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本文在闡述紅色旅游扶貧的涵義#65380;意義的同時,強調紅色旅游的發展不僅僅要注重其政治教育功能,更應注意其發展區域經濟#65380;幫助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功能#65377;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理清#65380;總結了紅色旅游扶貧的理論依據,并提出紅色旅游扶貧要兼顧“經濟性”#65380;“可持續性”及“公平性”的理念#65377;
[關鍵詞] 紅色旅游;扶貧;理論梳理;實踐意義
[作者簡介]熊云明(1976—),男,九江學院旅游學院講師;李松志(1969—),男,九江學院旅游學院副教授#65377;(江西九江 332005)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項目(JC0810)#65377;
紅色旅游扶貧是革命老區借助紅色旅游來推動經濟發展,幫助當地人民擺脫貧困的一種有效方式#65377;近幾年來,紅色旅游在國內發展勢頭良好,使當地財政及居民收入普遍得到提高#65377;然而,在有些地方,紅色旅游扶貧的發展正在偏離它的方向,當地居民常抱怨沒得到實惠,甚至利益受損,這極大地傷害了老區人民參與紅色旅游的積極性,也使得紅色旅游扶貧脫離了它的初衷#65377;那么,紅色旅游扶貧的真正目的和意義是什么?有沒有相關的理論或理念來對紅色旅游扶貧進行有效指導?本文試圖在以上幾個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65377;
一#65380;紅色旅游及紅色旅游扶貧涵義的界定
所謂“紅色旅游”,顧名思義就是“紅色”和“旅游”的有機結合,是紅色文化資源以旅游產業的形式,融政治性#65380;教育性#65380;觀賞性于一體,得以合理開發的結果#65377;具體來講,紅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紀念地#65380;紀念物以及所承載的革命精神為內涵,以現代旅游為基本形式,組織接待旅游者進行參觀游覽,實現學習革命歷史知識#65380;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振奮精神#65380;放松身心#65380;增加閱歷的旅游活動,是紅色革命精神與現代旅游的結晶#65377;
紅色旅游是革命老區在新形勢下創造的區域發展方式,在肩負紅色革命精神宣傳使命的同時,更應該明確其“扶貧”的使命,即為革命老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使命#65377;旅游扶貧的核心目標是反貧困和消除弱勢群體的貧困狀態,紅色旅游業的發展對當地老百姓來講,只是一種手段和途徑,擺脫貧困才是當地政府及居民發展紅色旅游的初衷#65377;因此,紅色旅游扶貧指的是在紅色旅游資源條件較好的貧困地區(革命老區)通過扶持紅色旅游發展帶動地區經濟發展,進而脫貧致富的一種區域經濟發展模式#65377;這種模式與以往實行的財政扶貧#65380;信貸扶貧#65380;民政救濟扶貧和物資捐助扶貧等扶貧方式之間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有些革命老區,紅色旅游扶貧可以作為主導性扶貧手段#65377;
二#65380;紅色旅游扶貧的理論梳理
紅色旅游扶貧作為一種新的扶貧模式在很多地方開展的紅紅火火,但要想使紅色旅游扶貧真正發揮扶貧的功效,使其步入正軌并得以持續發展,紅色旅游扶貧這一實踐還需借助于相關理論的指導#65377;當然,經過多年紅色旅游扶貧的發展,人們也總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實踐模式及理論成果#65377;筆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紅色旅游扶貧相關理論進行了梳理#65380;總結,主要有可持續發展理論#65380;乘數理論#65380;利益相關者理論#65380;社區參與理論#65380;福利經濟學理論#65380;PPT戰略理論等#65377;
(一)可持續發展理論
旅游具有兩重性,既有促進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的一面,又有加劇環境損耗和地方特色消失的消極方面#65377;可持續發展理論簡言之,就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要能力的發展”,包括了生態可持續性#65380;經濟可持續性和社會可持續性三層含義#65377;旅游可持續發展要求旅游與自然#65380;文化和人類生存環境成為一個整體#65377;1990年,在加拿大溫哥華召開的“可持續發展國際大會”上,旅游組行動委員會在《旅游持續發展行動戰略》的草案中,明確地提出了“可持續旅游”的概念,構筑了該理論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目標:(1)讓人們更加明白和理解旅游能給環境和經濟帶來的好處#65377;(2)在發展中維護公平#65380;保證人與人之間對環境資源選擇機會的公平性#65377;(3)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水平#65377;(4)為旅游者提供高質量的旅游感受#65377;(5)保持上述幾個目標所依賴的環境質量#65377;
(二)乘數理論
乘數是指由于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相互聯系性,任何部門最終需求的變化都會自發地引起整個經濟中產出#65380;收入#65380;就業#65380;消費等水平的變動,后者的變化量與引起這種變動的最終需求變化量之比就是乘數#65377;旅游乘數便是用以測定旅游消費(即接待國或地區的旅游收入)所帶來的全部經濟效應大小的系數#65377;人們在旅游研究中經常使用的旅游乘數類型有五種:(1)營業額或營業收入乘數,用以測定單位旅游消費對旅游目的地經濟活動的影響#65377;這一乘數表示的是單位旅游消費與由其引起的區域內營業額的增加量之間的比例關系#65377;(2)產出乘數,測定的是單位旅游消費與由其給整個經濟系統帶來的產出水平的增加量之間的比例關系#65377;(3)收入乘數,它表示的是在一個特定時間內,單位旅游消費與由其在旅游目的地引起的總的累積性收入(或接待國凈收入變化量)之間的倍數關系#65377;(4)就業乘數,是指單位旅游消費所引起的直接就業與繼發就業(如間接就業和誘導就業)人數之和與直接就業人數本身的比值#65377;(5)消費乘數,是指每增加一單位旅游收入所帶來的對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的影響#65377;
紅色旅游扶貧需要的就是這種乘數效應,在投入有限的情況下,盡可能有更多的產出及效用#65377;
(三)利益相關者理論
早在1987年,《我們共同的未來》便指出在可持續旅游的過程中有必要理解利益相關者,可持續旅游發展是個困難的過程,在讓部分人受益的同時,其它部分群體的利益如何得到保障#65377;因此,世界環境發展委員會明確指出,引入利益相關者理論是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要求之一#65377;
利益相關者理論要求旅游目的地必須明確屬于自己的利益相關者#65380;利益相關者的權力和利益#65380;尋求協調利益的途徑#65377;利益相關者理論應用的分析框架可分為以下三個步驟:(1)確定利益相關者有哪些#65377;(2)各利益相關者的角色定位以及利益相關者的權力#65380;利益和關系是什么#65377;(3)如何構建利益相關者和諧管理模式,以旅游系統的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實現各方尤其是當地貧困居民的利益訴求,并協調其利益關系,從而使旅游目的地達到可持續發展#65377;
(四)社區參與理論
自1985年墨菲在其著作《旅游:社區方法》一書中提出“社區參與旅游”的概念之后,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思想才逐漸被引起關注#65377;社區參與旅游發展是指從社區的角度考慮旅游目的地的建設,把社區作為旅游發展的主體納入旅游規劃#65380;旅游開發等涉及旅游發展重大事宜的決策#65380;執行體系中,努力擴大旅游業受惠面,通過社區參與的方式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機會,增加收入來源,使其能夠分享到旅游業帶來的經濟#65380;社會等各方面的利益,從而實現消除貧困#65380;促進民族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的#65377;
社區居民參與旅游發展的內容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1)參與旅游發展決策#65377;在社區參與旅游規劃中,政府處于特別重要的位置,必須考慮居民的社區參與,并保證參與渠道暢通,把居民對旅游規劃和發展決策的意見體現在旅游發展規劃中,促使旅游規劃#65380;決策的實施成為社區居民的責任#65377;(2)參與旅游經濟活動#65377;旅游地要不斷增加居民的就業機會和商業機會;保證本地居民優先被雇傭的權利;旅游商品盡量采用本地原料進行加工;向居民開放為旅游者而興建的服務設施和環保(回收水和廢水處理等)設施等#65377;(3)參與旅游資源#65380;環境的保護#65377;社區參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就是要將對生 態環境的損害控制在生態環境能夠同化和自凈的能力限度之內,使生態系統能保持穩定的狀態#65377;(4)參與有關旅游知識的教育培訓#65377;一是社區居民為提高自身旅游意識和環境觀念而接受的教育#65377;二是居民為增強自身在旅游發展中的生存能力和技能而接受的培訓#65377;
(五)福利經濟學理論
福利強調效率與社會公平的協調,扶貧的最終目的是增加貧困人口的福利#65377;在福利經濟學中有兩種基本的選擇:一是帕累托標準,它是指如果不是他人情況惡化,就不可能改善某人境況,類似于博弈論中的零和游戲,但它處于最有效的狀態,也就是帕累托最優;二是帕累托改進標準,即如果有人情況改善,而又沒有人情況惡化,總體福利實現了增長,那么就存在效率的帕累托改進,是帕累托的更優點#65377;但現實世界通常是,有人情況改善,也導致了他人境況的惡化,因此導致了卡爾多—西克斯補償檢驗原理的出現,它的基本含義是:如果有人情況改善同時不會造成他人境況惡化,或者有人境況的改善可以補償他人境況的惡化,那么帕累托效率并非就是“最好的”#65377;旅游扶貧的首要目標是實現社會公平,也就是說,在不損害區域的發展能力#65380;非貧困人口的基本利益的基礎上,貧困人口應當享受旅游業發展帶來的主要福利#65377;
(六)PPT戰略理論
PPT是英文Pro-Poor Tourism的縮寫,意為有利于貧困人口發展的旅游,最先由英國國際發展局提出,旨在探討旅游發展對貧困地區消除貧困的作用#65377;PPT戰略是以貧困地區特有的旅游資源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在政府和社會力量的扶持下,通過發展旅游收入,使貧困地區的經濟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良性發展道路,實現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宏觀發展計劃和措施#65377;在我國的學術研究和政策討論中,與PPT意義最相近的詞匯是“旅游扶貧”#65377;
三#65380;紅色旅游扶貧的實踐意義
紅色旅游以扶貧為目的,除了其本身的經濟意義外,還具有宣傳愛國主義#65380;保護革命歷史文化遺產以及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旅游消費需求等意義#65377;
(一)為新形勢下愛國主義教育創造了新方式
積極發展紅色旅游,將革命歷史#65380;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以旅游這種輕松的方式傳輸給廣大人民群眾,有利于在新形勢下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情操,進一步增強愛國主義,給人們以知識的汲取#65380;精神的激勵和思想的啟迪#65377;寓教于游,寓教于樂,改變了傳統的灌輸式的教育方式,且效果更顯著#65377;
(二)有利于幫助老區人民脫貧致富,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革命老區大多地處偏遠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普遍不高#65377;幫助老區人民盡快脫貧致富,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務#65377;發展紅色旅游,可以將歷史#65380;文化和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培育特色產業,促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帶動商貿服務#65380;交通電信#65380;城鄉建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擴大就業,增加收入,為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生機活力,帶動老區人民脫貧致富#65377;紅色旅游業的開拓和發展,有利于推動景區所在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環境治理和產業結構調整#65377;通過旅游產業鏈的輻射拉動作用,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促進革命老區經濟協調發展,并有助于社會穩定#65377;
(三)有利于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旅游消費需求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見識的增長,旅游消費理念也在不斷提升,對旅游內容和產品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業需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產品結構,以更好地滿足人們多樣化#65380;多層次#65380;多形式的旅游方式需要#65377;紅色旅游的出現,從作為旅游行業的一個重要補充到作為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旅游產品的豐富創新提供了借鑒,對于促進旅游業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65377;
(四)有利于保護革命歷史文化遺產
革命歷史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65377;遍布全國各地特別是革命老區的紀念館#65380;革命遺址#65380;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的重要陣地#65377;通過發展紅色旅游,把這些革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好#65380;管理好#65380;利用好,對于建設和鞏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陣地,大力發展先進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65377;
四#65380;小結
本文在闡述紅色旅游扶貧的涵義#65380;意義的同時,強調紅色旅游的發展不僅僅要注重其政治教育功能,更應注意其發展區域經濟#65380;幫助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功能#65377;筆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理清#65380;總結了紅色旅游扶貧的理論依據#65377;縱觀上述六個理論,乘數理論說明了旅游業在經濟上的繼發效應,可持續發展理論闡述了紅色旅游發展及紅色旅游扶貧的可持續性,除此以外的利益相關者理論#65380;社區參與理論#65380;福利經濟學理論#65380;PPT戰略理論都是講述如何有效的扶貧,如何讓當地居民真正受益,如何讓最需要扶貧的人口切實受益,這里的核心就是一個公平性的問題#65377;在政府#65380;旅游企業以及社區居民之間,要讓弱勢的社區居民受益;在不同收入層次的社區居民之間,要讓最需要扶持的居民受益#65377;因此,可以把上述理論歸納為“經濟性”#65380;“可持續性”以及“公平性”三點#65377;筆者認為,制定一個有效的紅色旅游扶貧機制,創立適宜的紅色旅游扶貧模式,要兼顧“經濟性”#65380;“可持續性”及“公平性”的理念,唯有如此,紅色旅游才能在宏觀層面持久紅火,微觀層面長久和諧#65377;
[參考文獻]
[1]江西省旅游局.江西省紅色旅游發展綱要[R].2004,(8).
[2]李天元.旅游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劉緯華.關于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若干理論思考[J].旅游學刊,2000,(1).
[4]朱璇.旅游扶貧戰略的演進與發展[J].商業時代,2007,(4).
[責任編輯:李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