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明確一下,這里說的是商務人士的私家車,不是為了露富和顯示排場的公務車。還有我們說的是換車,這在汽車市場營銷上定義為車主在成為有車族后購買的第二輛車。
為什么要這么費勁地解釋,是因為這件事本身就十分費勁。商務車簡單,政府官員都坐奧迪,你就買輛黑色奧迪A6,錯不到哪兒去;第一輛車也簡單,創業初期,囊中羞澀,照著10萬元的挑也不會太離譜。
當你的收入有了些底氣,看著周圍的人紛紛從富康、捷達升級到凱美瑞、馬6和別克君越,你也就坐不住了。在一個空氣中飄蕩著槐捌花香的傍晚,你坐在溫馨的家里,在橙色落地燈的光影下,往捷克水晶杯中倒上一杯南非紅酒,喃喃地自語到:“該換輛車了。”
我到現在還在用我的第一輛車——98款的富康,跟女兒一樣的年齡。人歲數大了,更容易敝帚自珍,加上新車型不斷上市看花了限,所以換車的事就一直擱下來。
但最近換車的緊迫感再次升溫。一個朋友對我說,像你這樣40多歲的成功人士開這樣的車,只能有兩種解釋,要么是買股票傾家蕩產,要么是離了婚財產都被老婆拿去了。
還有一個朋友開了我的車,邊走邊大叫:“方向盤怎么這么沉,什么,還有不帶助力的車?”我咂咂嘴深深地嘆口氣,現在的年輕人啊,真是不懂歷史。
我喜歡SUV,覺得沒有幾年時間能夠張揚粗獷和野性了,一是歲數大了,二是國際油價不斷躥升,節能環保呼聲越來越高。但我就開上一兩年,過過癮不行嗎?
有位著名央視主持人說了,現在開SUV就像隨地吐痰,5年后再開SUV,就是往人身上吐痰。上周我借朋友的SUV在街上兜了一圈,回來內疚地說:“對不起啊,我在長安街隨地吐痰了。”朋友不屑地瞪我一眼:“我開這車兩年了,照你這么說,我把四環路都吐成運河了。”
從雜志上看到新款的標志307很醋,誠惶誠恐地找朋友中的汽車專家探討,人家憂心忡忡地說:“你看最近這形勢,火炬接力在巴黎給人破壞,你不怕到時有人砸你車?”
家門口就是豐田的專賣店,那凱美瑞就是氣度不凡,不愧是響當當的全球車。可有人跟我說:“你不會糊涂到買日本車吧。”日本車怎么了,那么多買日本車的人就是傻瓜了不愛國了?
其實,俗話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我們完全可以“開自己的車,讓別人去罵吧”。
商務人士換車,有幾個值得總結的規律。第一,趕時髦是實力的標志。新車上市,大家都想率先擁有,經銷商看準市場,堂而皇之地加價銷售。越是加價,越是有人哭著喊著要買,其中多是商務人士;
第二,打開的閘門很難關上。一旦你擁有了第二輛車,從第二輛到第三輛車以及再往下的過渡時間就越來越短,你不斷換車的欲望就越來越強。所以,現在聰明的廠商都盯住購買第二輛車的消費者;
第三,你總有一天會厭倦了這種無休止的改換門庭,開始返璞歸真。我總是開著98款富康對女兒說,你就是坐著這輛車從你出生的醫院回家的,當時你是這么這么大。結果就是女兒不時提醒我,可不許把這輛車賣了。
舊車早晚是要賣的,只是心里留著那么一段記憶,什么樣的新東西都抹它不掉。
我同時也告誡自己,該往前看就往前看,換輛車,學到多少做事和做人的知識。比如說,咱們將來把自己和自己的產業什么的,都要做成美國那樣,不管做了什么壞事錯事,都會得到原諒,大家都說要“治病救人”。咱們不要做成日本和法國,做了錯事就不停地被人罵被人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