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效運作,科學管理的現代倉儲不僅可以加快物資在企業中的流動速度,降低企業運作成本,還可以實現對資源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文章在分析我國現階段倉儲物流企業現狀的同時,探討了傳統倉儲企業如何向現代化物流企業的轉化。
關鍵詞:現代物流;倉儲管理;轉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F25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8)10-0056-02
Abstract: A modern storage with high effective operation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whichnot only increase the process of material circulation through an enterprise, and discrease the whole cost, but also control and manage effectively resource. The paper discuss the information on the current position regarding the overall storage enterprises, and discuss a traditional storage company how to change into a modern logistics enterprise.
Key words: modern logistics; storage management; transfer advice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市場的消費需求形式也已從“少品種、大批量、少批次、長周期”轉變為“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 傳統的倉儲物流企業所提供的簡單的貨物儲存、保管、中轉等服務已不能適應現代物流的需要。零庫存(JIT)、聯盟及物流供應理論的出現,使得倉庫所扮演的戰略角色發生了巨大轉變。現代倉儲物流企業只有采用先進的管理技術,根據市場的需要對物流重新進行整合,以周轉速度快、綜合多元化業務形態和較好的客戶服務為物流目標,由靜態的儲存轉為動態的儲存,注重貨物的流轉率,盡可能周到地為用戶提供包括貨運、儲存、包裝、加工、配送等有形服務和物流方案設計、物流信息管理等無形服務,為社會提供全面、多樣化的物流服務,通過整合化管理、自動化管理、零庫存管理等手段加快物品的周轉,才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我國倉儲企業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1設施簡陋,設備陳舊
我國目前的倉儲物流企業多數是由傳統的儲運企業發展起來的,庫區大多是在計劃經濟時期修建的,功能單一,利用率低下,優勢不突出,庫場設施設備資源閑置與重復配置矛盾突出;技術落后,機械化作業程度低,思想觀念仍停留在人工作業的基礎上。
1.2觀念落后、管理水平較低;從業人員年齡偏大、素質偏低
我國的倉庫數目雖然很多,但是倉庫管理水平卻不太高。究其主要原因,是對倉儲管理不夠重視。許多倉儲企業采用“手中有貨,心中不慌”的管理方式,他們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爭取貨源上,一旦貨物到手,往倉庫里一放,就以為是萬事大吉。至于如何管理好庫存物資,就不太關心。同時我國社會上普遍對倉庫工作存在一種偏見,認為倉庫不需要知識,也不需要技術,致使倉庫人員的素質,尤其是文化素質不高,直接影響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1.3倉儲業務面窄,經營方式單一
大多數倉儲物流企業目前主要集中于物流職能的倉儲業務,其物流活動常常呈現簡單的存儲、包裝、裝卸、保養等活動狀態;而現代物流需要對遍及供應鏈的整體物流過程進行管理,其物流活動除了有儲存和運輸外,還常常提供存貨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等多種物流增值服務。傳統倉儲式受貨主的委托,提供保管服務的被動式經營管理;而現代倉儲物流管理需要向供應商和消費者兩頭延伸,通過物品包裝、倉儲、裝卸、加工配送等將商品送達到消費者手中。
2倉儲型物流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化的必然性及經營發展對策
2.1現代物流企業是倉儲型企業發展的必然階段
進入21世紀,隨著市場一體化和經濟競爭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倉儲企業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如何由單純存儲倉庫向物流經營方向轉變;由國內企業向國際性企業轉變;由單一的服務向多方位、全方位的物流服務轉變,是擺在倉儲企業面前亟須解決的現實問題。
現代物流的需求說到底,是由于客戶對服務的高層次需求。滿足客戶這種需求,是倉儲企業發展所必然面臨的一個臺階,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現代物流是倉儲企業在經營形式上發展的高級階段,也是倉儲企業今后發展的必然性。
2.2整合現有資源,采用先進信息技術,構建物流信息平臺
倉儲型物流企業要根據自身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在物流市場中的定位,逐步完善基礎設施。通過調整倉庫機構的布局和充分發揮地理位置、區域優勢,通過增添一定的裝卸設備,改善現有設備的落后狀況,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和作業效率。
隨著買方市場的逐步形成,以及電子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及其在商務領域的廣泛應用,大規模數字化定制經濟正在迅猛發展。在大規模定制經濟中,企業之間的競爭焦點在于速度,企業能否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在于能否縮短向顧客提供產品和服務的時間,這要求企業內部及其供應鏈伙伴之間通過信息傳輸系統和電子化物流網絡系統來保證對其物流的控制。因此,要積極利用互聯網、條形碼、倉庫個性化管理系統等物流信息技術,通過網絡平臺實現與用戶及相關單位的連接,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用。
2.2.1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高效服務,開展個性化的特色物流服務,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傳統的倉儲物流提供的運輸、倉儲、配送等功能實現物品的空間與時間的簡單轉移,不同物流商之間的差異體現不充分,難以提高服務收益。因此,現代物流應采取一站式全方位物流服務,根據客戶需求,在各項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延伸增值服務,以個性化的服務內容表現出與市場競爭者的差異性。筆者認為,物流服務包含了為客戶提供從原材料采購到產成品銷售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全程物流服務模式,它涉及到儲存、運輸、加工、包裝、配送等全部實物運作業務,甚至還包括訂單管理、供應商協調、退貨處理、資金結算、信息反饋等其他服務。在保證主體服務功能的同時,擴大規模,加快貨物的流通速度,從為客戶節約物流費用出發,實施全過程、全方位的服務,與客戶建立起戰略協作伙伴關系,能起到既保證物流企業有穩定的客戶群,又能節省企業運作成本的良好效果。
倉儲型物流企業在向現代物流轉化的過程中,可以針對自身特點通過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和專業化的經營管理方式,在擁有豐富行業經驗和對客戶需求深度理解的基礎上,在某一行業領域內,提供全程或部分專業化物流服務的模式。這種經營模式主要特點是將物流服務的對象分為幾個特定的行業領域,然后對這個行業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掌握該行業的物流運作特性,提供具有特色的專業服務。
2.2.2采用現代管理體制,提高企業管理理念,培養專業物流人才
傳統倉儲企業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管理體制的改革落后于社會的發展。倉儲物流企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一席之地,就要加強作業人員培訓,改變原有儲運從業人員知識水平較低和年齡偏大的狀況,培養一批思路開闊、事業心強,高效精干的現代物流專業人才。同時改變沉舊的管理理念,做到:
(1)以客戶滿意為中心,提供個性化服務。現代物流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是客戶需求多樣化不斷升級的結果,倉儲企業在向現代物流服務融合和轉化中,必須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思想,將滿足客戶需求作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宗旨。
(2)以“雙贏”為策略,建立合作伙伴。企業運作應強調物流服務要向它的上游和下游尋求服務對象,并同他們建立起戰略伙伴協作關系,形成跨行業、優勢互補的聯合與協作,增強供應鏈的競爭力。戰略伙伴的建立,一方面是提供服務給合作伙伴,降低其物流成本,提高服務質量,使客戶有穩定的物流保障系統;另一方面使企業有穩定的客戶資源和可靠的分包方做保證,降低經營風險。
(3)以“零庫存”為目標,降低客戶經營成本。能否降低客戶的經營成本是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的重要區別,也就是在于能否減少客戶資金成本、倉儲成本、管理成本和風險成本等各項費用,倉儲企業在幫助客戶降低經營成本的同時,獲得合理的利潤,也是建立物流倉庫之根本。
(4)建立供應鏈管理概念。所謂供應鏈,是指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相關的參與者所組成的關系鏈條。供應鏈管理就是通過對供應鏈所有關系進行有效管理來達到實現確定的客戶服務水平。在傳統的供應鏈中,供應商只有在取得訂單后才開始參與整個供應過程。當今企業協同化的發展要求供應商必須在設計階段積極參與。倉庫應努力將最終客戶和最初供應商都納入統一業務流程,在內部的業務流程之間以及與業務伙伴之間做到信息分享、交換和流動的同步化,同時在供應鏈當中注入知識的價值,從而在提高客戶滿意度和收入的同時大大降低成本。現代物流企業提供跨地區、跨國界的服務,以全球的戰略思想管理物流鏈,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適應不同地區、不同制度所帶來的環境變化,從而在全球范圍內為客戶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優質服務。
實踐證明,這種站在客戶角度考慮問題,與客戶結成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相互合作、共同發展的業務運作模式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張澤,周建勤. 電子商務物流管理[M]. 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趙濤. 倉儲經營管理[M]. 北京:北京工業出版社,2006.
[3] 江超群,董威. 現代物流運營管理[M]. 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