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11月10日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縣委書記培訓班上強調,要認真學習、準確把握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全面落實全會《決定》作出的決策部署,堅持以戰略眼光謀劃“三農”工作,以全局意識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堅定不移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定不移地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回良玉指出,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行動綱領。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大意義,準確把握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全面落實大力推進農村改革創新、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的戰略部署,切實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作出的決策部署上來。
來源:人民網
加強糧食收購儲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國家糧食局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以“實踐科學發展觀,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實踐載體,深入調查、認真分析當前國際糧價波動、世界經濟衰退、國際金融危機加劇的新形勢、新挑戰,提出在當前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必須加強糧食收購和儲備,進一步做好糧食流通工作。
國家糧食局黨組認為,當前重點要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確保生產發展。國家糧食局配合有關部門較大幅度提高了糧食最低收購價格。二是管好糧食流通。采取新的糧食購銷形式,做好糧食主產區和主銷區的銜接工作。三是積極加強糧食收購和儲備。四是加強宏觀調控,搞好糧食市場供應。五是做好監督檢查工作。六是做好糧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七是建設現代糧食物流。八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來源:人民日報
中央財政下達明年災后恢復重建基金預算200億元
從財政部獲悉,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重要部署,為保證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災后恢復重建需要,近日,中央財政提前下達四川、甘肅、陜西三省2009年災后恢復重建基金預算200億元。
在具體資金安排上,其中四川170億元、甘肅20億元、陜西10億元。財政部表示,提前下達這筆預算資金目的是加快城鎮居民住房、學校、醫院、文化、生態環境、工農業恢復生產等恢復重建項目建設進度。
中央財政還同時下達四川、甘肅、陜西三省2008年災后恢復重建基金預算133.13億元,其中四川113.03億元、甘肅12.7億元、陜西7.4億元,加上已撥付地方用于城鄉居民住房恢復重建、中小學校舍維修加固、公路恢復重建、地質災害治理等資金441.4億元以及在災區的中央單位恢復重建資金58.96億元,合計共下達2008年災后恢復重建基金預算633.49億元,為全面推動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來源:新華社
農業部——七項措施爭取明年好收成
農業部日前發出通知,要求各級農業部門認真落實中央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決策部署和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加強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切實采取有效應對措施,認真做好當前工作,及早謀劃明年發展,千方百計爭取明年農業和糧食有個好收成。
農業部要求各級農業部門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做好農業農村經濟工作。一是大力促進農產品產銷銜接。加強大宗農產品市場供求和價格走勢研判和預警分析。二是扎實抓好冬季農業生產,指導農民落實管護措施,努力實現小麥、油菜等安全越冬。三是盡快落實擴大內需農業投資項目,努力加強農業基礎建設。四是積極開展農民培訓。五是毫不松懈地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六是切實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七是提前做好春耕備耕工作。抓緊完成年內實施的各項補貼資金發放工作,提前做好明年良種補貼等春耕生產資金的預撥各項準備工作。
來源:人民網
全國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取得長足進步
近日從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現場會上獲悉,我國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取得長足進步,服務和保護了“三農”的根本利益。
據國家檔案局介紹,近年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得到黨委、政府領導和各個涉農部門的支持和認可,各地檔案部門同各個相關部門建立了協作機制,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基礎建設不斷完善,各地檔案部門逐漸建立起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完善了業務標準,為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制度保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管理水平普遍提高,村務檔案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然而,在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困難,為此,全國各級檔案部門下一步工作的目標是建立與農村改革發展和新農村建設需要相適應的、覆蓋新農村建設各個方面和全體農民的農村檔案工作體系,進一步探索建立有利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工作體制和機制,切實為“三農”的根本利益服務。
來源:人民網
我國將逐步提高征地補償標準
為切實保障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從2009年起中國將逐步適當提高征地補償標準。
國土資源部近日發出關于認真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通知指出,征地問題涉及被征地農民的切身利益。要進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逐步縮小征地范圍,完善征地補償安置機制。逐步縮小征地范圍,在原有劃撥用地目錄的基礎上,抓緊研究確定公益性和經營性建設用地范圍,建立相應的協調裁決機制。
通知要求,解決好被征地農民的就業、住房和社會保障。根據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享有耕地的不同情況,實行差別化的安囂政策,拓寬安置途徑,積極推行多元化安置,切實解決好被征地農民的就業、住房和社會保障,保障被征地農民的長遠生計。國土資源部將配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按照應保盡保、先保后征的原則,認真研究征地批后實施程序、社保資金籌集及分配使用管理等問題,制訂有關政策性文件。
來源:新華社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理論高票獲獎
首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最終結果目前在京揭曉,杜潤生及中國農村發展研究組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理論”以88票贊成的高票獲獎。
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是我國第一個由經濟學界以學術民主投票并公開計票的方式進行評選的經濟學大獎,其宗旨是推動經濟理論的創新和發展,每年或兩年評選獎勵一個經一段時間檢驗的原創性經濟理論。獲獎理論將得到由泰康人壽提供的50萬元獎金。
此次獲獎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理論”,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最具代表性的經濟理論之一,對農村改革和發展乃至整個經濟改革產生了重大影響。獲獎者杜潤生長期致力于中國農村問題研究,是中國當代有重要影響的農村經濟問題專家。
來源:新華網
中央新增教育投入44億元主要用于中西部農村
今年第四季度我國將新增教育資金投入44億元,用于加快中西部地區教育事業發展。
據介紹,44億元主要用于中西部農村教育事業,以基本硬件設施建設為主,其中30億元用來改造中西部農村校舍,將新建或改建項目學校1600多所,可滿足40多萬新增寄宿生的需求;10億元用來加強中等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主要用于新建或擴建中等職業學校校舍和添置教學儀器設備,大體可以支持學校360所左右;4億元用來建設中西部特殊教育學校,主要用項是教學用房、康復訓練用房及學生生活用房建設,預計將建設特殊學校120所左右。三項加起來惠及的學校約有2000多所,學生100多萬人。
來源:人民日報
5億農村環保專項資金400萬人將直接受益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2008年農村環保專項資金已陸續下達各地,一項旨在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的“以獎促治”行動在全國各地相繼啟動,將有600個環境問題突出的村莊得到治理,100個生態示范創建村鎮得到獎勵,400萬群眾直接受益。
這位負責人介紹,2008年度共收到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兵團)和4個計劃單列市申報環境綜合整治村莊3000多個,生態示范創建村鎮400多個。經過審查篩選,5億元農村環保資金將用于支持全國700個村鎮。其中,約4.5億元用于“以獎促治”方式支持的600個村莊,引導和推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約5000萬元用于“以獎代補”方式支持的100個村鎮,促進開展農村生態示范創建工作。
這位負責人指出,按照項目支持方案,“三河三湖”、松花江流域以及國家重點扶持地區存在突出環境問題的村莊將得到重點支持,將有超過400萬的農村人口直接受益,可帶動各地農村環保投資近10億元。
來源:人民網
中國將用5年解決農村2億人飲水安全問題
目前,中國還有兩億多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高氟、高砷、苦成等水質問題嚴重影響農民的身體健康。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將全力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5年內解決全國的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出席11月18日在國務院小禮堂召開的全國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電視電話會議時表示,近幾年中國每年解決三千二百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明年要增加到六千萬,增加了將近一倍。并將于2013年底前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近期,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中央決定今年四季度新增一千億元人民幣中央投資,其中安排用于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有兩百億元,主要用于農村飲水安全、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大型排澇泵站更新改造、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