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物流的發展已成為推動農業市場化轉型,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之一。文章從我國農村物流的發展狀況入手,對農村物流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剖析,進而對我國農村物流的發展提出相關建議,并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
關鍵詞:物流;農村物流;農村物流體系
中圖分類號:F25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8)10-0041-02
Abstract:Rur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approaches to promote the agricultural market transition,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power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The paper starts from development status of rural logistics in china, analyze some problems confronted by rural logistics, furthermore provide relative suggestions and forecast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eventually.
Key words:logistics;rural logistics;rural logistics system
1農村物流建設的意義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黨中央提出了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歷史任務,這是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聯系生產與消費、城市與農村、工業與農業的紐帶,我國物流業的平衡發展離不開農村物流的健康發展。發展建設社會主義農村物流體系對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2當前農村物流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農業生產仍以農戶為單位,生產規模小,分工不細,收入有限,對物流需求不足且分散;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和技術落后,物流運作成本高;農村物流渠道混亂,造成流通成本的居高不下;熟悉農村物流的中高級人才匱乏;農村物流政策不到位甚至空白,物流作業不規范。
3農村物流發展的相關建議
(1)加強對農村物流的規劃。協調區域農業物流與工業物流,加強區域物流中心建設和區域信息平臺建設,制定區域物流產業政策,鼓勵和支持企業物流建設及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加強物流基地、物流園區的布局與建設。
(2)積極開展供應鏈物流管理,培養供應鏈核心龍頭企業,實行產業化經營。可以采取“生產企業+農戶”、“批發企業+農戶”、“零售企業+農戶”、“配送中心+農戶”等物流運作模式;創新中小企業之間的物流協作模式,用協作物流、共同配送、共享物流網絡等形式解決農戶分散、物流分散問題;加強行業協會的作用,減少惡性競爭;大力扶持和發展包括個體、私營、中外合資等多種所有制成分的農村物流企業。
(3)建立“專家型”農資配送和農技服務隊伍發展農資配送。大力發展農村推廣員,把在農村威望高、有影響、號召力強的“種田大戶”、“科技示范戶”、“致富能手”等整合到農資郵政配送推廣員隊伍中,推動農資配送業務的快速發展。
(4)普及物流知識,培養農村物流人才。一方面利用“三下鄉”等形式,將現代物流知識、物流技術等送到農村,向廣大農村群眾,特別是農村干部普及現代物流知識。另一方面,通過高等院校設置農村物流專業、舉辦培訓班等,提高從事農村物流及其相關業務活動的公務員和企業員工的素質。
4農村物流的發展趨勢
(1)農村物流加快發展的趨勢。新農村建設將促進農村物流發展,國家出臺的一系列“三農政策”,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的提高、農業效應的擴大,無疑也會促進農村消費品物流、農產品物流、農資物流的發展,這給眾多物流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搶先進入這一領域就有獲得“第一桶金”的機會。
(2)農產品市場化、專業化、商品化、工業化趨勢。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農村市場化水平會進一步提高,農村專業化分工會進一步細化,農產品的商品率會大大提高,農業的“工廠化作業”會出現,農村物流量會成倍增加。
(3)農產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趨勢。隨著以農業“工廠化作業”為內容的農業現代化的出現,需要農村物流體系與之相適應,使之形成價值鏈,產業的增值性將會得到體現。
(4)農產品流通現代化建設趨勢。一是農產品商流的現代化。農產品商流過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來支撐完成,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二是農產品物流現代化。采用多種現代化物流技術,如運輸技術、庫存技術、裝卸技術、包裝技術、集裝箱化技術、物流信息技術等;采用多種配送技術,如電子標簽揀貨技術、自動識別技術、EDI 技術、GIS 技術、交叉配送技術、準時制配送技術、ABC 配送技術、配送管理系統、JIT 技術、GPS 技術、RFID 技術等。三是農產品信息化、現代化。農產品信息系統和交易平臺建設,使之成為真正引導農產品生產、交易、消費的作用。四是農產品資金融通的現代化。主要是農產品交易的電子結算、商品交易市場的電子化管理等。
5結束語
農村物流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應該看到農村物流的巨大的市場潛力,并借鑒發達國家的農村物流經驗,不斷加強對農村物流的建設與研究的重視,消除城鄉“二元物流鴻溝”。同時,重視以農產品物流為主導的農業生產性物流,即產前、產中、產后物流,為農村提供多層次、多功能的社會化、一體化服務,促進物流產業與生產和消費緊密結合,形成“較長、較粗”的農村供應鏈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