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隨著計算機應用水平的不斷提高,會計電算化事業逐步形成了先進性、綜合性、廣泛性、網絡財務等特點。然而,由于我國會計電算化工作還屬于起步階段,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從我國目前的會計電算化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看手,并針對這些問題應采取的對策做一些初步探討。
關鍵詞 會計電算化;進程;問題;對策
作者簡介 李嬋(1982—),女,助教,南昌陸軍學院管理教研室;(江西南昌 330103)杜娟(1982—),女,江西農業大學經貿學院;(江西南昌 330045)朱亮平(1970—),男,江西省吉水縣八都中學老師。(江西吉水 331603)
我國的會計電算化工作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經歷了嘗試階段——自發發展階段——有組織發展階段——管理型軟件發展階段。通過近30年的發展,許多會計軟件的開發已經走上專業化、社會化的軌道。但由于財務工作本身的特點和網絡迅速發展、電子商務的迅速興起,對會計電算化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新型財務系統已變得刻不容緩。
一、我國會計電算化進程的現狀
1 將計算繁雜、工作量大的會計事務交由計算機來完成,首先實現電算化。
2 隨著應用技術和水平的提高,幾乎涉及所有的會計核算,特別是近幾年來發展較快,但絕大多數企業仍停留在單機處理方式上,尚未形成較完整的會計電算化網絡系統。
3 從會計軟件的開發研制及應用上看,目前我國的會計軟件嚴格來說還只是會計核算軟件,對財務管理、經營預測、決策、分析及會計信息管理等深層次的開發研制不夠。
4 10多年來會計電算化隨著電子計算機科學的發展,就縱向來看發展較快,但從橫向來看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在我國目前大型企業和一部分中型企業中部分會計業務或全部會計業務核算方面已經實現電算化,而絕大部分中小企業尚未實現電算化,普及率很低。
二、會計電算化現存的一些主要問題
(一)財務軟件問題
1 共享性差。許多單位在購買財務軟件時,由于只考慮財務部門的需要,導致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信息交流不暢,部門之間不能通過網絡有效地共享財務部門的信息,不能真正滿足信息時代對信息傳輸和處理的要求。而在財務部門內部,由于不同核算對象購買不同的軟件,軟件功能過于單一,使得數據之間不能相互溝通,造成核算上的麻煩。
2 重視報賬功能,忽視管理功能。長期以來我國會計工作主要是事后核算,很少進行事前的分析和事中的控制。會計電算化的運用和發展可以極大地發揮電子計算機卓越的計算功能,將財會人員從繁重的算賬、報賬工作中解脫出來,把精力放在加強財會管理方面。
3 數據保密性差。很多時候,財務上的數據是企業的絕對秘密,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但幾乎所有的軟件系統都在為完善會計功能和適應財務制度大傷腦筋,卻沒有幾家軟件公司認真研究過數據的保密問題,有些軟件所謂的加密,也無非是對軟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盜版。
4 系統內部銜接性差。由于當前許多財會軟件都著重開發賬務處理與報表管理,對于其他諸如成本核算、市場預測等功能開發力度小,使得在處理此類問題時,需先將財會管理的有關數據輸出,經人工核算后再重新輸入,就是說從一個處理系統(模塊)到另一個處理系統(模塊),不能自動轉換數據格式,使得軟件不能充分發揮它的管理功效和預測功能。
5 會計軟件的開發沒有考慮國際化。隨著世界經濟日趨全球化,對外貿易不斷增加,國際間的交流合作不斷增強。而我國財務軟件還不具備有多國語言、多種貨幣處理能力,而且在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方面有些不符合國際慣例和國際會計準則等;還有更深層次的會計文化問題,使得我國會計軟件不能夠滿足現代跨國企業和企業集團化發展的需要。
(二)會計電算化方面的人力資源因素
會計電算化人才對推動會計電算化工作的向前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從事會計電算化工作的人員絕大多數是由原來的會計人員經過短期培訓上崗的,其中許多從事會計的工作人員的計算機技術水平較低,有相當數量的會計作業人員甚至在接受培訓前沒有接觸過計算機,更不要說會計軟件了。以致于出現這樣的現象:在使用會計核算軟件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小問題,即使是一些常識性的問題或者一些與軟件不相干的問題,都需要專業的軟件維護人員。
(三)管理者的因素
會計電算化工作開展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單位領導者的參與程度,管理者對會計電算化的認識都停留在對會計電算化工作的表層認識上,即無外乎聽取財務部門的匯報、軟件推銷人員的介紹,甚至還可能存在某些“關系單位”特別推薦的“關系軟件”以及管理者自己的個人認識等。
(四)重視會計電算化自身因素,忽視電算化環境因素
會計電算化自身因素是指直接維持計算機運行的各因素的總和,它包括計算機硬件系統及其配套設施,會計電算化軟件,會計電算化工作人員以及賴以輸入信息的原始憑證等。會計電算化環境因素是指對會計電算化產生促進作用和制約作用的社會環境總和,包括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法律環境、管理環境以及意識環境等。會計電算化的正常運轉必須具備相應的環境條件,某些單位卻只重視會計電算化自身因素,而忽視環境因素。
三、加快我國會計電算化進程的對策
(一)加快規范會計軟件步伐,加強市場管理
國家應組織成立一個專業化的財務軟件集團公司,對已經被財政部審批通過的軟件,統一規范,統一管理;未經財政部審批通過的軟件,要嚴格限制,不允許上市;將較完善的會計核算系統統一規范,形成規模化的產品市場,使產品產業化,降低財務軟件成本,提高無形資產利用率,推動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的發展。
(二)加強基礎工作建設,改善會計電算化的運行環境
一要加強預算收支和憑證審核制度。計算機只能迅速準確的處理數據,及時提供有關信息,并不能預知將要發生的費用及支出情況,也不能審核支出的真實性和合法性。
二要完善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制度。(1)系統用戶只負責提供待處理數據,而不應介入系統部門的日常業務;(2)系統部門只負責數據處理,不管理系統部門以外的財務物資;(3)除非差錯產生于系統內部,系統內部不得擅自更改差錯,而應將數據退還責任部門按規定手續更改后,再送職能部門處理;(4)系統內部的程序設計與計算機的操作等職員應予以分離。
(三)造就“會計——計算機——管理”型的復合人才
首先要對開發人員進行培訓。軟件開發公司在招聘開發人員之后,要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培訓和考核,使他們了解和掌握必要的財務、會計知識,熟悉經濟業務處理方法,然后再開始從事財務軟件的開發工作。這樣開發的財務軟件其實用性才能得到基本保證。同時,應加強開發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使他們具備敬業愛崗的精神。
其次要對財務軟件使用者進行培訓。會計電算化的實施,要求會計人員既要精通會計業務知識,又要掌握計算機技術。因此,財會人員必須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更新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單位也要強化計算機知識的普及和應用,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培養,提高財會人員的整體素質。
(四)加強會計信息系統的保密性
一是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在操作系統中建立數據保護機構,涉及計算機機密文件時應登錄戶名、日期、使用方式和使用結果,修改文件和數據必須登錄備查。系統應自動識別有效的終端入口,當有非法用戶企圖登錄或錯誤口令超限額使用時,系統應鎖定終端,凍結此用戶標識,記錄有關情況,并立即報警。
二是加強數據的保密與保護。在進入系統時加一些諸如用戶口令、聲音監測、指紋辨認等檢測手段和用戶權限設置等限制手段,另外還可以考慮硬件加密、軟件狗或把系統做在芯片上加密等機器保密措施和專門的管理制度。
(五)使系統開放并使軟件具有國際水準
這就要加強自身軟件的更新和完善,使得我國會計軟件能夠滿足現代跨國企業經營和企業集團化發展的需要;研究如何從我國會計文化的傳統出發,兼顧西方會計文化,開發出適應全球范圍的會計軟件。
(六)企業要改進系統功能和提高網絡技術
一方面要提高數據的標準接口技術,增強數據的共享性。互聯網上的數據類型多種多樣,應提高數據的標準接口技術,在對接受的數據進行核實后,根據對方的類型自行對其進行調整,并記載數據類型以便在恢復和返回數據時,能夠按照原標準進行發送。另一方面要將企業的資金賬戶與系統掛鉤,推進網上收支的直接性。電子商務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實現了網上迅速快捷的直接收支。對單位而言,將企業的局域網定向到銀行的賬戶上,能夠在網上直接進行資金的劃撥和收支,確保了網上交易的順利實施。
(七)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
要使單位和財務人員轉變觀念,讓他們了解到會計電算化不僅能使廣大財務人員從繁瑣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同時還可以及時的、系統的、全面的反饋會計信息,有利于單位領導及時掌握經濟活動的最新信息,用之于經營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單位的經濟效益。
責任編輯:徐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