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還有人在為美國與世界經濟是否脫鉤產生懷疑的話,看一看2008年以來的全球股市吧。截至7月上旬,全球所有地區的股指與去年相比都呈現下降趨勢,巴西、阿根廷和俄羅斯在六月雖然出現小幅上漲,但最終也難逃厄運。全球市場一片哀鴻遍野,而亞洲不幸地成為了領跑者。通貨膨脹和該地區出口產品的主要買家——美國的經濟疲弱是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對亞洲經濟的過高估計也使得股價一度脫離了公司利潤的基本面。如此看來,全球股市都在面臨著重新估值。
倫敦FTSE All-share指數
年初至7月10日下跌-16.89%
法國巴黎證商公會40種指數
年初至7月10日下跌-24.63%
印度孟買證券交易所(100)指數
年初至7月10日下跌-35.13%
德國DAX 30指數
年初至7月10日下跌-21.85%
俄羅斯RTS指數
年初至7月10日下跌-4.55%
恒生指數
年初至7月10日下跌-21.54%
臺灣加權股價指數
年初至7月10日下跌-16.82%
德國
受到次貸危機打擊的美國各大銀行正在收緊對歐洲公司的貸款,而能源價格飆升也使得公司利潤不斷流失,這終于讓投資者擔心歐洲經濟不會完好無損地逃脫金融危機。作為歐洲經濟的龍頭,德國經濟體的受損害程度表現在了股市上。之前,一項分析師預估中值顯示,2008年末法蘭克福DAX指數為7.700點,全年下降4 5%。然而年中剛過,該指數已經下降到6305點。德國經濟雖然仍充滿活力,但是歐元升值、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增長降溫以及油價高企等因素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拉低德國的經濟增長速度。2007年德國的實際GDP增長為2.5%,而德國政府對2008年GDP預期一降再降。現在看來,達到超過2%的增長希望渺茫。
印度
雖然和越南經濟缺乏本質上的聯系,但通貨膨脹和能源危機的加劇已經讓人懷疑印度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越南。從年初到現在,印度孟買證券交易所(100)指數已經下跌了35.13%,徘徊在7269點左右。
2007年,印度股市連續第三年漲幅超過40%,首次躍過了20000點大關,然而股市的泡沫轉瞬即逝。作為lT產品初級供應地的印度企業,正在面臨來自其主要市場美國的“訂單減縮”,而貶值的盧比也已不足以“拯救”印度的lT企業了。
然而,印度本國人對“經濟危機”的預測并不擔憂。與依賴國外資本的越南經濟相比,印度經濟的最大不同之處在它以私人家族企業作為支撐點,因此抗風險能力較強。
中國
上證指數7月10日收于2875.45點。從2008年1月1日到7月10日,上證指數已經狂泄了45.35%。2008年第一季度,中國企業的利潤僅增長了17%,而去年同期的增幅高達49%。摩根大通估計,盈虧平衡或虧損的公司數量增長了一倍多,目前占到了中國上市公司數量的15%。
上證綜指
年初至7月10日下跌-45.35%
韓國綜合指數
年初至7月10日下跌-18.96%
日經225指數
年初至7月10日下跌--14.64%
標準普爾多倫多綜合指數
年初軍7月10日下跌-0.64%
道瓊斯工業指數
年初至7月10日下跌-15.35%
日本
在亞洲股市一片衰退的景象中,唯有日本跌勢最弱。與上證指數45%的跌幅相比,日經225指數的跌幅不到15%。這塊2007年亞洲地區表現最低迷的市場終于在2008年終止了逾5。年來最長連跌紀錄。與坐云霄飛車的其他亞洲國家股市相比,其表現已經居于首位。
越南
VN指數至6月初累計跌幅已超過50%,股市暴跌以及通貨膨脹加劇、貿易逆差擴大、貨幣貶值引發了越南爆發經濟危機并向周邊國家蔓延的擔憂。不過,情況看起來來比預期要好,7月越南股市出現反彈,新一輪亞洲金融危機可能只是人們的過度想象。
美國
在亞洲股市一片衰退的景象中,唯有日本跌勢最弱。與上證指數45%的跌幅相比,日經225指數的跌幅不到15%。這塊2007年亞洲地區表現最低迷的市場終于在2008年終止了逾50年來最長連跌紀錄。與坐云霄飛車的其他亞洲國家股市相比,其表現已經居于首位。
澳大利亞普通股指數
年初至7月10日下跌-21.8%
阿根廷BOLSA-G(新)指數
年初7月10日下跌-8.29%
新西蘭NZX 50指數
年初至7月10日下跌-24.99%
墨西哥IPC指數
年初至7月10日下跌-5.62%
巴西BOVESPA指數
年初至7月10日下跌-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