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家辦公可以幫助企業塑造一個靈活輕松的氛圍,但也同時面臨一些挑戰
IDEATION GROUP
高級辦公空間咨詢師認知心理學家
On Workplace
Research
In China
文化簡單來說就是在某一群體中,成員間互相默認的一系列深層次的價值觀、規定、準則與系統;而這些共享的特質影響著成員的行為、決策過程,及任何跟此群體有關的事宜。“在家辦公”需要有適合的文化支持和鼓勵。傳統意義上的公司文化或人事制度是要求員工有良好的考勤紀錄,而遠程辦公,或“在家辦公”就要求公司在文化上做出轉變,對員工提供一定靈活性,并且用好的范例來鼓勵員工在家辦公;同時,在人員考核和評估的過程中,也應對傳統做法進行調整。“在家辦公”的最適宜的文化環境應該是,從企業角度,提供一個高度信任的環境,鼓勵移動辦公,提倡辦公室是一個團隊交流的場所,領導層獎勵員工根據自己需求決定辦公場所的行為;而從員工的角度而言,也是從對上級負責和對時間負責,轉變成對任務和結果負責。
另一方面,企業的考核制度直接關系到員工的職業發展。由于在家辦公的員工在辦公室工作時間的減少,可能造成上級對這類員工面對面接觸的機會較少。因此,直屬經理對員工的了解,觀察,以及交流的造成一定的困難。因此,企業對“在家辦公”的工作人員需要提供更多的職業安全感和略微不同的評估機制,同時,也必須適時增加員工和上級的非正式交流機會。
最后一點,往往成為“在家辦公”最大的弊端和阻礙,是工作人員對社會交流和團隊協作的需要。傳統的辦公空間不僅為工作人員提供了完成工作的場所,同時也為不同工作人員互相非正式的交流和溝通,分享工作和生活樂趣和經驗。一些以創意為主的產業,新想法,好點子常常是通過員工間不經意的對話,玩笑突然產生的。“在家辦公”讓這一切成為了不可能。相反,潛在的“孤獨感”也有可能降低員工的工作驅動力和滿足感,從而最終影響員工的工作能力,效率及表現。
但也的確存在一些特別適合于在家辦公的工作。在對某大型制藥企業的調查中發現,他們的醫藥銷售代表幾乎都沒有自己的固定辦公場所,他們只需定時匯報工作進展就可以了。他們需要交流的事項,在每周的集中討論以及每個月的例會上基本都可解決。
由此可以看出,在家辦公并非百試百靈的萬能良藥,也非萬惡的潘多拉之盒,而是他們的結合,是一把雙刃劍。所以,我們需要辯證地看待在家辦公這個并不新鮮的新生事物,靈活地利用它,做到揚長避短,而不是一刀切地采用或拒絕它。
那么,如何做到這一點?讓我們分析一下不同人群在不同條件下,對在家辦公的適合程度。首先,在年齡層次上,年輕人相對更適合在家辦公。他們控制自己的辦公環境工作負荷以及日程安排的欲望更加強烈。他們更喜歡靈活,多變的辦公環境,喜歡跟隨自己的節奏工作,更加追求與眾不同,所以他們也就更喜歡,也更適合在家辦公。其次,需要照顧家庭,尤其是孩子的員工,對在家辦公有更大的需求。對于這一群體,尤其是同時符合其它條件的員工,與其讓他們在公司里時時擔心家里情況,不如給予他們在家辦公的選擇。
從團隊建設上角度看,有著成熟的企業文化和團隊氛圍,團隊成員相互熟悉,相互信任是實行在家辦公的必要條件。所以,對于新成立的團隊,者新加入的成員,團隊之間必須有一段時間的“傳統”辦公機會,才能培養和發展相互的信任和友誼,培養積極的團隊氛圍。有研究表明,在真正的團隊培養中,同事之間的信任關系是建立在面對面交流的基礎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