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又稱“吐納”,意即先呼后吸(先吐后納)。因體內的氣(多數是經血液循環后產生的廢氣)必須先行釋出,才能相對吸入新鮮的氧氣。所以“先吸后呼”的方法并不正確。
“深呼吸”就是身體在完全放松,尤其在臨入睡(冥想)或睡眠時,由深部的下腹腔在一起一伏間(呼氣時,腹腔隨著凹下,吸氣時,腹腔隨著凸起)的“自然呼吸法”。
大多數人誤以為用鼻孔或嘴巴拼命往深部吸氣和往外吐氣即是“深呼吸法”,這個觀點是不正確的。當您進行深呼吸(加深呼吸)時,全身應完全放松,再將下腹腔和肛門一起持續收縮3至5秒鐘(讓氣完全由鼻孔導出)后,隨即放開,讓氣隨著腹腔自然隆起而吸入(不可特意用鼻孔吸氣),隨后按照以上方法重復“先收縮、后放開”,這才是最正確的深呼吸法。
值得注意的是,時下的許多運動多采取比快、比速的競爭方式,以致未能發揮充分的換氣作用(完全呼吸作用)而產生缺氧等負面效應。很多運動者的傷害或猝死,就是因為嚴重缺氧造成的。而像瑜伽、太極拳、調氣道、健行、登山等,講求緩慢綿延,呼主、吸從,且每次換氣都要把氣完全呼凈(完全呼吸),這種運動方式應該是最符合強化身心、延年益壽的優質運動方式。
下面提供兩種常用的正確的呼吸方法。
●靜態自然呼吸法(平常時或做各種靜態伸展運動時適用):保持抬頭挺胸的端正體位;瞇著眼或閉上眼睛,并以喜悅微笑的好心情,進入似臨睡(冥想)的完全放松狀態;由鼻孔隨著下腹腔自然起伏呼吸氣。先呼后吸,呼氣時腹腔隨著凹下,吸氣時腹腔隨著凸起。
●動態自然呼吸法(健行、登山、上階梯或做各種運動、勞動時適用):保持抬頭挺胸等平衡端正體位,并全身放松;每一次動作時,要把氣完全呼凈后,再續發下一次動作。
例如,上坡或上階梯時,每一步往上踏穩的同時,要把氣完全呼凈,然后吸氣,再繼續踏上第二、三、四、五、六、七、八步(每一步都要把氣呼凈);下坡或下階梯時,則注意要腳跟先著地,并放松全身,緩緩自然呼吸。
每做完一個運動段落后,宜在原地做3至5分鐘的靜態自然呼吸調息,以吸收充足的新鮮氧氣,快速恢復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