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一:氣資金的來源決定了資金的用途
在與作者就本案例的一些細節進行溝通時,金十七先生說,“廣廈網從2003年微利開始,到2008年,自我積累1億多元人民幣的現金的,加上融資的1億元現金,合計達到2億多元現金。”這個表述依然是混沌不清的,投資資金在被有效使用后,企業才可以進一步發展和積累。創始人初期投入和后期資本投入一經結合,即融為一體,企業自身的積累和投資者投入的資本不可能分開。
從資金的來源看,如果有風險資本的投資,企業對資金的使用往往會有嚴格的限定和預算約束。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家對資本的主觀支配權會被嚴格約定,本案例也就缺乏了討論的基礎。最近發生的亞洲互動傳媒被東京證券交易所勒令退市就是典型的反面案例。在此案中,企業家違背規則,擅自決定資金的使用,對企業造成致命的傷害。
事實上,以下情況是常見的,討論也是有價值的:企業家經過初次的成功創業,完成了原始積累,并形成大量財富,現在面臨二次創業的困惑。如果本案例討論的是這種情況,其合理性會大大加強。以下討論我們姑且按這個假設展開。
觀點二:中小企業專業化經營成功的機會要遠遠大于多元化
在企業界,專業化與多元化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但一般認為,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專業化經營成功的概率要高的多。本案例中廣廈網即便有了充足的凈現金流入,也不代表著其在所從事的領域已經足夠強大。事實上,房地產相關服務領域的發展空間還要大得多。除非公司決定戰略轉型,向別的更具潛力的領域發展,廣廈網董事會不會把寶貴的資金投入其它無關領域,即便短期內存在資金過剩的情況,事實上,如果是專業投資機構投資的項目,在投資協議中,往往會對短期剩余資金的使用方向做出約定。剩余資金往往會使用在中短期的低風險理財產品上,而不會投入高風險,低變現能力的私人股權領域。對于創業企業家自行積累形成的資本,雖然其使用的自由度要大的多,除非決定戰略轉型,一般也不會輕易地將資金投向其它領域。
我們身邊有不少這樣的企業家,他們在初期創業的時候選擇了傳統的加工,制造等產業,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企業家本人能力的提高,新的機會不斷涌現,部分企業家就抓住時機,從傳統產業撤退,迅速完成戰略轉型。筆者剛剛進行的一個案子就是一個企業家從傳統機械制造行業到新型太陽能材料領域實現成功轉型。
觀點三:企業家二次創業應注重創新
企業家二次創業成功實現戰略轉型的關鍵應抓住創新,包括商業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兩類。新經濟時代,新的業態和技術層出不窮,企業家和投資者都面臨著眼花繚亂的機會。什么樣的行業和項目值得投資,值得企業家再次投身其中,是一個復雜的課題。具體來講,有以下幾點可以參考。
(1)選擇和組建優秀的管理團隊。無論企業家或投資者是不是親自上陣,一個優秀的值得信賴的團隊是新的商業機會的基礎。在風險投資考察項目的時候,也往往把管理團隊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2)選擇一個足夠大的市場并努力在市場中占有一定份額。在對行業進行選擇的時候,如果一個行業的市場不夠大,發展空間有限,置身其中的企業也往往沒有發展前途。所以,在企業家選擇新的機會的時候,往往需要考察這個新機會的市場容量,并有切實可行的運營計劃保證企業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3)選擇或設計創新的商業模式或創新技術。簡單地復制別的企業的商業模式或技術往往是不可取的。企業家要善于學習和創新,在某個領域,往往會有幾家技術或模式相近的企業相互競爭,聰明的企業家會抓住機會,學習對手,同時形成自身的特色。當然,如果企業家或投資者獨具慧眼,發掘出全新的有商業前途的項目那是更好不過的事情。觀點四:企業家二二次創業應調整心態,完成從創業者到投資者的轉變
在企業家進行二次創業的時候,也往往伴隨著企業家角色的轉變,在企業家初次創業的時候,企業家往往就是管理者和經營者,企業家與企業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感情。在企業家成功實現戰略轉型以后,他面臨的是升級的企業或者全新的領域,企業家會有短暫的不適應。在一些情況下,企業家甚至成了單純的天使投資人。這時候,無論企業家或者投資者是否親自上陣參與企業的經營,都應該調整心態,為新企業創造一個更加規范的發展氛圍。
鏈接閱讀
陳天橋:讓企業家心態更成熟
五年前,我在這里舉辦了一個新聞發布會,歡迎一位職業經理人加盟了盛大,這個人在盛大兢兢業業干了五年,他離開的時候,被很多的媒體認為是一個最有價值的人,職業經理人。這個人的名字叫唐駿。
五年后的今天,在同樣的地方,我們迎接了一位同樣的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侯小強。但是和五年前不同的是,五年前的唐駿他只是一個人,五年后的侯小強,在他身后矗立的是一個完整而專業的團隊;五年前的唐駿他是客人,我是主人,而五年后的侯小強,他是主人,他是首席執行官,而我是股東,我可能和很多人一樣是嘉賓。五年前的唐駿站在臺上的時候我一直在想,我怎么樣帶領他,怎么樣帶領這個團隊,把公司做好,而五年后的侯小強站在這里。我想的是怎么樣讓侯小強,怎么讓這個公司,讓這個團隊把這個公司做好。
所以,有的時候我回過頭來想,是不是我變得懶了,變得老了?還是我變得成熟了?當然沒有一個人會承認自己老了,所以我很高興自己變得成熟了,而且我也為自己找了一個著名企業家的話作為注腳。這個企業家的名字叫柳傳志。
柳先生說辦企業很簡單,“定戰略、搭班子、帶隊伍”,五年前我看這句話時,我就覺得哪有這么簡單,事實上五年后看,辦企業其實就是這么簡單,是我們把它想得太復雜。
所謂的帶隊伍,事實上就是建立一個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一套完整的激勵機制,留下更多的空間,讓這個團隊去做發展。
所以“定戰略、搭班子,帶隊伍”,短短的九個字,讓管理更輕松,讓團隊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