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扶貧是今年江西省政府確定的民生工程之一。贛州市移民扶貧工作按照突出踐行科學發展觀的總體要求,突出重點,注重創新,全市移民扶貧工作穩步推進并取得較好成效。前三季度,全市共簽訂搬遷協議3970戶18711人,超過省下達我市計劃任務11人。目前,全市有2595戶11679人已開始建房,占計劃的62.5%,其中有379戶1789人已完成建房并搬遷入住。全市已確定移民集中安置點175個,計劃集中安置3180戶15223人,其中有170個集中安置點已動工建設,安置點建設進展順利。
但在移民扶貧工作實踐中也暴露出許多不容忽視的實際問題,如移民安置用地難以落實,鄉鎮政府工作力度不夠,移民對象貧富不均、整體搬遷難度較大,移民安置點基礎設施難以配套建設到位等等,都是困擾移民扶貧工作正常開展的難點問題,導致移民扶貧工作進展不夠平衡,個別地方工作進度緩慢,移民群眾生存環境難以得到較快改善。筆者通過認真調研并結合移民扶貧工作實踐,認為要深入推進移民扶貧工作,必須要善于破解八個方面的難題。
一是要善于破解爭取領導重視的難題。移民扶貧工作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光靠扶貧部門一家難以把工作落到實處,因此,領導重視是關鍵,要做好移民扶貧工作,必須爭取領導的高度重視。扶貧部門要充分發揮好參謀職能作用,要善于積極主動地經常向領導匯報請示工作,讓領導更多地了解移民扶貧工作的重要性和復雜性、任務的艱巨性以及自身工作的優勢和差距,爭取領導重視并協調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
二是要善于破解責任模糊的難題。移民扶貧具有較大的工作難度,最終的工作必須落實在基層,特別是要在鄉鎮政府一級得到較好落實。但目前有些鄉鎮政府卻認為,移民扶貧是扶貧部門的工作,鄉鎮政府只須配合就行,導致在抓移民扶貧工作時較為被動,我市的移民扶貧實踐也充分證明,凡是鄉鎮黨委政府對移民扶貧工作重視和主動的,成效就較為明顯,鄉鎮黨委政府對移民扶貧工作被動的,工作就沒有起色。因此,作為職能部門的扶貧辦,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尤其是要明確鄉鎮一級在移民扶貧工作中的責任,讓鄉鎮黨委政府了解自己的工作職能,分清職責,落實責任,積極主動地貫徹“鄉鎮抓落實”的工作原則,扶貧辦要認真履行好督辦的職責,同時要積極發揮好移民理事會的作用,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是要善于破解落實移民安置用地的難題。移民安置用地難是困擾移民扶貧工作進展的主要問題,也是導致個別地方工作滯后的重要原因。要破解這個難題,除了積極爭取領導的重視支持外,要主動加強與土管部門的聯系、協調和溝通,特別是要督促有移民任務的鄉鎮政府要提前向土管部門提出用地計劃,早抓移民安置用地的落實,爭取工作的主動。如于都縣政府在年初就統籌好移民安置建設用地,并由縣政府統一一次性審定。實踐證明,工作抓得早、安置用地落實得好的地方,移民扶貧工作就有明顯成效,反之,工作就滯后。
四是要善于破解整體搬遷的難題。移民扶貧對象貧富不均的現狀,給移民扶貧整體搬遷工作帶來了無法回避的難題,特別是移民扶貧對象中的沒有搬遷的極困戶,如果不盡快實施搬遷,必將陷入更加貧困的惡性循環,這也是移民扶貧工作必須要破解的難題。破解這個難題的辦法,一方面可以采取企業幫扶的方式,聯系相關的企業特別是享受了扶貧貼息貸款等扶貧優惠政策的企業,對極困戶從資金、物資、政策、信息、技術等方面進行幫扶,盡可能使這些極困戶能夠搬遷出來,另一方面,可以采取領導干部“321”結對幫扶等形式,并積極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盡量減輕極困戶搬遷壓力,解決搬遷建房問題。同時可采取政府補助、部門扶持、社會捐贈、個人借貸等多種辦法,努力為極困戶創造搬遷條件。
五是要善于破解安置點選擇的難題。移民安置點選擇的好壞,是保證移民群眾“穩得住”的關鍵。選擇移民安置點,除了要保證移民群眾生產生活和就醫、就學方便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保證安置點能夠建成成型和移民群眾今后的生活有出路,同時要盡量避免安置點零零碎碎點多面廣難以管理的現象。因此,破解安置點選擇的難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到“兩個結合”,即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與圩鎮建設相結合。這樣既可以充分整合和節約資源,減少安置點建設成本,實現資源共享,又可以更好地保障移民戶就地就近有生活出路,同時還可以減少許多工作環節,達到“一次規劃,分年實施”的目的。
六是要善于破解基礎設施配套的難題。移民群眾實施搬遷后,安置點基礎設施的配套,是保證移民群眾生產生活方便的重要前提,同時也是移民扶貧工作面臨的一個重大經濟壓力。因此,一方面要積極爭取各級政府移民安置點基礎設施配套資金的落實到位,我市的做法除了落實好市級配套資金外,還要求縣級政府按標準落實配套資金,專項用于移民安置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并充分發揮移民理事會的作用,調動移民戶的積極性,多方捐款捐物籌措建設資金。另一方面,緊緊抓住新農村建設和圩鎮建設“兩個結合”,把移民集中安置點列入新農村建設示范點或圩鎮建設計劃,整合新農村建設和圩鎮建設資金,搞好安置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如石城縣把所有的移民集中安置點都列入了新農村建設點,整合了新農村建設的幾十萬元資金,較好的解決了安置點基礎實施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又如會昌縣富城鄉連續幾年把移民安置點列入圩鎮建設規劃,安置點不僅完善了基礎設施建設,還形成了圩鎮,使鄉政府也隨之搬遷到了安置點上。
七是要善于破解移民后續扶持的難題。后續扶持是保證移民戶“逐步能致富”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優先考慮移民戶的就業問題,加強對移民進行農業實用技術和務工技能培訓,特別是對元土安置的移民戶,要通過就業培訓、辦就業基地、落實扶貧小額貸款、幫助流轉山地種果或支持發展養殖業等多種途徑,加強后續扶持,每戶至少要保證有1個勞動力穩定就業,妥善解決好移民戶的生活出路問題。如興國、寧都、于都、尋烏、上猶、會昌等縣把移民勞動力培訓轉移列入了當地農民的培訓計劃,并優先安排在當地興辦的企業就業;又如贛縣幫助移民戶發展傳統加工產業、安遠縣幫助移民戶發展臍橙產業,為移民戶“逐步能致富”奠定了較好基礎。
八是要善于破解落實移民政策的難題。移民扶貧工作涉及到許多部門、許多政策,只有落實好這些政策,移民扶貧工作才能順利推進。因此,強化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是關鍵。扶貧部門要積極爭取政府按規定落實移民扶貧配套資金,會同鄉鎮政府加強與土管部門的溝通,每年將移民集中安置點的建房土地列入規劃,優先考慮并切實加以解決,建房土地只能按成本收取費用,要協調有關部門把移民集中安置點的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列入規劃,優先安排解決,提高集中安置點建設標準,同時還要協調各有關部門及時落實移民的上戶、上學、就醫等問題。只有把這些移民扶貧政策落到實處,移民扶貧“整體搬得出、長期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工作目標才能真正實現。
[作者簡介]溫會禮,男,江西省贛州市政協副主席、市扶貧辦主任。
責任編輯:王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