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全球金融低迷的情況下,許多人都在觀望,對全球經濟未來前景存在擔憂。這種情緒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民眾。許多人都在問:中國的金融安全嗎?就當前金融形勢和房地產業問題,《小康#8226;財智》記者專訪了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陳佐夫。
地產調整對銀行影響不大
針對去年以來中國房地產市場出現的調整,消費者持觀望態度,甚至一些樓盤出現降價的情況,陳佐夫認為,現在中國房地產出現的問題是經濟發展中必然要出現的問題,前段時間,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不符合中國經濟的發展大局和規律,人為炒作的跡象比較明顯,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區域內存在著泡沫。

陳佐夫說,2006~2007年,中國房地產市場過熱,投機現象比較嚴重,中國房價節節攀高,有的城市的房價竟然在兩年之內翻了一番,這就形成了地產泡沫。但去年下半年開始,受美國次貸危機和宏觀調控的影響,中國房地產市場出現調整,需求降低,導致地產開發商資金壓力加大,不得不通過降價回款。“價格的調整是合理的和必要的,這能保證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的發展。中國還有那么多老百姓沒有房子住,中國的人口基數大,說明中國的房地產需求是旺盛的,所以我們對房地產市場的長期發展有信心。”
1997年的時候,房地產泡沫被擠破,由于承攬房地產貸款業務最多,建行在這場“劫難”中的損失也最為慘重。但陳佐夫明確表示,這輪房地產業的調整對建設銀行無大的影響。
“建設銀行一向注重風險控制,建設銀行優先支持居民購買第一套中小戶型的自用住房。”陳佐夫說,所謂的第一套標準應該是以家庭為單位來認定。但是各家銀行執行不一樣,建設銀行是以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對于貸款購買第一套住房以外的其他貸款,首付的比例不一樣,貸款利率也不一樣,比如現在執行的第二套實行的是首付40%。
建設銀行設計針對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信貸產品,比如說政府的貼息貸款,商業銀行也可以適當降低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貸款利率。如果他購買的是第一套,這種浮動的比例應該大一些。最低基準利率可以下浮到70%。同時可以把貸款期限加以延長,有必要的可以延長35年或者40年。
同時,建設銀行改進和完善公積金信貸政策。適當限定公積金融資的對象和融資的比例。如果購買第一套住房,融資可以高一些,利率可以低一些,同時針對不同戶型面積進行差別化,使公積金真正扶持中低收入居民的購房需要。
“上半年建行房地產貸款增長4.85%。通過分析全國房地產市場的不同狀況,其中房地產價格增長過快的有8個城市,建行對這8個城市的房地產開發貸款進行了嚴格控制。因此這8個城市的房地產開發貸款增量只占全部房貸增量的3%。”陳佐夫說,“鑒于當前個人按揭貸款、房地產開發貸款市場走勢不太明確,建行在去年風險控制壓力測試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風險管理水平,對于在房地產價格下跌的情況下采取何種對策進行了提前安排。”
大量“斷供”系謠言
陳佐夫對《小康#8226;財智》記者說:“此前,曾被炒得沸沸揚揚的‘斷供’事件,建設銀行曾專門派人做了調查,證明大量‘斷供’確實是謠言。建行的房貸狀況良好。以‘斷供’現象最流行的深圳為例,建行深圳分行的房地產貸款為700億元,個人房產貸款約為400億元,不良貸款總額為1.7億元,約占總資產的0.5%,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3個百分點。同時由于與建行合作的客戶多為排名前100位的地產商,因此房貸情況良好。”
陳佐夫同時還表示,上半年,建行個人住房貸款主要投放一手房和價量走勢平穩的地區,實際抵押率為48%,而房地產業貸款A級以上客戶貸款余額92.3%,土地儲備貸款A級以上客戶貸款余額96.5%。房地產業貸款不良率和不良額實現雙降。
建行根據國務院關于宏觀調控的統一部署,按照充分發揮金融在宏觀調控當中的重要作用的要求,在認真執行國家近期各項宏觀調控政策的基礎上,抓住時機調整結構,有進有退,重點保證住房金融發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尤其是針對當前房地產業存在的一些局部性、地區性問題,將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以保持房地產行業信貸政策的穩定,避免大起大落。這不但是發展房地產金融業務的必要條件,也是房地產業和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客觀需要。
中國金融抗風險能力強
據媒體報道,建設銀行持有大量的“兩房”和雷曼債券。對此,陳佐夫表示這是聳人聽聞的謠言。他說,建行持有美國房利美公司和美國房地美公司相關債券賬面價值32.5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22.79億元)。其中,兩家公司擔保的住房抵押債券6.9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47.64億元),彭博綜合信用評級均為AAA級;兩家公司自身發行的債券25.5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75.15億元),彭博綜合信用評級AAA級。
“綜合考慮債券的信用狀況及市場因素,2008年6月30日,建行對美國次級按揭貸款支持債券累計提取減值損失準備金6.7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46.00億元),較上年末增加0.41 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81億元)。另外,建行還持有中間級別債券(Alt-A)賬面價值3.5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4.49億元),占外幣債券投資組合的1.27%,彭博綜合信用評級AAA級占比98.95%。”陳佐夫說。
同時,陳佐夫還表示,建行持有的雷曼兄弟的債券更少。建行及其子公司持有雷曼兄弟相關債券共計1.914億美元,其中高級債券1.414億美元,次級債券0.5億美元。“建行系”所持雷曼兄弟相關債券約占6月30日“建行系”總資產0.019%、凈資產0.29%。建行預計雷曼兄弟事件不會對其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并將繼續密切關注有關事態發展,審慎評估可能造成的損失,充足計提減值準備金,同時最大限度地維護其利益。上述債券占建行外幣債券投資組合的比例較小,此等債券的市場價值波動對建行的盈利影響不大。
“這次金融危機肯定對建行甚至對中國的經濟會有影響,但我估計影響不大。建行包括國家外匯儲備的投資都是本著分散原則,在某一種債券上不會投入全部,所以某一種債券的漲跌不會對建設銀行構成威脅。”陳佐夫說。
但是這次金融風險也引起建設銀行的反思。以前建設銀行購買債券都是依照國外的評級機構發布的信息。雷曼在去年還被評為AAAA級頂級信用級別的債券。建設銀行要綜合考量各種因素,不能單純的相信評級機構,要有自己的判斷。
中國金融的抗風險能力比較強,這與國家的金融政策有關,雖然建行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但是建設銀行相信不用多久就能看到中國經濟的繁榮。
“我對《小康#8226;財智》非常關注,在首都機場我還在看你們的雜志,覺得你們辦的不錯,同時也相信你們將辦得更好,你們應多關注民生、關注國家的經濟走向。”陳佐夫說。
后記
陳佐夫,1954年6月生,江蘇大豐人,出生于貴州貴陽。1979年9月以貴州省文科前10名的成績考入西南政法學院學習。1987年,根據組織安排調入中共中央辦公廳工作至1997年。期間,利用業余時間(在職)攻讀了中南工業大學管理工程專業碩士學位。1997年調入中國建設銀行工作,擔任行長助理職務,1999年至2000年在斯坦福大學作訪問學者。現任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