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前車之鑒是,如何避免人員冗余。
節食減肥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一邊希望消耗掉多余的脂肪保持適當的身材,一邊又希望吸收一定的卡路里獲得能量,頗有一種帶著鐐銬跳舞的感覺。企業的裁員與這種現象相像。
最近頻頻看到企業大規模裁員的消息,更有甚者,裁員人數達到近兩萬人,造成企業“肥胖”的癥結究竟在哪里呢?
“決策失誤”、“用人不當”是企業經營成長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遠遠高于經濟、政治等問題。從裁員的主要部門我們可以發現,裁員多集中在人事、信息與技術、辦公與行政等一些輔助性的部門。裁員的職位多為工作的可替代性強,不能直接給公司帶來利潤,為企業非核心業務上的一些后勤職位。
前車之鑒,如何引以為戒?避免人員冗余呢?
其實,從企業的整個生命周期來分析,企業在一開始就要注意業務發展與人力配置之間的健康平衡關系。因為企業在由初創期進入成長期時,大量的業務需求、迅速占領市場的欲望往往會刺激企業出現“人才饑渴癥”,補充大量的人才資源。在這個階段,很多企業在人員配置的時間、數量和崗位上,很難做出準確、高效的決策,一不小心就會傷害到企業。有的企業因為緊急性的業務需求,一次性面向全國招聘5000人,人員的激增往往會造成后期的人員冗余。
以項目運作制為主的一家軟件公司,同時運作多個測試項目,人力需求重疊交錯,在波峰和波谷之間不斷浮動。公司并不是采用上面企業的做法,自行雇傭到項目高峰期所需要的人員數量,而是通過彈性用工的方法,在不同階段配置不同的人員,避免了冗員現象的發生。
在人力配置上,彈性用工是解決人員編制問題最好的策略和方法,能夠很好地平衡業務變化對人力的需求。彈性用工最大的特點就是在臨時性、輔助性的部門和崗位上,具有靈活性,可以根據業務的時間周期、人力需求的數量進行及時性地增減。
在《勞動合同法》下,彈性用工包括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用工、派遣用工、非全日制用工三種用工形式及采取外包服務的特殊形式,企業可以根據業務的特點去選擇合適的彈性用工方式。對于某項明確的、有驗收標準的或者臨時性的工作任務,企業可以采用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用工,如信息與技術技能領域的軟件開發項目、某個應用設備的安裝等,可以明確具體的結束期限。對于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需求,企業可以采用非全日制用工形式。而外包服務則適宜于非核心的業務,如工作分析、員工招聘、呼叫中心建立與運營等。
在四種彈性用工中,派遣用工為國外廣為推崇的形式,是指派遣單位將派遣人員派到用工單位從事勞動的一種特殊用工形式。在歐美一些國家,應用十分廣泛,用來解決突增的、巔峰期的、季節性的人員需求,以及在內部資源無法滿足業務需求時獲得特殊專業性人才,替代缺席員工等。派遣用工幾乎涉及所有的工種,包括辦公與行政、信息與技術、銷售與市場等技能領域的崗位。
當企業在成長和發展中,出現“人才饑渴癥”時,就可以對應上面的一些情景,選擇適宜的彈性用工形式,保持組織人員編制的健康和平衡,避免“減肥”帶來的痛苦。
(作者為萬寶盛華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