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讓你的考場作文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從而得到高分呢?筆者認為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應該從下面“四有”上多下功夫:
一、有豐富的想象。
想象是在頭腦中改造舊表象、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當我們展開想象時,記憶中的表象由模糊變得清晰,由單薄變得厚重,新形象便隨著舊表象的改造而不斷生成。有了想象,就會有“精騖八極,心游萬仞”的思想馳騁;有了想象,就會有“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文思涌動。《新課程標準》中也指出“運用聯想和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考生要使自己的考場作文勝人一籌,就要進行大膽的想象,讓文章神采飛揚,靈氣飛動。如《聲神的旅行》的開頭這樣寫道:
我是聲之神。我在尋找——尋找世間最動聽的聲音。我要把它們都收集起來,讓整個宇宙都來傾聽。
小作者將自己想象成“聲”之神,這便利于思維的天馬行空,可以摒棄不想聽不愿聽之聲,只傾聽自己愛聽樂聽之聲。為伊拉克人民悲傷,為中國申奧的成功歡欣,為祖國的繁榮驕傲,為祖國美好的未來激動……
豐富的想象加上對比手法的運用,使得渴望祖國和平、人民幸福的主題呼之欲出。
生活經驗越多,想象就會越豐富。故考生平時就要增加生活經驗,多積累各種各樣的寫作材料。考生在作文中運用想象時,首先,要選擇好恰當的依附物,即由什么展開想象;其次,要時刻牢記話題和中心,使想象的內容與話題緊密相聯,與中心構成必然聯系。
二、有深刻的主題。
主題深刻,就是要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征,挖掘大千世界多彩生活的深層底蘊,寫出自己獨到的看法和獨特的感受。因此,我們在寫文章時,不要滿足于“是什么”“有什么”,而應該努力思考“為什么”“有什么意義(或危害)”,揭示出話題所包含的道理。如《生活中的發現》中,作者從日常生活——逛市場中發現了一個值得深思的重大問題:改革開放,“有利也有弊”。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生活在飛速變化,市場越來越繁榮,小作者獨具慧眼,發現洋貨充斥市場,由此得出,國家要振興,必須要有強大的民族工業,決不能讓外國人搶占中國市場,“不可以坐以待斃”,“更發現我們的社會充滿了機遇,同時,更充滿了挑戰”,“我們要迎接挑戰,我們要趕超世界先進”水平。這就表達出了一個深刻而有意義的主題。
魯迅先生說:“選材要嚴,開掘要深,忌淺嘗輒止。”凡事往高處站一站,往深處想一想,盡量將事物聯系起來加以考慮,由表及里(由外在深入其內在),由淺及深(從細微處發掘深刻思想),由近及遠(由眼前想到久遠),由點及面(從一點發散開來),由實到虛(由現象到本質),由小到大(由一時到一世,由微觀到宏觀),由此及彼(由此事物聯想到彼事物),這樣就能挖掘出深刻的主題來。
三、有個性化的形式。
一篇好的作文要有一個既有利于表達而又具有個性的外部形式才能吸引讀者。如《寫滿愛的社會——病中日記四則》,作者僅用四則日記就寫出了自己住院100多天的心路歷程,從中表達出對社會的深切感受:這是一個“充滿愛的社會”,從而歌頌了社會的美好。又如,《兩代人的對話》采用了戲劇這種創新的形式,從“學校里”“家中”“餐桌上”三個不同場景,從“心理素質好”“關心天下事”“有信心”三個方面,將“我們這代人”和上代人加以對照,從而更充分地展現了“我們這代人”的風貌。此外,還有小說、雜文、寓言、書信、科幻、啟事、實驗報告、鏡頭組合式、小標題式等實用性很強的文體和樣式,都可以成為考生作文的形式。
借助特色各異的形式來表現作文的內容,可以使我們的文章更富于創造性,更容易引起讀者的注意。但是,寫這些形式自由的文章時,要注意以下兩點:1.語言、格式一定要符合所選取的文章形式的特點;2.不能片面追求文章的外在表現形式,而忽略了文章的主題和內容。
四、有精彩的語言。
動聽的音樂離不開美妙的旋律,優秀的作文怎能離得開精彩的語言?如《把微笑帶給生活》中這樣寫道:
微笑吧,你會發現這是一種多么高尚的美德——
跌倒時,它給人們陽光般的援助;
迷惘時,它給人們波濤般的勇氣;
失落時,它給人們清風般的慰藉;
沖動時,它給人們天空般的胸襟……
它總像人們寒冷時的一輪太陽,悶熱時的一陣清風,饑餓時的一頓佳肴,干渴時的一場甘霖……在人們需要的時候翩翩降臨。
人生的樂趣莫過于微笑著面對一切,由此,微笑便成了一種態度,一種領悟,一種修行。
如果在考場作文中能錘煉出這般精彩的句子來,你的文章肯定會勝人一籌,讓人叫好。
那么,考生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語言更精彩呢?首先,增加自己的文化積淀和提高語言修養。考生如平時不讀書,不看報,不實踐,不思考,不研究新事物,不學習新鮮語言,不鍛煉思維的敏銳性,腹內空空,思想僵化,作文時便只能人云亦云,寫出來的文章當然就毫無鮮活可言。所以只有平日堅持學習積累,不斷充實自己的語言倉庫,不斷進行語言的訓練,考場上才能厚積薄發,寫出富有文采的文章來。其次,考生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刻意追求”:1.錘煉動詞、形容詞。動詞、形容詞運用恰當,能使語言新穎脫俗,鮮明生動。2.在文中變換多種句式,比如長短結合、整散結合等。整句和散句、長句和短句,靈活搭配,交替使用,語言就會變化多姿,產生一種特殊的美感。3.充分運用比喻、引用、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修辭是增加文采、提高文章品位的重要手段。恰當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化腐朽為神奇,提升語言的藝術性和感染力。
總之,考生只要平時多下功夫,有目的地進行“四有”訓練,考場作文就一定會讓閱卷者“一見鐘情”“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