絡,才有可能延伸觸角至海外,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2.4強化增值服務,發展戰略同盟關系
根據物流業的發展對策看,那些既擁有大量物流設施、健全網絡,又具有強大全程物流設計能力的混合型公司發展空間最大,只有這些企業能把信息技術和實施能力融為一體,提供“一站到位”的整體物流解決方案。因此,我國物流企業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務的同時,要根據市場需求,不斷細分市場,拓展業務范圍,以客戶增效為己任,發展增值物流服務,廣泛開展加工、配送、貨代等業務,甚至還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決方案、搭建信息平臺等服務,用專業化服務滿足個性化需求,提高服務質量,以服務求效益;公司要通過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方式,與大客戶加強業務聯系,增強相互依賴性,發展戰略伙伴關系。
2.5重視物流人才培養,實施人才戰略
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我們與物流發達國家的差距,不僅僅是裝備、技術、資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觀念和知識上的差距。只有物流從業人員素質不斷提高,不斷學習與應用先進技術、方法,才能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第三方物流業。要解決目前專業物流人才缺乏的問題,較好的辦法是加強物流企業與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相結合,加快物流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養,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運作規律、并有開拓精神的人才隊伍。物流企業在重視少數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培養的同時,還要重視所有員工的物流知識和業務培訓,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
3結束語
發展第三方物流是一項系統工程,僅靠物流企業自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政府和行業協會的推動和調控作用,為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一是盡快建立健全相應的政策法規體系,特別是優惠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使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有據可依。二是盡快建立規范的行業標準,實施行業自律,規范市場行為,使物流業務運作有規可循。三是發揮組織、協調、規劃職能,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建立多功能、高層次、集散功能強、輻射范圍廣的現代物流中心,克服條塊分割的弊端,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現象,促進第三方物流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國棟. 提高我國第三方物流核心競爭力對策研究[J]. 現代商貿工業,2007(8):1-2.
[2] 霍紅. 第三方物流企業經營與管理[M]. 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3.
[3] 耿俊辰,趙蕾. 我國第三方物流快速發展的新思路[J]. 商業研究,2006(15):186-188.
[4] 王喚明. 對中小企業成長的思考[DB/OL]. (2007-11-15)[2008-01-26]. http://www.mie168.com/manage/220927. htm.
[5] 柯穎,王述英. 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對策探析[J]. 經濟問題探索,2005(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