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12月起,我國在山東、河南、四川、青島三省一市進行了“家電下鄉”試點,其中就包括“手機下鄉”,試點取得了顯著成效。2008年10月,財政部和商務部決定把內蒙古、黑龍江、安徽等共計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納入推廣地區范圍。農村市場成為未來幾年最有潛力的手機市場。江西農業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講師汪興東和教授郭錦墉在《農村居民手機購買行為及影響因素分析》一文中,從分析我國農村手機市場的發展現狀入手,通過調研發現農村居民在購買手機時具有求廉務實、從眾趨同、舍近求遠等特點,接著從人口特征、相關群體、心理特征三個方面探析了形成這些購買行為的內在機理,從而使手機生產廠商能夠更好的進入農村市場,滿足農村居民的手機消費需求。
鄉村旅游是一項具有地域性、鄉土性和綜合性的新型旅游業。鄉村旅游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江西宜春學院講師吳名全在《新農村建設中發展鄉村旅游的思路與對策》一文中指出,我國新農村建設中鄉村旅游開發的現狀還不容樂觀,要通過轉變觀念,理清思路;科學規劃,統籌發展;注重特色,打造品牌;規范管理,提高服務;整治環境,改善村貌;政府主導,社區參與等具體的措施。實現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縣城是城鄉的結合部,其統籌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城鄉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江西省社科院科研處副處長李志萌和副研究員楊志誠在《建立和完善縣域城鄉統籌的支持體系》一文中強調,加強縣域城鄉統籌能力,需要建立完善的支持體系。文章分別從產業發展、財政金融、農村公共財政及行政管理四個方面闡述了要建立和完善縣(市)域產業支持體系、縣(市)域財政金融支持體系、農村公共財政支持體系、高效廉潔精干的行政管理支持體系,進一步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促進縣城城鄉和諧發展,共建和諧社會。
在東部產業結構升級的背景下,江西作為中部的農業大省,力圖通過承接東部發達地區難以為繼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快速實現工業化。也有學者提出中部的農業大省應該走以現代農業為核心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南昌工程學院管理工程系講師王長川在《承接產業轉移與農業現代化的工業化道路探析——基于江西工業化道路選擇的思考》一文中,針對江西經濟發展的內外部條件,分析了實現江西工業化的兩條道路的優缺點,提出了在適當承接符合江西農業經濟發展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基礎上,優先發展現代化的農業,把農業資源深度開發產業作為主導產業,走現代農業驅動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近年來,我國旅行社的數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旅行社行業的發展呈現出一種集團化的趨勢。但是我國旅行社的發展并不令人滿意。江西科技師范學院講師張根水和宜春學院副教授鄭玉剛在《試論我國中小旅行社的發展思路》一文中指出,我國很大一部分旅行社為中小旅行社,他們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經營困境。因此,要轉變經營觀念;重視產品開發;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強旅行社之間的聯系,從而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