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華晨去年放棄回歸A股計劃之后,該事件在今年7月初出現轉機。坊間流傳的一個版本是,華晨已與一家券商簽訂中介服務協議,相關盡職調查隨之展開。此次回歸的40億元左右資產通過定向增發方式,注入其旗下A股上市公司金杯汽車,借此實現其汽車資產在A股的整體上市。
不過,由于當下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任何一個融資方案都可能突然調整。對此,華晨汽車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祁玉民深有體會。事實上,在中國汽車市場已呈現滑坡趨勢的情況下,本土汽車制造商無不在自身業務和融資戰略上受到雙重擠壓。在不久前的一次采訪中,富有爭議的改革派管理者祁玉民揭示了華晨汽車在資本層面的運作思路,并對時下熱點問題作出解讀。
你如何看待去年放棄回歸A股的決策?從大環境來說,融資環境去年最好。但每個企業都有自身情況。我們當然希望企業的狀態和外部環境能有最優的結合。可去年我們自己不行,虧損,哪兒有資格到A股市場融資。現在我們情況逐漸好了,扭虧了,ST帽也摘了,不過外部環境又不好了。這也是我遲遲沒有動手的一個原因。
在中國A股市場如此不景氣的現狀下,華晨打算如何解決融資問題?誰都想尋最佳的、最有利的時機。我寄希望于下半年,可能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一些。但這是在地震之前,地震后,國民經濟大概損失了三個百分點。這對于股市,都有一個重大的影響。數學上說過,沒有最優解,只有可行解,管理上也是。我們追求最優的解決方案,現在達不到,無非是少融資一點,下半年肯定要融資。
對華晨來說,在融資渠道上是否有其他選擇?有三種方式:通過資本市場募集資金可能是主渠道,另外是省市的支持,第三,我們正在調整項目、整合資源,然后再做融資方案。香港和內地,我們在多個點上都在進行融資。華晨現在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不發展肯定就是等死,或者被人兼并。你必須做好兩手準備,籌不到錢,就跟誰聯合,如果能弄到錢,就能發展起來了。
你認為華晨吸引火箭隊老板亞歷山大投資的優勢是什么?亞歷山大是長線投資,他認為華晨的股價被低估了,第二,投資是手段,他主要是看好華晨的轎車和面包車的后市場。他將會和我們在中國成立一個合資公司,經營后市場生意,包括二手車業務。第三,他看好中華轎車向美國出口,將來我門會在美國成立合資公司。他基本上是一石三鳥。投資一億美元,額度也不是很大。我認為他是很有戰略投資眼光,比較適合合作。
奇瑞6月剛剛獲批成立金融公司,華晨是否有類似打算?我們的方案已經做得差不多了。奇瑞是和安徽當地的銀行合作。我們有兩家合作伙伴,CE MONEY和法國興業銀行。GE是銀監會推薦的,伊梅爾特已經來過沈陽,相關協議我們很快就會簽署,注冊資金是5個億。
如何看待中國汽車業新一輪重組風潮?我覺得目前國內情況走到誤區去了。聯合重組,一定是資源整合,而不是簡單地誰把誰拉進來湊數。下一步重組,政府可以推動,但一定要按照市場規律來做。我感覺當前最核心的問題有兩個:第一,資源的整合;第二,要有利于自主發展。但這兩方面恰恰不被人看中,更多的人看重的是數量。
合并之后分拆的也有,第一看你出發點是不是正確,第二,看整合是否有效。我就對陳虹說過,你和南汽啊,在你人心能不能融合。這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