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巴菲特在華爾街金融風暴之后,在海外進行的首筆重大投資對象,比亞迪展現了怎樣的“吸金”魅力?而當“股神”入股后,比亞迪能否借此進入發展的新階段呢?
今年9月底,股神巴菲特旗下附屬公司MidAmerican(中美能源集團),與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策略性投資及股份認購協議。根據協議,巴菲特將以每股港幣8元的價格認購2.25億股比亞迪公司的股份,約占比亞迪9.9%的股份比例。

這是巴菲特首次對中國民營企業進行長期戰略性投資,同時他也成為了比亞迪最大的海外股東。在全球金融風暴肆虐的情況下,股權投資不斷萎縮,“股神”巴菲特卻在此時出手投資比亞迪公司,人們在佩服他過人的膽識的同時,更多的是對比亞迪產生的好奇和疑問:它憑借什么而得到巴菲特的“青睞”呢?
電動汽車前景被看好
汽車工業經過百年的發展,無論是在燃油發動機動力技術、模具制造,還是在經營模式上都已經相當成熟,到現在甚至呈現出了下滑的狀態,再加上石油面臨日益枯竭的境況,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以及其他各種市場因素的影響,新能源汽車的推出已經成為必然。
1995年才成立的比亞迪公司,以電池起家,在2003年就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充電電池生產商,同年開始組建比亞迪汽車。組建伊始,比亞迪汽車就致力于燃油汽車、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研發和生產。
而中美能源長期以來一直關注電動汽車技術的發展,于是董事CharlieMunger把他看好的比亞迪介紹給了中美能源控股公司總裁索科爾。今年7月底,索科爾決定前往比亞迪深圳總部進行參觀考察,他對比亞迪在過去12年中所取得的成就深感敬佩。回到美國后,索科爾就致電比亞迪公司總裁王傳福表示希望投資比亞迪5億美元。
“我們當時很吃驚,因為按照巴菲特以前的投資習慣,他從來不投高科技的、未來的東西,電動車恰恰屬于這一類。‘股神’為我們破例了。”王傳福說。
不過,王傳福并沒有因此而感到太多興奮,他的團隊在評估投資方案后,認為巴菲特要占的股權太大,似乎沒有必要,所以他拒絕了投資。這讓巴菲特感到很意外。
比亞迪的拒絕讓巴菲特很不甘心,在經過雙方協商后,“股神”同意把投資金額降到2.3億美元。這打破了巴菲特投資的最小數額紀錄,可以說“股神”再次為中國公司破了例,雙方最終達成了投資及股份認購協議。
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夏治冰在接受《小康#8226;財智》記者采訪時說:“比亞迪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汽車公司,其定位是將新能源技術應用于汽車行業的創新者,其電池技術在未來汽車行業的革命性變革中可能發揮領導作用。”巴菲特對比亞迪的這兩次“破例”,就足以說明他對于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
對于“為何投資比亞迪”,中美能源總裁索科爾做出了詳細的解釋,主要基于以下三個原因:一是比亞迪高質量的領導管理團隊;二是強大的研發能力,并可以把研發快速轉化為產品;三是可以廣泛應用于全電汽車、風能、太陽能等方面的比亞迪快速充電科技。
其實每當一個新興產業出現的時候,金融資本便會迅速向其聚攏,以推動這個產業迅速成熟,IT產業的迅速上升就是最鮮明的例證。當傳統的內燃機對燃料的利用率已經接近頂點的時候,當石油資源日益枯竭的時候,新能源、新技術便成為金融資本競相追逐的明星項目。巴菲特注資比亞迪的行為,顯然與產業經濟發展規律是相一致的。

先進的技術是吸引點
比亞迪在確定了電動汽車的項目后,就一直致力于電動汽車技術的自主研發,王傳福也在向外界不斷強調:“比亞迪是一個技術型的企業,我們一直堅信技術可以改變世界。”
“巴菲特投資比亞迪最主要的就是看好我們的新能源技術。”夏治冰說道。現實也的確如此,據其介紹,當今世界上電動汽車發動機總成最主流的是DM雙模技術,目前掌握雙模技術的只有通用、豐田和比亞迪三家企業,比亞迪DM電動汽車一次充電能行駛100公里,是三家企業里技術最先進的,同時比亞迪DM汽車還突破了反復充電、家用插座充電兩大技術難關,使電動汽車在使用上更為方便。
DM就是“雙模”(DualMode)縮寫。如果將純電動簡稱為EV,混合動力簡稱為HEV,那么比亞迪DM電動汽車是EV+HEV,簡言之就是可充電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雙模電動車以電機驅動,無需自動變速箱,四輪驅動原理簡單,易于實現,電機結構簡單,技術成熟,經過多次重復試驗皆運行可靠。
比亞迪雙模電動車搭載其自行研發的鐵電池,已在國內外申請700多項專利。這套DM系統將首先搭載在比亞迪的F0、F3和F6上,將會取代現有的油電混合系統,成為世界上最主流的新能源汽車系統。
作為世界首款即將實現量產的雙模電動車,比亞迪F3DM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它的續航里程約為400公里,最大時速約為160公里/小時,該車僅靠電池驅動可行駛100公里,據比亞迪相關人士介紹,城市中的上班族從家到單位往返的活動范圍不會超過100公里,所以這期間完全可以靠電池驅動,從而達到省油、環保的目的。
而作為一款純電動汽車,比亞迪e6還未上市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它的純啟動和行駛動力均以比亞迪自主生產的鐵電池為動力源,其加速時間在10秒以內,最高車速可達160Km/h以上,動力性能強勁。它的百公里能耗僅為20度電左右,并且可用220V民用電源進行慢充,如果選擇快充的話15分鐘左右可充滿電池80%。這樣看來,e6已初步具備量產條件,而且e6的續駛里程已達到400公里,刷新了純電動轎車續駛里程的世界紀錄。
一般混合動力在低速時使用電動驅動,高速時電動機和發動機一起驅動。比亞迪的雙模車不僅如此,還能夠單獨使用電動驅動,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雙動力混合驅動。可以預見的是,DM技術將推動人類環保前進20年,它將顛覆目前的汽車世界,取代油電混合系統,實現電動汽車的四輪驅動和無極變速,成為世界上最主流的新能源汽車系統,在世界汽車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雙方利益是紐帶
另外,中美能源和比亞迪的合作能夠滿足雙方利益的需求,一方面在全球經濟形勢低迷的情況下,巴菲特一直在尋找適合長期投資的新產業,另一方面,比亞迪由于盈利下降,各方面也面臨著資金的壓力。
從比亞迪公布的2008年上半年財務報告看,截止今年6月30日,比亞迪總借貸包括全部銀行貸款與銀行墊款高達91.68億元,環比去年增長11.3%。比亞迪應收賬款周期、存貨周轉期分別為68日、95日,而去年同期則為62日、92日。與此同時,比亞迪的上半年純利跌幅7.1%,為5.97億港元。
自2007年以來,眾多自主品牌汽車都加緊了上市融資的步伐,但在目前宏觀調控、股市低迷等諸多因素影響下,長城、力帆和華晨等汽車公司諸多A股上市計劃均未果。照此情形,比亞迪A股上市計劃很有可能被擱置。
所以,在央行收緊銀根的前提下,比亞迪必須依靠其他融資途徑以保障充分的運營資金,降低金融風險。當然,對于比亞迪而言,選擇巴菲特不僅僅收獲的是現金,還有“股神”入股對其品牌影響力的顯著提升。立志要當中國新能源汽車領袖的比亞迪必須加快在新能源汽車業務的投資步伐,而在融資之后,斥資2億元人民幣收購半導體企業寧波中維也印證了這一點。
就目前形勢而言,雖然國家有關部門已經明確提出要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發展,但其相關的鼓勵政策卻遲遲不出,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對比亞迪電動汽車在國內的銷售造成影響,新能源汽車在美國的發展境況卻不一樣,比亞迪強勢推出的F3DM雙模汽車或許將以美國市場作為其海外商業化的第一塊“試驗田”。
而中美能源是從事生產、運輸及交付取自不同種類燃料來源的能源,并向全球逾690萬客戶提供電力及天然氣服務的公司。依靠中美能源在美國強大的能源網絡,比亞迪便能充分借助中美能源旗下的電力公司修建大量的充電站,這將大大加速比亞迪在北美進行新能源汽車的推廣。
“世界第一”的誘惑

沒有哪個投資者會拒絕做以“世界第一”為目標的汽車企業股東,巴菲特更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到現在為止,比亞迪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戰略路線已經非常清晰,就是在推進燃油車市場發展的同時,推進雙模電動汽車的商業化,最后實現純電動汽車的商業化。”王傳福說。
去年8月份,王傳福對外宣布了比亞迪汽車產業的戰略和驚人的目標:到2015年,成為“中國第一”的乘用車產銷企業;到2025年,成為“世界第一”的乘用車產銷企業。
“比亞迪是做電池起家的企業,在電池方面有絕對的優勢。無論在整車還是在電池領域,比亞迪都沒有障礙,比亞迪能擔當新能源汽車領導者的角色。”夏治冰稱。
關于巴菲特投資后對于企業的影響,夏治冰說:“比亞迪是一個國際化的企業,我們一直在和諾基亞、摩托羅拉這樣的大企業做生意,而且模式也是學習諾基亞的,我們在匈牙利等地設有工廠,我們的車在海外的銷售網也不斷鋪開。巴菲特的入股會使我們這條國際化的道路走得更順利。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現在雙方都表示要加速,我們制定了一個打入歐美市場的計劃,可能這個計劃會加速。”
在得到巴菲特投資后,比亞迪會不會做出戰略調整呢?“我們的戰略和目標都沒有改變:‘2015年中國第一,2025年世界第一。’但我們會考慮加快我們的步伐,特別是在新能源車市場和海外市場方面。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和傳統燃油汽車領域的發展計劃并沒有改變,在按照既定的戰略推進。具體我們能走多快還需要通過市場驗證。”夏治冰對《小康#8226;財智》記者稱。
有了巨大的國內市場和歐美市場,再加上“獨步天下”的鐵電池技術,突破了電動汽車電池成本高、難以商業化的瓶頸,還有比亞迪從電池及IT制造領域的成功經驗中獲得的一組可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法,運用到汽車制造上,使得比亞迪汽車實現了高性價比,“2025年汽車產業世界第一”的目標并不是沒有機會實現。
已經78歲的巴菲特對于比亞迪明年將推出的純電動車e6非常感興趣,他甚至提出,希望成為第一個在美國試駕e6的人。他還希望明年5月在美國召開股東大會時,比亞迪能運50輛電動車過去,讓其股東體驗一下。這對于比亞迪來說,無疑是向歐美市場進軍的一次絕佳的展示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