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經師易遇,人師難求。”在我豆蔻年華的初中時代能遇到朱老師是我人生中的幸運。
中等個,鵝蛋臉,柳眉下一雙秀目,笑起來陽光燦爛,嚴肅起來威嚴無比。我們曾為她陶醉過,但也曾在她的注視下“不敢出一言以復”。朱老師是一個注重傳統教育和素質教育相結合的老師。她說過:作為學生,你可能不是成績特好的一個,但你必須是一個優秀的人。她喜歡談毛澤東,喜歡頌革命烈士,每每讀到先輩們的詩,她總是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常常眉飛色舞地向我們講說八年抗日戰爭中那些“英雄非無淚,不灑敵人前,男兒七尺軀,愿為祖國捐”的勇士們的故事。長期在這種愛國主義的熏陶下,我們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我們都明白了,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
朱老師每天的生活充滿甜蜜和喜悅,因為她具有無私的奉獻精神。
身為人師,朱老師用人用其長,教人教其短。上她的課,我們都如沐春風。她一方面教我們樹立起自尊心、自信心,另一方面又告誡我們自尊不是輕視別人,自信不是自滿,獨立不是孤立,提醒我們: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身為人母,朱老師會以一個媽媽的心情,給我們過生日,請我們飽餐一頓,那一碗碗荷包蛋面傾注了朱老師對我們52個同學的愛,更是傳遞師生情的媒介;那綻開的荷包蛋就是朱老師如春天桃花般燦爛的笑臉,把我們的心感動得暖暖的。
在嚴寒的冬天,朱老師會買上一袋花生豆給我們補充熱量,一聲又一聲咔嚓聲,似乎在記錄這其樂融融的畫面,讓冬天的教室里充滿著七月的溫暖。在我們的節日里朱老師會給每位同學送一瓶牛奶,大家以奶代酒干杯,歡叫著一飲而盡。還有朱老師犒勞我們的小炒肉,我至今都記在心頭。那小炒肉不僅是我品嘗到的最香的炒肉,更使我體會到了里面濃濃的愛意。
臨近期考,我們都在緊張地復習功課,而朱老師卻在這個時候病倒了。我們知道這個消息后,都震驚不已,這可如何是好?學校另外安排了老師給我們上課,可朱老師拒絕了。她堅持帶病給我們上課,因為她知道,別的老師不了解我們,也不會像她一樣清楚我們的學習方式,于是她硬撐著堅持給我們上課。那疲倦但帶笑的面容,沙啞但清晰的聲音,讓我們的心一陣陣發緊,霎時間,我感到朱老師不僅僅是我們的班主任,更是我們人生的導師。
我衷心地感謝您,老師,我愛您。我之所以愛您,是由于您的人格魅力,您的優良的教學方法。由于朱老師的言傳身教,我們班的同學都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熱愛集體奮發向上,我們班被學校評為“先進班級”。
天上的白云美,是因為它的無瑕;嬌艷的花兒美,是因為它的鮮嫩;而我認為,朱老師是世界上最美的老師,是因為她對我們無私的愛,是因為她對工作無比的敬業,更是因為她高尚的情操與博大的胸懷。是她,給了我們能笑著面對世界的勇氣,給了我們征服世界的力量……
朱老師,您永遠在我心里。
【指導教師:朱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