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行業歷來注重加強內部管理,嚴抓規范經營。近幾年,通過財經秩序整頓、三年清產核資和同級審計及審計署對煙草行業的全面審計等治理工作,煙草行業所存在的突出問題得到較為徹底的整改,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得到有效彌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也進一步提高。但這些對于正在蓬勃發展中的煙草行業來說遠遠不夠。為進一步提高煙草企業的運營效率,樹立煙草行業取之于公眾、服務于國家、回饋于社會的負責任的良好形象,迫切需要強化內部審計監督,改變目前著眼于發現被審計單位以往存在的問題和錯弊的“向后看”審計向關注被審計單位未來的“向前看”績效審計轉化。
績效審計是指由獨立的審計機構或人員,依據有關法規和標準,運用審計程序和方法,對被審計單位或項目的經濟活動的合理性、經濟性、有效性進行監督、評價和鑒證,提出改進建議,促進其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獨立性的監督活動,即效益審計、效率審計和效果審計三者的合稱。績效審計目前對我國來說還屬于探索階段,尚未形成統一的、可操作的審計規范和評價標準,再加上它對審計結果的客觀性、公正性要求比其他審計要高,在煙草行業開展績效審計確實存在一定的困難。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煙草行業已初步具備了開展績效審計的外部環境:
(一)具備完善的考評制度體系及完整的工作記錄。
首先,各級公司給所屬單位下達的任務和目標是非常明確和具體的,都有詳細的文件規定并列示一系列量化的指標;其次,“五員”的工作質量都有一些可考核評估的量化標準;再次,各單位結合本身的特點都制定一套詳細的職工操作手冊,對每一職級和崗位都有一系列考核評價指標,用以指導工作和考核職工工作成果及效率。煙草行業的可評估性和完整的工作記錄給績效審計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使開展績效審計成為可能。
(二)財務審計已經相對成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財務報告體系和與之配套的審計體系。
煙草行業通過局域網進行了審計網頁建設,建立了審計信息交流與互動的平臺,實現了審計資源共享,讓大家了解審計程序,理解審計法規,監督審計工作;并將審計部門與財務部門相分離,逐步完善了內部審計制度,建立了由經濟責任審計、財務收支審計、固定資產(基建)審計、專項資金審計、審計調查等在內的審計體系,制定了各項審計工作流程,審計工作更加規范化和程序化,使績效審計成為可能。
(三)煙草行業注重加強“人、法、技”建設,財審人員綜合素質較高。
煙草行業歷來注重對財審人員的后續教育,鼓勵財審人員利用業余時間充電,參加各類資格考試,目前大部分人員獲得了會計師職稱;煙草行業有自己的培訓中心,各培訓中心每年至少開辦兩期以上的培訓班,進行專業知識技能及最新法律法規政策的學習,促使財審人員更新知識,積累經驗,跟上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
既然煙草行業具備了以上開展績效審計的外部條件,那么,如何實行內部績效審計呢?
1.制定煙草行業內部績效審計規則。績效審計的目標是評價管理活動的效益、效率和效果,它要求審計具有確鑿的審計法律法規依據。而煙草行業審計準則體系中關于績效審計幾乎還是個空白。因此,要制定以煙草行業內部工作制度和內審評價操作指南為基礎,符合煙草行業內部管理體制的績效審計準則,明確審計部門開展績效審計的審計標準和原則及執業規范和道德準則。
2.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確立以量化審計為主的審計方式。在進行績效審計時,應將定性分析與定量方法相結合,建立多層次的、動態的、合理的可操作性指標評價體系,通過部門預算執行審計、專項審計調查等平臺促使該指標體系的建立,并推動有關各方不斷豐富完善該體系。并利用計算機、計量經濟學等技術作為績效審計的必要手段,以增強評估結果的真實性、可信性,促進績效審計合理化。
3.處理好績效審計與傳統審計的關系。績效審計是在傳統財務收支審計的基礎上,收集相關經濟事項的數據和信息,然后運用管理學上的分析技術對被審計單位的效益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進行綜合評價。因此,審計人員應處理好績效審計與傳統審計的關系。
在現階段開展績效審計,不能脫離傳統的審計另起爐灶,要在績效審計實踐中,利用已經取得的審計經驗,克服舊習慣和思維的制約,將績效審計理念導入傳統審計項目中去,使績效審計更具有操作性。
(作者單位:江西省煙草公司
萍鄉市公司、萍鄉市總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