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刻理解全會精神內涵,作為一名扶貧戰線上的新兵,深感責任重大,目標明確,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培養三種意識。
一、培養服務意識,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扶貧工作服務的對象是貧困人口,這就要求我們要保持本色,保持對農村貧困群眾的樸素情感,關心和解決貧困地區低收入群眾的生活困難,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利益觀。樹立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勤政敬業,盡心竭力,不偷懶,不諉過,不避事,把該辦的事情辦好;清正廉潔,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不以權謀私,不徇私枉法,不揮霍浪費,清白做人,干凈做事。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二、強化危機意識,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扶貧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戰略任務,涉及經濟、科技、法律、統計等多個領域,在實際工作中會遇到新情況和新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用科學發展的理論推動扶貧工作。充分運用豐富的理論知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到“心養靜氣”,寧靜才能致遠,平心才能靜氣,靜氣才能干事。在扶貧工作中有計劃、有組織,學習行政法規及相關業務,在學習和實踐中領悟真諦,不斷總結,結合本地區的實際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和文件,今年我們根據縣區扶貧辦在民主行風評議中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已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財政扶貧項目和資金管理的通知》,對扶貧項目申報、項目實施和管理和資金的管理作出了進一步的要求,以此為契機,在今后的具體實踐中,隨著業務的發展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我們的政策文件,更好地指導縣區工作。
三、強化法律意識,堅持依法行政,努力提高扶貧開發工作的自覺性
正確處理打牢感情基礎與依法行政的關系。飽滿的工作激情是成就事業的巨大動力,現行的規章制度是做好工作的“硬杠桿”。在具體工作中,要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處理好以情辦事與依法辦事的關系。一是要以健康的情感引導促進和諧,把講原則,抓管理的樸素感情上升到為廣大人民群眾普遍認可,社會各界共同踐行的優良傳統,喚起大眾熱情,打牢有利于依法管理的感情基礎。二是要有健全的制度機制,制度機制是連接法與情的橋梁紐帶。制度訂好了,做事就合情合法,制度訂不好,可能因情廢法,這就要求建立符合實際的行政法規。三是要以嚴格的法律法規約束行為。加大行政執法力度,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健全各種法規和規章,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努力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違法要追究,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責任編輯:徐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