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奇怪,在媽媽的悉心照顧下,我已從一個呱呱落地的嬰兒,長大成為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女孩了,可為什么我的想法總和媽媽的想法不一致呢?不信?好,那么請看看下面的習題。
一、已知:我三歲那年,第一次學走路,不小心跌倒在地。
證明:我還小,第一次走路,摔跤是難免的,媽媽來扶我也是理所當然的,況且她那么愛我。
結論:媽媽一定會來扶我的。
證明者:我。
反駁者:媽媽。
理由:媽媽看到你跌倒當然心疼,但每個人都要經歷這一過程,我必須教你學會獨立。何況,通過努力,你自己并不是不能站起來。
結論:媽媽的話是對的,唯有自己先學會爬起來,才能在未來人生的道路上站得更穩,永不停歇地走下去。而且正如媽媽所說,我確實能自己獨立站起來。
二、已知:去年的衣服已經不能穿了。
證明:因為,我長大了。所以,我能自己單獨去游泳了。
證明者:我。
反駁者:媽媽。
理由:你只是個子長高了,并沒有真正地長大,對人世間的種種事物,你還不能夠徹底認識,你還沒有形成一個正確、成熟的觀念。以后鍛煉自己的機會有很多,并不急在一時,學好功課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
所以,不許去。
結論:原來身體上的變化并不意味著真正地長大,只有對社會及社會中的人和事有了成熟的看法,才算得上是真正地長大。
以上就是我的習題。怎么樣?感觸不小吧!雖然媽媽和我的觀點不同,但我知道,那是她作為一個母親對女兒的愛。我很高興,因為這是用任何東西都換不來的財富。
也許在大多數人的眼里,這并不算什么,然而在我眼中,媽媽的每一句話對我來說都是一筆財富,一筆發自內心的愛的財富。
點評
本文形式新穎,富有創意。小作者雖截取的是生活中兩件十分平凡的小事,卻入木三分地論證了母愛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