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8年法國華榭出版集團的《ELLE》以版權合作的形式在中國落地開花,現代意義上的女性時尚雜志在國內已走過了20年的歷程。這20年中,女性時尚雜志的發展可謂風生水起,戰績驕人。但隨著此類雜志市場成員數量的增加,競爭激烈程度的提高,女性時尚雜志在顯現了其積極作用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了它所存在的諸多問題。
奢靡化與貴族化
目前女性時尚雜志在引導中國白領女性的消費理念時,往往將中國的白領女性視作西方成熟的中產階層,大肆宣揚一種曲高和寡的消費觀念,這種傾向集中地表現在女性時尚雜志所提倡的消費行為中。女性時尚雜志中所宣揚的高端消費更接近于凡勃倫所定義的那種“炫耀性消費”。女性時尚雜志在實現這種炫耀性消費的引導上是通過符號消費的形式來實現的。這種符號性消費強調的不是商品的使用價值,而是其符號價值。在符號消費中,消費往往是非自主性的被動行為;同時,符號消費在很多情況下是非理性的,在一種近似于信仰的盲目激情催動下,奢華似乎成了最接近目的的手段。
兩性審美的有色化
女性主義在現當代的流行把對女性身體的解放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之上,并對其內涵做了新的詮釋。女性時尚雜志中不僅處處皆美女靚妹,就一些兩性情感與性的話題則純粹已經出離了社會的道德底線。比如某時尚雜志2007年第4期的“至情至性”專欄中公開倡導一夜情,把一夜情用作自我修煉的手段,每一次成功的一夜情都是對自我魅力的一個提升。
文化休閑的低俗化
女性時尚雜志的服務對象主要為白領女性,他們構成了正在完形中的中國中產階層的一部分。布迪厄認為,凝聚并體現在文化商品消費中的品味是一種階層標志,并且他認為中產階層的品味與生活方式是一種具有歷史傳承性的“慣習”,正所謂“一夜之間可以造就一個百萬富翁,但是要培養一個貴族卻需要三代人的努力”。福塞爾也將格調作為確定中產階層資格的重要尺度。這些說法的完善性有待商榷,但從中我們可以得出一些正確的認識,即一個階層的確會有一種與他們自身相適應的階層性文化。顯然,正在完形中的中國中產階層尚未形成一種與自身相契合并足夠完善的文化,女性時尚雜志應該肩負起這樣的歷史責任,引導并幫助中產階層打造一種健康的中國特色的中產階層文化。
現實中女性時尚雜志的表現在這方面仍有諸多偏頗,其所宣揚的女性白領階層觀念及文化只是停留在浮光掠影的淺表層次。
女性主義旗幟下的自我禁錮
女性時尚雜志以塑造獨立女性、張揚女性風采為共同使命,但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會發現女性時尚雜志的聲音并不獨立,它只是舊有的男權思想的一種變相,是讓女性群體沉迷于膚淺聲色中的迷幻藥。
首先,女性時尚雜志貌似以女性的身份和視角來嬉笑怒罵,激揚文字,但在這種話語邏輯的背后依然是舊有的“凝視模式”在發揮作用。女性時尚雜志中所宣揚的潛在價值觀就是,女人的自信與幸福來自美麗,美麗可以造就傳奇,不美麗的女性所有的成功都有遺憾,美麗是女性本體存在的意義,是女性現世幸福的根源。
其次,在女性時尚雜志中,關于女性的核心話題就是美麗,對女性傳統地位更具有顛覆作用的其他領域則被悄悄邊緣化了。女性時尚雜志中女性角色的矛盾體現在一方面義正辭嚴地展示并肯定女性對事業的追求和對獨立的獲取,另一方面卻又把更多的話題集中在事業與獨立以外的區域,吃喝玩樂,消遣休閑幾乎成了女性生活的全部。
對女性時尚雜志編輯的建議
針對上述女性時尚雜志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筆者認為女性時尚雜志的編輯在雜志中的角色尤為重要。
首先,應該加強編輯的主導意識,使其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女性時尚雜志的編輯們應該意識到自身的作用并不僅僅在于如何通過琳瑯滿目的商品來吸引受眾,不在于通過不分是非的言說來取悅讀者,而是應該以文化選擇者的角色定位來引導健康時尚,倡導合理消費,努力促使女性白領階層文化的構建和完善。
其次,編輯要形成合理正確的編輯思想。正確的編輯思想中必須包括兩點:一是結合國情實際,二是真正服務女性。這就要求女性時尚雜志的編輯在時尚解讀和引導中注重中國女性的心理和審美特點,符合傳統的價值觀和中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同時要打破舊的思想觀念中損害貶低女性成分的變相殘留。
再次,編輯們要提高自己工作中的技能和素養。也就是說要有高出常人的甄別能力和闡釋能力,做到既能能卻地選擇時尚信息,又能合理地解讀時尚信息,同時還能結合受眾的心理和信息接受特點增前時尚信息在具體傳遞過程中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時尚信息和時尚文化的傳播績效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