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挑戰:象征著團圓的中秋佳節到了,天上的圓月皎潔明亮,人間的月餅美味無窮,但這些都不是寶寶們的最愛。知道寶寶最喜歡中秋節做什么嗎?給你們點提示:天上的月亮再美,寶寶還沒有對月抒懷的功底,人間的月餅再鮮,也抵不過寶貝善變的口味,倒是那一盞盞形態各異、五彩繽紛的花燈始終吸引著小家伙的眼眸。摸透了寶寶的心思,小爸們不妨投其所好,為寶寶設計制作一盞中秋花燈吧!

1 號挑戰家庭 淘籮燈 爸爸:蔡劍峰寶寶:蔡昕怡(一一)32個月
材料:兩個塑料淘籮、金紙一張、雙面膠,剪刀、燈籠穗。制作工序:先將一個淘籮的底部剪空,倒扣在另一個淘籮上,用雙面膠固定,并用金紙和黃線作裝飾。
制作花絮:一一和爸爸設計制作的花燈遵循了我國傳統大紅燈籠的特點,紅色的燈面,黃色的燈籠穗。如果按部就班用紙糊。一來難度系數比較大,二來耗時比較多,我們的一一小朋友可未必有那么好的耐心。為此,小爸選取了一個簡潔便利的辦法。用平常洗菜淘米用的淘籮來做燈籠的主材料。
在整個制作過程中,除了用剪刀剪開淘籮底部,對于一一來說還有點困難,其余的步驟都可以很好地發揮寶寶的動手能力。例如幫爸爸折金紙,貼雙面膠,甚至粘燈籠穗,一一都非常稱職地盡著一個助手的本分。當然,偶爾也有“失職”的時候。瞧,“忙”累了的小家伙開始用淘籮跟爸爸玩起了躲貓貓:一會又將淘籮頂在腦袋上,自我形象設計一番;而后,又鉆到桌子底下尋找因貪玩遺失的蠟燭……盡管如此,只要我們的“總設計師”一號令,小家伙還是會很合作地回到“工作崗位”上繼續“任勞任怨”。

2號挑戰家庭 西瓜燈 爸爸:王貝寶寶:王鑒梁1歲
材料:一個西瓜、水果刀、紅線。
制作工序:把西瓜按1/4切開,留下3/4的西瓜,將瓜瓤挖干凈,用刀在瓜皮上鏤空花紋,穿上紅線即可。制作花絮:還沒開始表演,我們就被爸爸和寶寶的一身親子裝所打動,綠色的花紋配上今天制作的主題——西瓜燈,倒是非常和諧。
由于寶寶的年齡還小,因此整個制作過程中的操刀環節都由爸爸一人承擔。剩下的主體環節就是將瓜瓤挖干凈,這一過程,我們的寶貝可是“費”了不少勁。剛切下的西瓜,鮮紅欲滴,惹得寶貝口水直流。這不,“咿咿啊啊”地叫喚著小爸先讓自己一飽口福。沒轍,爸爸只得騰出一只手滿足一下小家伙的胃口。但令小爸始料不及的是,小家伙嘗到了甜頭就不肯收口了,揮舞著小手“指示”小爸趕緊“補貨”。反正也要將瓜瓤挖出來,與其放在盤子里不如放進自己的嘴巴里。瞧,連小腳Y都干脆擱到了桌子上,“小少爺”非常明確地擺出了一番享受的姿態。末了,還不忘在爸爸的衣袖上擦擦小嘴。整整形象。
雖然整個過程中,小家伙沒怎么弄明白爸爸在做什么,但當看到成型的西瓜燈時,寶寶還是露出了驚訝好奇的神情。
這盞創意十足的西瓜燈,是小爸精心刻出來的,也是寶寶努力吃出來的。

3號挑戰家庭 紙糊燈 爸爸:董勝寶寶:董彥彤(彤彤)33個月
材料:兩把剪刀,膠帶,彩色宣傳海報,彩紙,廢舊包裝盒等。
制作工序:把彩色的海報包在廢舊的包裝盒上做燈籠的主體,用彩紙剪出燈籠的“帽子”及燈籠穗以作裝飾。
制作花絮:早就盼望著能和女兒一起制作這個特別的紙燈籠了。一切準備就緒后,小爸操起剪刀開始裁海報,機靈的彤彤一手攥著膠帶,一手幫助爸爸捏住紙的另一頭。這小爸裁紙還真有一手,裁的線條那么直。“其實是有竅門的。先在紙張中間折了一條痕跡,這樣很輕松就裁成直線了!”小爸一邊干活一邊跟彤彤解釋。很快,燈籠的“衣服”做好了。
接著小爸把盒子放在裁好的紙中間,四邊對齊,整齊地把紙包在盒子四周,用膠帶粘貼固定。彤彤也沒閑著,一會兒用小手幫爸爸按住紙張,防止滑動,一會兒幫爸爸拉著膠帶,還嘗試用剪刀幫忙剪幾下。很得力的一個小助手。
為了讓燈籠更有趣味,父女倆還特地為燈籠剪了一個帽子,以及漂亮的燈籠穗。瞧,一個充滿創意的紙燈籠誕生了!
頒獎
無論是生活用品的借用,或是瓜果蔬皮的雕刻,抑或只是一個簡單舊紙盒的再度包裝,誰能否認它們不是生活中創意的杰作?鑒于本期參與挑戰家庭的現場表現都不錯,因此,都將獲得由本刊提供的彩虹推車玩具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