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黃石石材、即將開通的成綿高速復線,以及羌族自治縣富于魅力的文化。縣長經大忠相信,這些獨特的資源,將會給投資北川的企業帶來世界品牌的優勢。
2008年5月20日的大地震,讓北川這個名字為全球所知。此次地震造成1萬5千余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達到858.72億人民幣(詳情請參見《環球企業家》2008年6月5日號專題“危機下的領導力”)。而眼下,這座工農業系統全部癱瘓的縣城,正在重新被塑造。
其援建地山東省承諾,三年內將拿出100億元建出一個新北川,而其中,就包括一塊工業園區。
以往的北川并不具備工業優勢,綜合實力和工業總量在綿陽市排名從來都是倒數第一。盡管期待依托綿陽這座科技城來招商引資,但是和全國動輒五六十平方公里的工業園規劃相比,這個占地剛剛超過3平方公里的未來工業園如何能夠做出特色,的確讓設計者煞費苦心。
北川的規劃者們也期待一改以往的黨工委組建管委會的模式,改由公司進行管理來達到高效。萬眾矚目之下,難怪北川工業園規劃的總執筆人徐長法會說:“如果2010年北川工業園的產值達不到100個億的話,那將成為一個國際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