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鼓吹多年的網絡會議技術,是否會隨著油價的飛漲最終成真?
至今仍在蔓延的次貸危機、超過100美元的油價和發展放緩的全球經濟使很多企業都承受著巨大壓力,但羅伯特·哈格蒂不屬于“很多”。在他眼中,這些負面因素醞釀的是一場“完美風暴”,對他執掌的寶利通(Polycom)利大于弊。
當你知道寶利通是一家生產、提供虛擬會議產品和服務的公司時,你就會理解哈格蒂所說的“完美風暴”:糟糕的經濟環境需要更多、更及時的溝通和決策,但無論實力多么雄厚,也沒有企業愿意在油價拉升航空成本時還派人坐飛機去滿世界開會,更不用提在這個過程中浪費的時間和精力。當前的局勢使虛擬會議的優勢前所未有地凸顯出來,再加上網絡時代對公司文化的影響,這項已經推出20年的技術終于迎來第一個發展良機。
美國的寶利通和挪威的騰博(Tandberg)占據70%的虛擬會議設備市場,但思科和惠普是這一領域中更知名的玩家,它們定位的市場相對高端,也讓商業世界認識到這項技術將帶來怎樣的財務效應。思科在全球擁有269套“網真”虛擬會議系統,每天的使用率在46%左右,每年不僅能節省1億美元的差旅費用,飛行過程中排放的溫室氣體也降低了10%。
事實上,直到最近虛擬會議才開始真正實現它曾經承諾的優點,對通信、網絡和硬軟件等方面的穩定投資和持續改進讓它抓住了眼下了機會。思科于2006年10月推出“網真”,大部分客戶在最初選擇了觀望姿態,從價格、售后服務到硬件準備(比如適合“網真”的房間)都存在著種種顧慮。NBA(中國)與通用電氣在建立起自己的“網真”系統之前,還會臨時借用思科在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網真”會議室,通用電氣有時甚至要開3到4個小時的會。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客戶把購買“網真”的費用作進年初預算,為自己尋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差旅頻率和減少不必要的排放的新途徑。“‘網真’今年的銷售到目前就已經比2007年增長了176%,”思科統一通訊產品總監毛熠星告訴《環球企業家》。現在思科中國有20多個“網真”客戶,其中包括網通、廈門市政府和上海電信等。
目前,“網真”主要用于商務會議,但毛表示它會越來越具有行業特性。迅速增長的銷售數字激勵著以“網真”為代表的虛擬會議技術衍生出更多適用于不同市場的細分方案,比如在制造業的虛擬會議中,可以通過三維投影將更加立體的產品展示給另一方。另一個可能是利用電子媒體系統(DMS)將廣告嵌入閑置的屏幕中。與此同時,“網真”希望與其他虛擬會議廠商形成互動,這意味著,即便虛擬會議的一方使用的是寶利通或北電等其他品牌的設備和系統,彼此仍然可以互相兼容。
思科從今年開始加大了“網真”的銷售與服務力度,前所未有地在每一個有思科的國家都安排了更多了解這一技術的工作人員。同時在銷售方面推出“打包”的方式,將不同數量的“網真”服務打包提供給客戶。
2007年虛擬會議系統和服務市場達到16.3億美元,毛熠星預計“在未來的2到3年內會有70%到80%的增長”。他和哈格蒂有理由對未來充滿樂觀,據估計,全球20%的商務旅行將被虛擬會議和網絡技術所取代。即便眼下的“完美風暴”結束,人們也不會再回到無節制出差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