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增高易患冠心病及動脈硬化,早已為醫學界所公認。一些人特別是老年人為了降低血中膽固醇,往往依賴于藥物,殊不知,某些日常食物同樣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香菇、木耳據實驗,其降膽固醇的作用比西藥安妥明強10倍。但須注意,木耳的有效成分主要在水溶性部分;香菇的作用,菌帽大于莖部。
豆類經常食用黃豆及其制品,可使血中膽固醇含量顯著降低,這與豆類含有人體必需氨基酸有關。意大利的一項研究證明,黃豆的蛋白質確實能抵消高脂肪飲食的影響。美國的安德森醫生發現,讓志愿者每天進食一杯斑豆或青豆,可使體內膽固醇平均減少19%。
洋蔥、大蒜每天食用一枚中等大小的洋蔥,能使血中“有害膽固醇”轉化成有益心臟的膽固醇,是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好辦法。大蒜也可使血中膽固醇降低,使主動脈脂質沉著減少。
海鮮傳說人們吃牡蠣、蛤肉、螃蟹會有害人體心臟血管系統。其實不然。華盛頓大學馬丁·契爾茲教授研究證實,低脂肪的海鮮食品能使人體血中“有害膽固醇”的含量降低9%左右。
海魚魚類,特別是海魚中含有大量高級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普查資料表明,冠心病患病率最低者,首推沿海漁區居民,這無疑和他們長期吃魚有關。生活在格陵蘭島上的愛斯基摩人的傳統食品以飽含脂肪的海豹肉、鯨魚和其他海魚為主,他們中患心臟病者幾乎絕無僅有。魚油還能被人體中的酶分解成多種化學物質,在人體內能起止痛、消炎、抗高血壓和抗凝血的作用。不過,只有生活在溫度較低的海水中的沙丁魚、鯖魚、鮭魚、鯡魚、馬鮫魚、大馬哈魚和金槍魚等才含有這種能降膽固醇的魚油。
植物油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尤以芝麻油、玉米油為佳,花生油、椰子油次之。
玉米麩皮美國喬治頓大學醫院進行一項試驗:讓7人食用玉米麩皮添加劑,頭六周每人每天吃20克,第二個六周每人每天吃40克,其他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照舊。7人平均年齡55歲,平均膽固醇都比較高,已在醫院接受了2年多的治療。試驗結果發現,7個受試者血液中的甘油三酯都降低了,其中6人的膽固醇也有降低。
脫脂牛奶、酸乳酪許多人擔心喝了牛奶會增加血中膽固醇,其實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近年來醫學家們認為,牛奶本身雖含有一定的膽固醇,但又含有能降低膽固醇的乳清酸物質,這種物質攝入體內,便能有效地抑制膽固醇生物合成,遠遠超過了由牛奶本身所帶入人體內的膽固醇量。醫學家發現,一個長期飲用脫脂牛奶或酸乳酪的人,其膽固醇含量比一般的患者少50%。
茶葉國外試驗證實,飲茶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和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我國冠心病普查資料顯示,茶區居民的血膽固醇含量和冠心病患病率都比較低;牧民雖以肉食為主,但因飲茶和運動的緣故,此類發病率也較低。
冬瓜由于其水分大、熱量低:既能減肥又能降膽固醇,促進體脂消耗。而體內積存的過量水分,因冬瓜利尿,也能消除。所以冬瓜對中老年肥胖者尤其有益。
蘋果、葡萄它們也含有令人驚奇的降膽固醇物質。在一次實驗中。30位中年男女在一個月中每天吃兩三只蘋果,結果,80%的人的膽固醇降低,有一半人降低10%以上。美國的實驗也證明蘋果有降膽固醇的作用。
此外,近年來科學家在大麥、玉米、胡蘿卜、茄子、橄欖油等食物中亦發現了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的化學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