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十一五”國家電網投資和建設的加速,電網物資的需求量大增,保障電網物資的供應成為各地區電網物資企業面臨的緊迫任務。由于電網物資設備的成本在電網總成本中的比重較大,研究如何降低電網物資的采購成本和保證供應質量,就顯得非常重要。文章探討在電網物資供應過程中采用電網物資虛擬企業的模式,建立虛擬企業博弈模型,為電網物資供應提供借鑒的思路與辦法。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虛擬企業;博弈分析
中圖分類號:F25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3100(2008)10-0133-03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increase in the investment and the speedy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grid in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the amount of demands for the power net engineering materials explode. The task of the supply of the materials to fulfill the demands is urgent to handle in the different region, due to the the high rate of the material in the total cost of the power-net projec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o the study to reduce the cost and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net project. In this article,we discuss the problem, and the VE model in the materi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proposed. And we anticipate such the model could provide a new way to supply the project materials.
Key word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virtual enterprise; game theory analysis
0前言
在信息經濟學中,非對稱信息容易造成需求方和生產方的決策不一致,這就造成當需求大量增加的時候,供應企業卻因為信息的獲取不暢而難以及時滿足市場需求,這樣又反過來影響需求的增長[1]。因此,在電網工程物資的供應鏈上探討各方的合作機制和合作模式,滿足工程的需要,優化工程的成本結構等的研究十分有意義。首先對當前電網物資供應過程的現狀與問題做如下一些分析:
(1)需求背景。當前國家對電網建設逐年加大投入建設經費,以逐步扭轉我國電網發展滯后的局面。根據最新的 “十一五”電網規劃調整報告,國網公司計劃“十一五”期間電網投資1.13萬億元,再加上南方電網投資,預計全國“十一五”電網建設和改造投資的總額在1.43萬億元左右,這一規模是“十五”期間電網投資2倍多,這樣“十一五”后三年的電網建設和改造投資約在1萬億元,年均投資額約3 300億元,“十一五”后期電網建設投資將進一步加速。此外,今年年初的雪災后重建,又刺激了電網物資需求的增長,供應市場越發難以滿足快速成長的電力電網市場發展的要求。電網公司是鋼材、銅、鋁等金屬材料的消費大戶,電網基建工程的金屬消耗動輒數十萬噸,目前卻沒有比較合適的運營管理模式來規避高材料成本時代帶來的風險。
(2)市場供應背景。①非標物資的市場供給容易出現困難。工程項目中部分物資是非標準設備,非標準裝備市場獨立存在,市場競爭發育不夠完善,每個項目的產品都需要進行重新設計,從設計到物資按約交付周期時間長、環節多,任何一個環節的延誤,都會影響全局,更容易出現供給困難。一旦出現物資供應延誤,工程各方只能消極等待,幾乎沒有挽回的余地,將對工程造成嚴重影響;②受國際原油價格、金屬類原材料成本普遍上漲的影響,當前的電網工程物資的成本上漲壓力巨大,價格大幅上漲的例子層出不窮,以Q420鋼為例,2007年初,Q420鋼的價格是4 500元/噸,到10月份價格為5 700元/噸,漲幅為21%。
當前的工程物資主要采取招標采購的模式。但這里面并不是所有物資、在不同情況下都適合招標采購,比如:①雖然在招標后不需要為標的規定的交貨期內的物價上漲擔心,但是每次招標時都必須直接面對當時的原材料漲價,而且在交貨期內如果原材料大幅度漲價,則會大大地影響供應商的生產交付積極性,容易造成產品品質問題和交付的時間延誤的情況[2]。②供應商需要考量標的完成后的情況,對于物資交付的質量時間等要求指標可能出現故意拖延的情況,且供應商關心的下次再次中標的問題不能受到業主方的關注,因而也不容易在貫標期間形成的良好合作關系。
(3)電網工程物資的采購和供應組織工作受到種種摯肘。當前的物資供應組織模式主要有兩種。其一是物資部門或者業主(電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或全資分公司模式,是由業主方自己的物資供應職能部門負責,這種模式不能夠實現電網物資供應專業化,不利于產業發展且與國家主輔分離的產業政策相背離。其二是專業化物資管理公司模式。獨立的物資供應管理公司作為業主代表,代理業主進行物資的組織、供應、管理工作,這種模式受到第三方代理地位的權限限制,往往在組織過程中遇到各種困難,尤其是在面對對處于買方市場的個別物資的采購和供應難題時,戰略上的措施幾乎沒有,策略上的解決手段和措施也有限。本文主要對第二種專業物資管理公司的方式下的物資供應模式進行探討。
開展電網工程建設向來都是國有企業,由于產權改革和電力體制改革均需要循序漸進的進行,因此,在靈活的面對工程風險方面電網物資管理企業還需要不斷革新形式和內容。探討供應鏈管理、虛擬企業等比較新的組織合作形式在電網建設工程中運用對于幫助解決企業內外業務上積存的若干矛盾是十分有益的。而這種變革在電網建設項目中實現解決目標涉及了以下兩點:①實現物資供應的供應鏈管理。物資的供應業務流程必須變短、組織形式必須扁平、信息流動必須加快、信息流與物資流必須統一。②項目生命周期的質量管理。采用并嚴格執行通行的物資質量標準,如ISO9000系列、六西格瑪質量管理等。這些目標與當前企業的迫切需求也是十分一致的。
1電網工程物資供應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1.1電網工程物資的供應鏈管理與虛擬企業的優勢
物資供應的供應鏈管理優勢:以面向供應鏈流程的管理,更多地強調供應鏈上企業的資源整合,在供應鏈合作的基礎上來推動企業內部優化;更加有效的平衡安全庫存,以較低的成本來保證工程物資的準時化(JIT)供貨;以一種系統集成的思想和方法將訂單處理、原材料準備、生產工藝安排、生產排產計劃、庫存設計、物資第三方承運、售后服務等流程進行一體化的優化安排,實現供應鏈管理的目標[3]。
供應鏈虛擬企業的優勢:最大程度的整合供應鏈上的資源,在虛擬企業成員的完全信賴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發揮各自的優勢能力,實現物資供應的時間管理、質量管理、成本控制的最優化,增加供應鏈上的利潤。
1.2電網物資供應鏈虛擬企業
本文定義電網物資供應鏈的虛擬企業(Virtual Enterprise in the Supply Chain)是由一個領導型的企業(物資管理公司),發揮其擅長的組織管理能力,依托先進的信息技術將業主企業(電網公司)、電網物資制造商、物流服務提供商等企業組成臨時供應鏈,以實現針對特定的電網物資產品的強大生產制造能力和低成本營運,為供應鏈各節點企業提供市場機會和利潤來源,同時盡可能地降低各成員企業的總成本。
基于供應鏈的成員構成的電網物資供應虛擬企業的成員構成如下:業主方(電網公司)、電網物資制造商(供應方)、物資的業主代理方(物資供應管理公司)以及第三方的物流服務提供商。各方所組成的虛擬企業的分層模型見圖1。
1.3優勢互補的虛擬企業資源
(1)需求方(業主)的優勢
①擁有資金優勢和融資渠道;②作為電網的運營商,是需求方,對需求市場和需求數量掌握第一手信息資源。
(2)物資代理方的優勢
①熟悉物資供應市場,同時跟電網公司聯系緊密,是雙方溝通橋梁;②擁有物資的代理管理權,對物資供應管理有多年的成熟經驗;③掌握制造商的賣方信息資源。
(3)生產方(供應商)的優勢與劣勢
優勢:①擁有物資產品的生產能力,擁有生產設施與技術人力資源;②電網物資的物流能力不足,物資的銷售合同往往要求供應商在約定的地點交付物資,而且由于電網工程的特點,交付地點可能數千公里之遙,供應商本身的物流能力有限,對物流的把握控制力差。
劣勢:①流動資金不夠充足;②市場的需求信息資源掌握不及時,反映遲緩;③執行供應合同時容易受到政治經濟因素的影響,且產品質量也容易有波動。
虛擬企業通過將物資供應鏈上一系列“核心能力”的節點(成員企業)的核心能力集成起來,同時利用支持技術層所列的先進信息技術實現虛擬企業的管理和運行[4]。電網物資供應鏈虛擬企業的產品生產實際上是一種大規模的定制生產,其自身的特點就要求生產線必須具有相當的柔性,產品的設計與制造周期控制嚴格,同時還必須要有足夠的原材料(鋼材、銅錠、鋁錠等)安全庫存保證生產,才能滿足及時交貨的要求,并能夠盡可能地降低總成本。
2建立虛擬企業的成員企業的博弈分析
本文對電網物資企業的合作模式進行博弈論分析。博弈論是由一系列規范性的數學模型組成,檢驗這些模型的方法采用演繹推理。我們建立一個非合作博弈理論模型進行分析,這里的理論假設是參與非合作博弈的參加者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最大限度地獲取屬于自己的利益。雖然他們可能合作,但這樣的前提是合作必須符合所有參與者的利益。任何參與者在不破壞協定的情形下,自行破壞合作是不理智的行為,因為他將遭到報復,且使得其處境惡化[5]。面對同一個工程物資需求訂單(數額龐大),參加博弈的成員有三個,分別是電網公司(業主)、物資代理(物資公司)和生產制造企業,由于物資代理的業務完全是代表業主公司執行物資供應管理職能,因此為了方便分析,我們將這兩者統一作為業主企業聯合體,所以就有業主企業聯合體和生產方這兩方參加博弈。我們建立非合作完全信息博弈論常規模型如表1。
3結束語
目前電網行業的電力體制改革正在展開,探討除了招標采購以外的物資供應的補充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也需要積極開展相關供應鏈合作機制的研究。電網供應鏈虛擬企業的運行模式正是招投標模式以外的很好的補充模式,通過虛擬企業運作模式的供應鏈資源整合分析和博弈分析,可以看到該模式是共贏模式,能夠有效的增加供應鏈的效益,實現了在電網基建工程物資供應鏈上的取長補短,共同實現供應鏈的增殖增效,能夠為發展電網供應鏈的相關企業的合作共贏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查先進. 信息經濟學[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26-27.
[2] 鄭興才. SWOT分析法論加強廣東電網物流管理[J]. 廣東電力,2007(9):16-19.
[3] 張旭梅,黃河,劉飛. 敏捷虛擬企業[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24-25.
[4] 葉飛,孫東用. 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虛擬企業組建與運作[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2-3.
[5] 戴維M.克雷普斯(美). 博弈論與經濟模型[M]. 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200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