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建立聯立方程模型,對貨物周轉量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關系進行定量研究,用Eviews3.1軟件對模型采用二階段最小二乘法(2SLS)進行參數估計,并進行統計意義檢驗和歷史模擬及事后預測,得出模型符合經濟意義,可用于貨物周轉量的預測。
關鍵詞:貨物周轉;聯立方程模型;計量分析
中圖分類號:F2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3100(2008)10-0112-03
Abstract: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imultaneous equations model, do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ods turnover and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using the Eviews3.1 software and two-stage least squares(2SLS)give out the model parameter estimates, and do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est and historical simulation and after forecast, found that the model meet the economic significance, and can be used for cargo turnover forecast.
Key words: cargo turnover; the simultaneous equations model; measurement analysis
0引言
近10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國內需求與國際貿易極大增加,其大部分原因是世界范圍內技術不斷發展與我國的技術跟進,國內投資與國外直接投資猛增。與此同時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制造中心,幾乎世界各國的大型跨國公司都在我國建立分公司,特別是制造型企業,這使我國商品極大豐富。伴隨而來的是對貿易的需求,因此貨物的流通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同時給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契機,物流成本在我國GDP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國家已經明確提出了要對我國物流業扶持,保證其健康穩定有序的發展,使貨物流動有效率低成本,進而提高我國的經濟系統運行效率。
雖然我國物流成本核算體系還不健全甚至是混亂,但我們很直觀地可以知道在物流成本中貨物流通成本占了最大部分,基于物流的重要地位,可見貨物流轉的有效率和低成本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過建立聯立方程模型,分析了貨物周轉量與GDP之間的計量關系,有利于通過對國家經濟相關指標的預測而預測出未來貨物周轉量情況,為物流業的合理有度的投入提供依據。
1模型設計
1.1模型結構
建立一個能反映貨物周轉量和GDP經濟活動關系的計量經濟聯立方程模型,我們共選取了3個內生變量,1個滯后內生變量和2個外生變量,變量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
1.2模型變量說明
根據圖1中具體的經濟關系,并充分考慮圖中各變量歷史資料的可獲取性、確定模型的變量。
(1)內生變量
HW——貨物周轉量(單位:億噸公里)
GDP——國內生產總值(單位:億元)
SH——社會消費品總額(單位:億元)
(2)滯后內生變量
GDP(-1)——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提前一期值(單位:億元)
(3)外生變量
QK——出口總額(單位:億元)
GD——全社會固定資產總投入(單位:億元)
GD(-1)——全社會固定資產總投入提前一期值(單位:億元)
GD(-2)——全社會固定資產總投入提前兩期期值(單位:億元)
1.3變量間的相關說明
以下是用Eviews3.1軟件給出的變量間的相關系數矩陣,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變量間彼此的相關系數最低是0.949733,說明所有變量間的相關性是很高的,這說明我們選取的變量對模型的真實性是比較好的(如表1所示)。
1.4模型結構方程式
根據圖1,構造模型的結構式如下:
hw=c1+c2*sh+c3*qk+u1(1)
gdp=c4+c5*hw+c6*sh+u2 (2)
sh=c7+c8*gdp-1+c9*gd-1
+c10*gd-2+u3(3)
方程(1)反映貨物周轉量與社會消費品總額及出口總額的關系,很容易知道貨物周轉可分為國內周轉和國際周轉,只要是社會消費品就必須發生流轉,而社會消費品流轉則體現了國內貨物周轉,國際貨物周轉則由出口貨物的流轉來體現。
方程(2)反映國內生產總值與貨物周轉量及社會消費品總額的關系,即國內生產總值由貨物周轉量及社會消費品總額解釋的程度。
方程(3)反映社會消費品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滯后一期值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總額分別滯后一期和兩期的關系。
2模型的參數估計及檢驗
2.1數據來源
本模型參數估計采用時間序列數據,數據均來自2007年《中國統計年鑒》,樣本區間為1990~2000年如表2所示。
2.2參數估計
利用Eviews3.1軟件對模型采用二階段最小二乘法(2SLS)進行參數估計,參數估計結果如表3所示:
以下是估計出來的方程表達式:
HW=23 814.97371+0.1397128541*SH
+0.7212030682*QK(1)
GDP=-15 446.65376+0.6847580319*HW
+2.156734757*SH (2)
SH=1 801.758198+0.5039234796*GDP-1
+0.2525460082*GD-1-0.5772908543*GD-2
(3)
2.3模型檢驗
本模型估計出來的參數所反映的經濟意義與經濟理論和實踐相符;在0.05顯著性水平下本模型各方程均能通過顯著性檢驗;各方程的擬合優度均大于0.99;估計參數在0.05顯著性水平下能夠通過參數的顯著性檢驗,且DW值方程(1)為2.283814,方程(2)為1.737223,方程(3)為1.480309顯然均較接近最優取值2,所以可認為方程不存在自相關。上述結論表明,本模型的參數估計結果在經濟意義和統計意義上均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3歷史模擬和事后預測
以下我們將在表4中給出各個年份內生變量的實際值與事后預測值,在圖2給出各個內生變量的實際曲線與擬合曲線:
說明:表中GDPF,HWF,SHF均為事后預值。
從表4,圖2中我們可以看到事后預測數據都比較接近實際數據,而且實際曲線與擬合曲線基本上貼在一起,這說明我們所建立的模型實際意義較好,可以用于預測。
4結束語
通過以上模型的建立,求解及分析過程我們證明了模型的可靠性,同時我們可以看出貨物周轉量隨著GDP年年上升的趨勢,也呈年年上升的趨勢,這說明隨著GDP的上升對貨物周轉的需求在增加,這是符合實際經濟意義的。
參考文獻:
[1] 陳國宏. 經濟全球化與我國的技術發展戰略[M].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年度數據[DB/OL].(2007-09-26)[2008-06
-01].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