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溫度高,濕度大,是許多疾病的多發時期,相當一部分藥品在夏季里由于受溫度、濕度的影響容易變質。夏季如何正確儲存和使用藥品,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部分藥品應特殊存放
多數藥品在室溫、干燥處正常儲存就可以,但夏季的溫度高,特別是暑濕、梅雨季節濕度也很大,不少藥品應貯藏在陰涼、干燥處,否則藥品容易變質失效。
軟膠囊、膠丸類藥品如維生素E膠丸、丹參滴丸、魚肝油等,受熱后會出現軟化、破裂、漏油,膠囊粘結在一起;糖漿劑溫度過高會產生絮狀物、沉淀物、變色、霉變;顆粒劑(沖劑)類藥品在制作過程中,添加了大量蔗糖,受熱、受潮易發黏、結塊;中藥丸劑、 多數為大小蜜丸,在制作過程中要添加蜂蜜、糖等,夏季也容易發霉生蟲;各種酊劑,以及揮發油類藥品,遇熱極易揮發或分解,應注意低溫密閉保存;各種栓劑受熱會變軟、變形,甚至融化,影響使用,應存放在冰箱內。胰島素、疫苗等多數生物制品,一年四季要在冰箱冷藏室內低溫存放。
二、服藥時切忌不可用飲料送服藥品
夏天,許多人喜歡喝飲料消暑解渴,順便用飲料服用藥品,飲料中的成分會增加或降低某些藥物的療效。
一是茶類飲料。其中的鞣酸能和許多藥物產生化學反應,并生成難以被人體吸收利用的沉淀物質,輕者會使藥效大大降低或完全失效,重者可產生嚴重不良反應。茶類飲料中的鞣酸成分,可使許多抗生素失去抗菌活性;心臟病人服用洋地黃抗心衰,若與茶水同服,可出現吃藥無效或藥物中毒;治療貧血的藥物硫酸亞鐵和枸櫞酸鐵銨等,各種助消化藥物如胃蛋白酶、淀粉酶、胰酶、酵母、乳酶生等,人參、黃連、黃柏、麻黃、元胡、防已等中藥材,與茶水同服,均可降低藥效。
二是牛奶或奶制品。用牛奶送服藥物同樣會影響某些藥物的治療效果。服用四環素、土霉素等抗生素時,用牛奶送服,牛奶中的鈣可與它們結合成不溶性螯合物而影響吸收,進而降低藥物的療效,甚至完全失效。牛奶中所含的鈣能增加強心苷(洋地黃、地高辛)的毒性,心衰病人服用洋地黃、地高辛等藥物治療時,喝大量牛奶,容易產生中毒反應,甚至發生意外。使用優降寧的高血壓病人,牛奶或奶制品,可能引起血壓驟升,嚴重者會引起血壓持續性升高,甚至發生高血壓危象。
三是可樂、咖啡飲料。可樂中的古柯堿(即可卡因),咖啡中含有咖啡因,均有興奮中樞神經和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與鎮靜藥、抗組胺藥及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的藥物同服,會增加上述藥物對胃腸道的毒副作用,誘發胃出血。可樂中還含有食用乙醇。乙醇是藥酶誘導劑,能增強肝藥酶活性,使安乃近、苯巴比妥、雙香豆素、華法林等的藥效降低;可增加三環類抗抑郁藥(丙咪嗪、去甲丙咪嗪、阿米替林、多濾平)、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痢特靈、優降靈、苯乙肼)和滅滴靈的毒副作用。乙醇可使服用降糖靈的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和不可逆的神經系統病變;還可增加中樞抑制藥、成癮性鎮痛藥、部分抗組胺藥的鎮靜作用,加深中樞抑制,甚至造成死亡。
因此說,服藥還是用白開水送服最好。茶、牛奶、碳酸飲料等均不宜送服藥物。嬰兒服藥后也應間隔一段時間后再吃母乳。
三、對癥治療,不要濫用抗生素和抗菌藥物
多數患者一有腹瀉,就服用抗生素,其實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
腹瀉分為感染性腹瀉和功能性腹瀉兩大類。
功能性腹瀉是由飲食不節、食物過敏、生活環境改變等多種原因引起的,輕者可調節飲食即可恢復,重者使用抗生素治療是無效的,應當服用健胃消食片、食母生等助消化藥,暑期濕熱、生活環境改變等引起的腹瀉可服用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片、口服液、軟膠囊等。
感染性腹瀉,應到醫院檢查化驗明確何種致病菌,然后選用對細菌最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切忌不可濫用抗生素和抗菌藥物。出現腹瀉等胃腸道癥狀,應在醫生指導下正確服用藥物。因為許多腸道傳染病在發病初期多有不同程度的腹瀉,適度的腹瀉可將體內的致病菌與毒素及時排出體外,減少對人體的毒害作用。但是,如果腹瀉次數頻繁,持續時間過長,特別是有口唇黏膜干燥,皮膚彈性降低,幼兒哭時淚少或無、尿量少,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等脫水癥狀,就要在服用抗生素和糾正脫水的同時,根據病情需要使用止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