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漲價壓力 供應商洗牌已經開始
各類成本攀升的2008年,供應商不得不向沃爾瑪、家樂福這些零售大鱷們頻頻遞上提價申報單。家樂福等商場已普遍漲價。供應商稱,因有賣場拒絕漲價,內部無法消化成本的供應商已開始撤離,新一輪洗牌已然開始。而在強勢供應商面前不得不同步提價的中小超市,與零售巨頭之間的價格劣勢進一步拉大。沒有人能僥幸躲過,而原本微妙的供零關系在這種形勢下,又體現出新的博弈法則和突破的可能。
國產平板彩電退出前十前二十名僅一家幸存
蘇寧電器近日發布的彩電行業趨勢報告披露,國產彩電已退出大屏幕平板電視暢銷前十。蘇寧電器《2008下半年中國彩電行業趨勢報告》顯示,在今年上半年國產與外資品牌的殘酷肉搏中,國產品牌處于下風。根據銷售統計,今年上半年蘇寧電器大屏幕平板電視旺銷的前10位品牌,全部為外資品牌,國產品牌在前10名中銷聲匿跡;在旺銷前20名中,也只有一家國產品牌幸存。
市場成交量持續低迷樓市買方市場已成定局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公布的最新研究表明,盡管中國房地產未來的長期景氣依然被看好,但縱觀今年上半年的房地產市場的成交情況,不得不承認近期中國樓市的低迷格局幾成定局。在一系列的內外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在日益加大的不確定性風險的作用下,中國樓市一個重要特征已然確定,即賣方市場終結,買方市場呈現。市場調整將快速向成都、重慶、天津、武漢和杭州等二三線城市蔓延。
乳制品“禁贈令”全面流產
全國十幾家乳品企業自2007年7月發起的乳制品“禁贈”行動不足一年已全面流產。據在華潤萬佳超市內的現場觀察,包括伊利、蒙牛、光明等“禁贈”牽頭企業在內約有1/3的奶制品都復現搭贈行為。進入7月以來,各家企業繼續加大力度,捆綁搭贈的暗降價形式出現在越來越多的產品身上,而適合夏季飲用的酸奶產品也開始出現價格松動。為了保住利潤,乳品企業紛紛轉而強化高端產品的市場宣傳聲浪。
全球消費類電子產品收入2000年將達7000億美元
預計到2009年,全球消費類電子產品的收入將增加近10個百分點,達到7000億美元。較之2008年,消費者明年在消費類電子產品板塊的消費力將新增420億美元以上。在經濟增長較快并涌現出大批中產階級的國家,像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將引領消費電子產品的增長。預計到2009年,中國的電子產品消費力將躍居世界第三,占到15%,僅次于占22%的北美地區和占16%的西歐。
前5個月醫藥業利潤增四成
據國家發改委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醫藥行業前5月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3116億元,同比增長29%。1月至5月實現利潤總額278億元,同比增長達到43.6%,高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22.7個百分點,居十二大工業行業的第三位。化學原料藥5年來首次超過中成藥,成為全行業利潤的第二大來源。
外資零售在華擴張再加速
最近,吉之島、樂天超市、沃爾瑪、家樂福、樂購等國際連鎖零售企業紛紛宣布,未來3年將加緊擴大在國內的開店規模。如果說中國零售業全面開放后的前3年是外資巨頭的“圈地期”的話,那么后3年就是戰術的“二度擴張期”,外資零售巨頭在中國市場的細化布局將正式拉開序幕。目前進入中國大陸的歐美日韓及港澳臺知名零售商集團已近300家,在各大中城市開設經營點1400多個,甚至開始進入20萬人口級別的小城市。發改委表示,今年以來,醫藥工業繼續持快速增長態勢,生產、銷售持續較快增長,整體效益明顯好轉,投資增長迅速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