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is Strategy
It’s inevitable that the artwork market is to be involved in this economic crisis. There is a saying that “thereaction of art market is lagged behind the financial investment market”,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market and financial market is growing tighter and tighter in recent years. The so-called reaction lag time getsaccelerated. Those previously soaring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in particular, will be confronted with severestructural rectification.
In the future art market, symbolic artwork and artists, as the eternal rule in art market, will still be pursued atappropriate price. In a word, a long as the artwork market exists, with fine taste, right concept, spared moneyand positive attitude, we can make the crisis the best chance to enter the market.
經濟危機中的藝術品市場肯定要受影響。雖然經濟界一直有“藝術市場對于金融投資市場變化的反應往往滯后”一說,但由于藝術市場近年來與金融市場的關聯性越來越強, 所謂的滯后反應時間得到了加速度,尤其是前段時間得到飛速拉升的中國當代藝術,將面臨嚴酷的結構性調整。
在未來的藝術市場中,標志性的藝術品、標志性的藝術家將沿襲藝術市場永恒的規律,在合理的價位下依然受到追捧。歸根到底,只要藝術品市場存在,把握眼光、理念、閑錢、心態,危機將演變成介入市場的最好機會。
解析危局,面對危機
Analyzing the Critical Situation to Dealwith the Crisis
文/趙力
進入21世紀以來,藝術品市場即進入一個持續性發展變動的過程,而在2008年其發展變動的劇烈程度則可謂有增無減。論及原因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為全球在政治、經濟、文化領域所出現的新趨勢的作用,二為在藝術品市場自身不斷發展并逐漸全球一體化背景下所催生的新變化的反映。然而亦如專家們所言,無論全球抑或中國,近期在宏觀領域中所出現的一些不確定因素,也令時人更難理解與把握藝術品市場的變化及其特征,而事實是進入2007年以來,有關藝術品市場所出現的越來越多的迥異評價,其根本上的原因亦在于此。在另一方面,隨著近年來的快速發展,藝術品市場已經在社會、經濟、文化領域產生了越來越重要的影響,而參與人群的規模化以及其與其它市場間的關聯性的增強,也在很大程度上展現出藝術品市場不斷拓展的深度與廣度。
事實是進入10月份以來,美國房市次貸危機不僅已經蔓延成了令人恐怖的金融危機,甚至更發展成為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即便全球主要國家的政府皆紛紛出手救市,但最終結果仍無法預計。對于未來或許我們無法把握,但是周遭的形勢卻似乎變得越發糟糕。各種跡象已經表明金融危機已經影響到實體經濟,其結果必然拖累全球經濟從而使之步入衰退,而這些跡象則進一步影響到了人們對未來的預期,并嚴重地打擊著人們現時的信心。
10月份藝術品市場的表現亦毫無二致。雖然蘇富比的專家們將秋季拍賣的不佳成交歸咎于“拍賣之前估價的過高”,但是這些說辭并不能掩蓋事實的真相。只要我們回顧一下這些專家近兩年的言論就不難發現,在藝術品市場行情高漲的時候他們往往從相關市場中找到那些“繼續看漲的理由”,而在相關市場日趨走弱的時候則以“藝術品市場是特殊性的市場”而加以搪塞。或許專家們還可以找到不少歷史性的結論作為依據,比如在20世紀所爆發的各種災難或戰爭時期藝術品市場仍出現“景氣”的現象,但是“經驗主義”在當下的適用性現在看來或許已是疑點重重。
雖然我們并不否定藝術品市場所具有的某些迥異于其它市場的“特殊性”因素,但是即便如此,藝術品市場毋庸置疑地還是要受制于整體經濟的大的背景。而在另一方面,在這一波上漲行情的背后,“藝術投資”的共識已經極大地轉變了藝術品市場的舊有屬性,使得藝術市場從原本由社會高凈值人群所進行的“風雅游戲”,逐漸轉變成為涵蓋社會更多階層的“資本博弈”。時移世易,依據舊有經驗的判斷當然成為了某種不合時宜的誤判。
正如西方的哲人所言,人類的弱點往往就是在順境中不覺信心爆棚,而在危機面前太過躊躇沮喪。在危局面前,恐慌令大多數人非理性地開始了“脫離基本面的交易”,“將嬰兒連同臟水一起潑掉”,雖然我們在表面上將“巴菲特”(Warren Buffett)式的人物奉為神明,但是真正信奉其投資理念的人卻少之又少。2008年10月17日,巴菲特在《紐約時報》上針對目前的金融危局所提出的觀點,仍堅持著其一貫的“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的原則。正如巴菲特在文章中所引述的冰球明星韋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的忠告:“我總是滑向冰球運動的方向,而不是等冰球到位再追”,面對藝術品市場的變化,理智的人們或許已經在危機中看到了機遇,并由此奠定了其在未來的勝勢。
經濟學家說:藝術市場形勢不妙
Economist: The situation of art market isnot optimistic!
謝國忠(獨立經濟學家)
中國藝術品市場在近10年之內很難回到當初的高位
現在我們面臨著歷史上最大的經濟危機,比1989年和1998年的形勢更加嚴峻,所以,我認為,開始我對金融市場所抱有警醒的態度是有根據的,而現在的情況甚至比我想象的還要糟,全世界的股市和樓市在瞬間蒸發掉一半并且仍舊有下滑的趨勢。美國的經濟在短時間內出現巨大的滑坡,萎縮幾個百分點,這是過去幾次金融危機的10倍,而世界經濟態勢也會伴隨著美國經濟的下滑而出現劇烈動蕩。而作為藝術品市場,它與金融市場的關聯性已經在業內達成了普遍共識,勢必會受到這次金融風暴的影響,但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譬如藝術市場對于金融投資市場變化的反應往往是滯后的,而這種滯后可以給藝術品持有者幾個月的時間進行套現,但是藝術品又和其他金融領域有著區別,低流通率和換手率注定給投資或收藏者帶來套現的困難,這也是藝術市場表現滯后的一個根本原因。
在這種糟糕的宏觀經濟環境下,藝術品作為最頂級的奢侈品,勢必會因為世界經濟的萎縮而受到影響。而對于中國當代藝術的現狀而言,相對于世界藝術品市場的完善制度略顯稚嫩,而過去充斥在各大拍賣行的高價當代藝術的泡沫會完全被打破,整體市場價格最少要蒸發掉60%。中國藝術市場在短暫的幾年中發生了巨大的飛躍,而伴隨著市場的高增長,面臨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也勢必伴隨著大幅度下挫的現實,這完全是因為根基不穩、制度不健全造成的。對于某些當代藝術作品,我個人認為會完全淹沒在這次藝術市場的盤點和調整中,這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而對于經典藝術品而言,不會受到太大影響,這與它的歷史性和稀缺因素密切相關,我認為這次調整,也會出現更多的機會。
但是,中國藝術品市場在近10年之內很難回到當初的高位,這也是由于全世界經濟的根基受重創造成的,可以類比10年前日本大規模收購印象派作品的案例。到今天為止,作品的價格也沒有到達當年收購價格的一半,雖然當年的日本和現今的中國有著很大的區別,也不能進行硬性對比,但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說明藝術市場的走勢。
張平(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教授)
藝術市場在整個經濟領域的逆周期特性愈加不明顯
全球宏觀經濟仍舊處于猛烈的下滑狀態,而作為全球金融市場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國不可能逃脫干系,勢必也會受到影響。近年來,全球金融市場和藝術品市場的關系愈加密切,藝術市場在整個經濟領域的逆周期特性愈加不明顯,故而藝術市場的走勢一定會跟隨經濟的整體下滑而下滑。
藝術品的流通性并不具有股票、房地產等領域的高流通性和換手率,所以藝術品市場的調整周期表現要長于其他金融領域,表現出一種時間的滯后性,也許在今后的年份中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隨著中國藝術市場的走軟,進入盤整階段,反而對中國的收藏群體持樂觀影響,更是一個新的契機,無論是價格還是思維觀念,都有利于建構和培養中國真正的藏家,而非藝術資本投機人。
張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伙人)
對藝術品市場的影響一年半到兩年是比較保守的估計
中國的經濟勢必會受到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影響,在一定時間出現衰退也屬正常范疇,但是中國不可能出現巨大的經濟滑坡,只是放緩速度而已。因為中國有大量的待開發的資源,有大量的需要投入的地方,有需要滿足14億人口的大量的消費需求。但是藝術品市場不等同于金融市場,雖然有著緊密的聯系,但卻有特殊性,特殊性主要表現在相對于金融市場、藝術品市場對經濟危機的滯后性,滯后的時間長短也隨著多種原因決定,這已經達成了一定的共識。
中國經濟和中國目前所經歷的衰退,對藝術品市場而言,更是一次難得的體驗。中國上次經濟痛苦期是97-99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那時候藝術品市場基本上還很小。所以,對我們這些人來說,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機會來觀察中國這次經濟衰退對藝術品市場的影響。我認為一年半到兩年是比較保守的估計,在這個過程中,藝術品市場如何發展,對未來市場而言,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而如果要分析藝術品市場的走向,不管是價格還是交易量,其預見性的影響是非常復雜的。我可以做兩個預測,第一,交易量可能提高,第二,價格不一定能下來。因為大量的中國流動性財富過剩的還是相當多的,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這些人如果認可現在這個階段是很好的市場切入點的話,反而會造成藝術市場的繁榮,價格不一定下來,還有可能穩中有升。
而從長遠角度來看,我可以預測中國下一個經濟發展的頂點可能在2014-2015年,那個時候的藝術品市場可能是現在的5-6倍。要是指數化的話,可能是03-04年藝術品價格的25-30倍。
劉煜輝(社科院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金融研究所結構金融室副主任)
最頂級的奢侈品會受到更直接的影響
藝術市場的變化與經濟的流動性和經濟體制有著密切關系。實際上,在2008年9月之前,次貸危機早已經出現,但對整個經濟的影響并非如此劇烈,并且美國整個經濟體制相對有一道防火墻進行保護。時間進入9月,次貸危機影響忽然加劇,雷曼兄弟等一大批金融機構相繼倒臺,直接影響到了美國的經濟基礎,從而元氣大傷,投資和消費市場也因此而嚴重衰退。這也導致了歐洲乃至日本等發達國家產生連帶效應,對于整個世界經濟的第四季度和明年來看,形式很不樂觀。
對于中國經濟而言,在1月份到9月影響已經初見端倪,增長速度明顯下滑,進入10月份,整體需求更有了明顯下降的態勢。從三大需求領域來看,出口受到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未來高速增長的中國出口步伐放緩,比較樂觀的看法是中國的出口增長率會掉落到個位數,悲觀看法出口甚至會產生逆轉。
而另一方面,由于歐美的資本外流,導致現在大部分的金融機構對亞洲金融市場的投資開始回收甚至拋售,令資金反哺歐美的巨大資金漏洞。這必然會導致一個結果,中國的股價和房價將面臨一個巨大的挑戰,房地產行業更是直接被推到風口浪尖,房地產業可能會面臨寒冬。對于藝術品市場來講,由于歐美市場資金的反哺和回流,購買力直接受到巨大的影響。
國際市場上的奢侈品需求經過幾年的堅挺上漲之后,會遭到強烈下挫,這跟需求有直接的關系。而藝術品作為最頂級的奢侈品,更會受到直接的影響。就藝術市場相對于金融市場變化滯后的理論來說,我認為周期會大大縮短,更可能受到直接影響。因為,這次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不論對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而言,影響都很巨大,非89年和98年的經濟波動可比擬,也許會造成本世紀最大的經濟風暴。而對于世界的翹首美國而言,影響更大,預計經濟自我調整的時間會達到5年甚至更長。
胡俞越(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
投資市場疲軟波及藝術市場
藝術市場當然會受到影響。次貸危機導致投資市場疲軟,目前已經開始顯現出來,很快會輪到奢侈品市場,也包括藝術市場,而且藝術品的估價方式很特別很主觀。比如說,一個青花瓷,說它值兩億就是兩億,但也許它就一文不值。藝術市場和金融危機是正相關的。
潘國平(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研究員)
遭受損失的主要是以外貿出口為主的藝術品
藝術我不太了解,我主要研究宏觀問題。中國現在內需很大,只是在高科技領域缺少一些國際競爭力。面對當前的金融危機,中國遭受的主要損失是外貿出口和持有外匯儲備中的美元以及美元債券,相信我們通過自己的一些政策,能夠頂住或者抵消的這次危機的影響,如果有可能的話,也許會在一些領域縮短與美國的差距。雖然外貿會有很大損失,但是此時對外投資可能是有收益的,在美元貶值的時間進入是一個好時間,因為我相信這其中有一個能量定律。國內的股票市場也沒有完全開放,資本項目下非自由流動——這道防火墻,可以減輕國外形勢對國內股票的影響。

藝術市場也是消費與投資的市場,現在投資人對股票和房產投資很謹慎,所以資金會轉到別的領域。國內的藝術市場發展,不會太受影響,受影響的主要是外貿的出口。根據我自己的判斷,中國公民的物質生活豐富了以后,結束了解決溫飽的階段,到達追求更多的文化藝術享受的階段。藝術消費肯定會越來越大。雖然不可能很頻繁的消費,但仍舊可觀。
歐明剛 (外交學院國際金融中心教師)
高端人群已經沒有實力再介入奢侈品消費
從金融層面,股市、房產以及持有外國金融資產的企業會有一些資金回撤,以挽救本土市場。美國的消費能力下降,對中國的需求減少,最近公布的數據也顯示經濟增長比預期的要慢,這勢必影響到投資和出口。另外美國的貿易保護政策可能在未來幾年也影響到中國。中國的房市、股市、出口現在都是通過刺激性的政策來推動,這個同上半年的治理通脹,完全轉了180度。對中國來說如何保持中國經濟的穩定是首要問題,所以要和歐洲等國家一起來共同應對危機。
對藝術品市場來說,資金是比較緊的,經濟增速在下滑,包括金融機構、股票的財富交易在內,整個全球的財富在縮水。藝術品市場是比較高端的,越是財富繁榮的時期,藝術行業才會同樣繁榮。經濟出現下滑后,縮水會很快地反映到藝術市場上來。藝術投資也是奢侈品一類的,它的彈性是比較大的,上升和下降都會很快。藝術品市場消費者是高端人群,他們的資產保有量——股票、房產都在萎縮,已經沒有實力與精力再介入奢侈品消費,雷曼兄弟不是前一段時間在靠賣畫來維持,從這個方面來看就可見一斑。
從近期來看,這個調整期會持續多長時間,還沒有很明確的信號。目前已經出臺了很多的政策來拉動。對于藝術品市場下一個高潮會出現在哪里?我不太清楚,憑直覺是在股票市場之后,只有出現一個財富高潮,才會帶動藝術品市場的發展。
羅飛 (深圳市松禾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價格走得太高,調整期會相應變長
金融危機首先是對出口的影響,然后去年開始國內的銀行已經開始調整了,以前海外資金買房還很多,現在主要靠內需。國內股市降下來之后,對于購房消費,奢侈品,藝術品的消費有直接的影響。
藝術品投資前兩年已經到了一個高點,然后就要開始往下走。這在于流動性資金的減少,然后是有錢階級投資減少,尤其是跟股票有直接關系的人群。藝術畢竟是奢侈品,他是跟資本、經濟環境、股市是直接相關。藝術市場的調整時間應該是跟國際市場同步,這兩個市場是相通的。就當代藝術來講,價格走得太高,調整期會相應變長,市場焦點會回歸到中國傳統的藝術品,因為這些藝術品價格不太高,然后就是數量不太大,交易門檻相對低,金額也不高的雕塑,版畫,裝置等等這些門類。油畫調整肯定比較大,因為這完全是國外資金操作起來的。
2008 年
1月4日,美國銀行業協會數據顯示,消費者信貸違約現象加劇,逾期還款率升至2001年以來最高
1月17日,次貸虧損嚴重,標普評級公司開始對債券保險商實施新的評估方法
布什政府有意放松對房地美和房利美的監管美國去年12月新屋開工數量下降14.2%,年率為100.6萬戶,為16年最低
2月12日,美國六大抵押貸款銀行為防范止贖的發生,宣布“救生索”計劃
巴菲特愿意為800億美元美國市政債券提供再保險
2月19日,美聯儲推出一項預防高風險抵押貸款新規定的提案,也是次貸危機爆發以來所采取的最全面的補救措施
2月20日,德國宣布州立銀行陷入次貸危機
2月21日,英國議會批準國有化諾森羅克銀行
3月5日,美國2月ADP就業人數減2萬多,美元兌歐元刷新歷史新低
3月13日,美國官方首次預測經濟衰退
3月27日,歐洲貨幣市場
流動性再度告急,英國央行和瑞士央行聯袂注資
美聯儲透過定期證券借貸工具向一級交易商提供了750億美元公債
英國首相布朗和法國總統薩科齊舉行會晤,討論如何提高金融市場透明度和敦促國際主要金融機構改革
4月8日,IMF稱全球次貸虧損一萬億美元
4月10日,高盛再次宣布裁員,瑞銀集團預測華爾街企業可能不得不進行最多達35%的裁減員工
4月11日,日本瑞穗金融集團預估瑞穗證券2007會計年度次級抵押貸款相關的交易損失達4000億日元(折合39億美元)
4月12-13日
七國集團(G7)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召開為期兩天的會議,表達了對當前金融市場震蕩的擔心之情,并要求加強金融監管
4月15日,摩根大通分析師指出,此次全球信貸危機,很可能會在未來10年時間里繼續影響市場
花旗集團副總裁William Rhodes聲稱,美國經濟正接近風暴中心,可能正處于衰退中OECD預測全球次貸損失3500-4200億美元
4月22日,日本前內閣府高級官員渡邊博史指出,亞洲各國政府應在2010年之前設立1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防止重蹈類似10年前地區金融危機的覆轍
耶魯大學著名經濟學家Robert Shiller警告,此次美國房價可能將比 \"大蕭條\"時期的下滑程度更加嚴重,政府應該采取拯救行動,以防止數百萬人失去住房。
美國3月成屋銷售月率下降2.0%,為493萬戶瑞士央行向市場投放60億美元
歐洲央行向銀行出借150億美元為期28天的美元資金
4月28日,著名投資人巴菲特聲稱,美國經濟正在衰退中,并且程度將比大多數人所預期的更加嚴重。
美國人口普查局公布報告顯示,2008年第一季度美國房屋空置年率刷新2.9%的歷史高點。
5月2日,白宮表示,美國經濟迄今為止并未出現衰退信號
5月4日,美國FHFB指出,僅靠降息和減稅不能解決次貸問題,美國政府必須積極行動起來
5月6日,華爾街三大巨頭——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雷曼兄弟均計劃在近期精簡員工人數
歐洲資產最大銀行瑞士銀行證實,受巨額資產沖減拖累,第一季度出現115.4億瑞郎(109.9億美元)虧損。該行同時宣布,在明年年中之前裁員5500人
9月15日,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陷入嚴重財務危機并宣布申請破產保護,更加嚴重的金融危機來臨。
9月15日,美聯儲向美國銀行體系注資700億美元,這是911以后最大規模的單日注資行動。
歐洲央行當天宣布向商業銀行系統共注資300億歐元,期限為一天,平均利率為4.39%,高于歐洲央行主導利率4.25%的水平。這是歐洲央行自去年夏季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危機以來首次采取這種干預方式。
9月16日,香港證監會對美國雷曼兄弟在香港營運的四家公司發出限制性通知,以保存有關公司及客戶的資產,并保障相關客戶及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10月3日,美國通過總金額850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而早前,美聯儲向其一級交易商出借2000億美元國債。
10月4日,香港股市失守18000點,恒指3日承接美股跌350點的弱勢,低開423點后持續低位徘徊,更以全日最低位報收,恒指收報17682點,跌528點,跌幅3%,成交533.5億港元。全周計跌1000點,挫5.3%,是連續第5周下跌,也是2月8日以來最長跌浪。
歐洲各國總注資近兩萬億美元,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荷蘭、瑞典央行向銀行業界大幅注資。
10月14日,美國宣布具體救市舉措。美國總統布什宣布,美國政府決定年內動用已獲批準的七千億救市計劃中二千五百億美元直接收購九家大型金融機構的股權。
10月15日,滬指下跌22點失守2000點大關.
藝術行業說:市場不會垮!Art industry: The market will not crash!
程昕東(程昕東藝術空間)
所謂不好是縮水造成信譽恐慌
藝術市場沒有辦法超越整個大的國際環境而潔身自好。經濟危機到底對藝術市場的影響會多大?更多的要看秋天保利和香港佳士得拍賣以后,那個時候再來談影響會更明確。

而且所謂不好不是因為整個全球資本市場缺了多少錢,而是縮水造成各種消費信譽的恐慌。所幸中國藝術品市場在建構的過程當中,沒有人大量拋售的現象。有人幸運一些,趕上了一個市場高潮的階段時賣的好,有一些人可能沒賣。這是運氣的問題。
在這個大環境下應該有這些準備。在金融災難面前,我們怎么樣重新定位?我們的問題是行業技術太薄弱,比如拍賣價格有可能和市場上的銷售價格脫節,拍賣的成交價格會跟畫廊的價格有直接的落差。那么畫廊怎么維持再繼續發展的可能?而且我最擔心的是,我們的收藏家可能會在這場經濟危機里面受到傷害,反過來直接影響中國畫廊業的發展。
藝術品價格在市場發展的前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現在市場本身發生一些變化,我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來推動這個市場的發展。
陳凌蕙(陳凌蕙藝術空間)
我很平淡地看待現在的現象
我千里迢迢越過海峽來到北京,就是喜歡這里的氛圍。現在大家照樣在做很多的藝術活動,如果連藝術活動都停了才是令人最擔憂的事情。臺灣地區以前也經歷過這樣的經濟問題,所以我看待現在的現象很平淡。
很多畫廊是靠庫存過冬天的,不是靠現在做多少展覽。臺灣地區的經驗告訴我們,在我們做展覽的時候,同時也要建立自己的收藏,這也是整個市場給我們的經驗。
金融問題剛發生的時候,大家有些猜不到底數。因此只能看我們的收藏品。臺灣地區目前的市場狀況還是有點小樂觀,因為臺灣的收藏市場經驗比較長,收藏家也遭遇過風暴,也有接受價格高低的心理準備,所以他們在選擇藝術家的時候已經更關注喜好的部分,有自己的收藏判斷。現在中國市場的頂端藏家有沒有這樣的準備?這是我現今在思考的問題。比如錄像作品有時候會賣得特別好,這樣的一個隱形的市場是不是還沒浮現出來?景氣的行情總有回來的一天。
我們應該重新思考策略,還有經營的方向,以及與藝術家的合作方式。我們面臨很多有錢人,金融風暴讓他們發現銀行是不能相信的。那怎么可以留下來?有藝術作品在。他們可以重新來認知藝術品在金融市場中所扮演的角色,當然這種保值是投資,而不是過多的投機。坦白說,藝術品的變現率也沒有那么快。這種新的認識是藝術市場得到重新審視的一個機會,
董夢陽(藝術北京)
這個市場就一定會在
我們大家要相信只要中國經濟不會垮,這個市場就一定會有。現在很多人都會關注中國藝術的情況,藝術北京從來沒有一屆有這么多人,出乎我們的意料。雖然我們做市場,但是我們更多的是在做教育,把潛在和未來的收藏家帶到這個環境中來。今年的藝術北京,開始得到中國工商銀行行長等一些企業家的關注,同時中國人壽、奔馳公司,包括愛馬仕等奢侈品都想要贊助藝術,這是一個很好的信號。我也注意到,奢侈品行業跟藝術品行業的互動越來越多。藝術在商業環境中逐漸起到一個潤滑劑的作用,奢侈品業每年大概200個億的交易額,還是很龐大的。消費得了藝術的人也是可以消費得起奢侈品的人。所以,藝術行業不是錢的問題,是信心的問題。調整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大概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了。同時這也是給大家一個更加冷靜的思考的機會。
李國盛(環碧堂畫廊)
如果達到共識,受的損害不會太大
今年后面的拍賣市場結論已經有了,肯定不會好。因為金融海嘯的影響是全球的,所謂的全球一體化也就在這里顯現了出來。我自己認為這個市場肯定會遇到麻煩。
整個全球的金融界都亂了,對中國來講卻是一個機會,因為種種原因,我們的國家沒有受到重傷。但是下一步怎么走是很關鍵的,活下來的才是英雄。現在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如何生存下來。
我擔心的不是價格。原來30萬的,現在賣15萬,這是正常的回調。中國當代藝術史只有二十三年左右,中國的金融市場也就十六七年,都是新的東西。這個市場在好的時候,所有人都在膨脹。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許多操作市場的人不懂市場,先天不足,就是一個畸形兒。藝術市場有一種理論叫做“搏傻主義”,這種東西是不可能長期下去的。拍賣公司把握二級市場時應該很負責任,藝術家應該也清醒,畫廊要明白有錢的時候你應該怎么保護這個市場。藝術的評定標準都會重新發生變化,這個市場由于大事件的出現會重新排隊。
本身來講我們是從金融市場滾打出來的,莊都做過,藝術市場做局的話,我做局比誰都高。但我覺得這個市場如果真想長期做下去,不是淘一把就跑。這個局不能做過,這本身就是一個游戲,你別用這個游戲騙大家,最后把自己給騙了。
我覺得從畫廊來講最實在的事情,應該是踏踏實實地跟藝術家去溝通,腳踏實地給藝術家做工作。從博覽會這方面說不是拼誰做得最大,而是怎樣盡量省錢又把事做好。肯定是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而不是投入更多的資金,投入更多資金下一步你會死得很壯烈。這個市場應該會出現問題,但是我們達到一個共識的話,受的損害會不大,我們還有機會把我們的藝術推到世界上去。
趙旭(北京保利拍賣公司)
正是踏踏實實發展的機會
中國的藝術品還能在香港蘇富比這種國際大拍賣中成交,中國當代藝術專場還能開張到81%,我覺得這證明中國當代藝術品還是經得住考驗的。估價過高的流標只是一些圈外媒體在炒作。畫廊就賣280萬,拍賣市場中賣400萬一張,不合理的價錢怎么可能成交。
藝術家漲幅過高給畫廊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所以這次拍賣有些藝術家作品表現很差,我覺得這是個好事。因為很多真正嚴肅的收藏家愿意去畫廊買東西。
中國當代市場并不成熟,它本身是兩三年內急速發展起來的,所以碰到金融風暴時它也是脆弱的。經典的、好的藝術品,比如像張曉剛的早期作品、劉野的重要作品照樣成交得很好。但有些,比如國際上影響較大的俸正杰的八張作品,以市場價1/4的價錢成交,這個成交對他的畫廊和對他自己會有一些影響,這是暫時的。經濟好的時候,中國當代藝術品肯定還能上去的。
人一生中總有光輝美好的一段,當代畫廊這兩年可能對中國當代藝術來說是最美好的、最光輝、最熱烈的一段時光。金融風暴的到來是整個市場的新起點。有些畫廊走學術這一條道,沒怎么上過拍賣,沒有去推這個車,那么畫廊的形象和信譽都不會受到任何損害。畫廊正是踏踏實實發展的時候,還是有很大的空間和機會。

林松(世紀翰墨畫廊)
核心標準沒有建立導致不自信
為什么這個市場現在會誠惶誠恐?咱們自己認為什么都建立好了,所以才會誠惶誠恐、不自信,什么泡沫崩盤全來了。其實中國自己的收藏體系和評判體系根本沒有建立,跟著外國畫廊、商家、投機商走的話,還是跟莊的,不是做莊的。自己的核心標準沒有建立,導致不自信,導致風吹草動驚弓之鳥。紐約蘇富比拍不好了,中國就跟著拍不好了?根本就是不自信。所以現在恰恰是重建的時候,搞清楚什么是積極向上的健康的中國收藏體系和評判體系。
我們畫廊主要是做年輕藝術家的,可能銷售起來受影響比較小一點。市場都處于盤整和觀望的過程中,所以交易量會小一點。對畫廊來講也是個機會。以前市場火的時候,那些特別符號化和表面化的畫很能賣,市場流行什么畫廊就賣什么,整個市場會出現一個被誤導的情況。我們則是一直堅持自己的特色,按照自己的理念做自己喜歡的、跟傳統中國有關聯的畫家。市場好的時候,我們就不是主流,被掩蓋掉了。現在,有特色的才能凸顯出來,跟傳統有關聯的年輕藝術家,功力比較扎實、修養比較好的,反而不會受太大的沖擊。
皮力(Boers-Li畫廊)
長期的、有自己方向的畫廊是安全的
藝術品市場在股市不好的初期是對沖的,對沖超過六個月以上資金同樣全部會抽出。中國市場的動蕩在于大多數中國本土的收藏家都是以成交數字為指導來買東西的,其實是本末倒置。所以一旦市場有風吹草動,這些收藏家立即對這個投資感到恐慌,要把資金收回來。而前不久入市很兇的印尼收藏家現在要回頭去保住東南亞本地的藝術市場,無法顧及中國市場。
至于“抄底”的時候會在哪里,一般不會在市場曲線最低點抄底,而是在反彈上來的時候,會有人按照一定比例抄底,這是股票市場比較保險的操作方式。所以今年秋拍或者明年春拍,一些有歷史價值的作品應該賣得比較好。
畫廊行業垮是不會垮,很多長期的、有自己方向的畫廊是安全的。但是如果真的出現一批畫廊倒閉的情況的話,好藝術家也會過得比現在糟。藝術市場下來的話,我們畫廊面對的很實際的問題就是,制作費用會降低。就像日本現在就做村上隆和奈良美智,就是因為80年代經濟垮下來之后,只好做小的東西。最危險的部分是在這兩年之內價格迅速催生的藝術品種和風格,整體會打回06年的情況。
盧杰(長征空間)
不能簡單地量化或者平均化看待危機
我不太習慣悲觀論調,我也不會簡單地像股票大師那樣預測。所謂經濟危機,說到最后實際上還是關于信心的危機。中國的藝術市場還是新的,中國有哪個產業是在過去的十年、二十年來增長速度如此高的?中國當代藝術不能用一年、兩年、三年去看,你要整個用十年二十年去看,你就會知道,整個事情還是處于樂觀的情況。如果把話題基本上圍繞著過去兩三年的急功近利、繁榮時代,這個計算的坐標不準確,才產生了現在市場好和不好的說法。市場不是誰可以做出來的,市場就是市場,目前它會有自然的調節,把一些垃圾調出去很正常,把一些不正常的價格調下去也同樣正常。
拍賣、博覽會都非常重要。但是藝術市場是復雜的、多元的,如果非要量化起來就有一種威脅會把一切東西都平均化地看待。舉個例子,拍賣比較多的還是傾向于架上和雕塑,市場不好了可能使這其中一部分不好了,但很可能有人長期以來一直在做一些更實驗的東西,而那個東西跟所謂大的市場不好是沒有關系的。再說到畫廊界的經營,每個畫廊的人員、資源、經營方式、性格、人脈都不一樣。比如有的機構一直是跟嚴肅的收藏家,或者大的美術館合作。美術館的預算是老早就定好的,收藏家的收藏體系是幾十年有系統的。市場好,賣很好,跟他也沒有關系;市場不好的時候,他也不會因此去壓你的價格。可能市場不好,反而使很多藝術家的作品能夠進入美術館的收藏。
我們在建立這個市場,市場是我們共同構成的。藝術是愛情,你能說現在愛情市場不好嗎?關鍵是在于我們如何去創造愛情,而不是批發愛情、兜售愛情。
于天宏(藝術財經出版人)
大的機構和資金仍有介入藝術的需求
唱好市場是期待一個更健康的市場出現,唱衰市場就是要撥亂反正。
業外談藝術市場,和業內基本上是兩個思路。業外的參照物有兩個:第一個是拿金融和地產市場這種大的波動來參照藝術市場。但觀察過去幾十年曾經發生金融崩盤的時候,藝術市場的走向跟它的大趨勢變化是不一樣的。股市一夜恐慌的后果就是拋售性恐慌,但藝術市場就算恐慌也沒有這樣的銷售出路。所以它的反映是滯后和遲緩的,而且波動的量小,最大的波動量也就25—30%,不同的藝術家、不同的作品的波動變化是不一樣的。可能好的藝術家的好的代表作會變成一個避風港。第二,很多人說現在資金撤退了,其實也不對。一定要看支撐過去繁榮的藝術市場的錢的結構發生變化沒有。在歐美國家,60—70%是老錢,老錢有自己的收藏計劃。在中國資金市場,可能快錢、熱錢、投機的錢占了更大的比例,它跑掉會有一定的影響,但藝術市場的交易成本沒有那么大批量和快節奏。不會像股市、房地產。
我們一定不要忽略一個特別強大的力量,就是在整個藝術市場經過多年努力,很多大的機構已經進入藝術品市場,他們已經在籌建美術館、建投資基金、建私人理財的藝術銀行部門。從業畫廊,如果能夠去面對這樣一種新的需求,能夠跟他們有一些對接的話,市場定價更趨合理,會有更多的人介入市場。
張文嘉(香格納北京)
影響只是一個層面上
整個市場來講一定會有一些影響,但是有沒有影響只是一個層面。如果你看得更廣,可能也是一個機會。畫廊可以做的本質、藝術家的項目還是會繼續做,市場也許給我們提供一個轉機,一個更好的開始。另外一部分,畫廊可以找自己的方向,不是說商業畫廊就比學術畫廊差,沒有好壞之分,關鍵就是看你到底想做什么樣的畫廊。可以做二手市場的,可以做學術的,在這個時機里面,畫廊怎么樣定位很重要。
托尼(龍藝榜畫廊)
這是藝術產業整合和升級的契機
金融風暴仍處在震蕩時期,對中國經濟和藝術市場的實質性影響還有待觀察;更多的還是對心理層面的沖擊。資深畫廊所經營的高端的、投資性的藝術品可能受到的信心缺失的影響較大,而中低價格的消費性藝術對海外客戶的依賴較重(海外客戶占60—70%),這些暴露了中國當代藝術產業的內在弱點。“當龍卷風來臨之時,構筑起風車!”,我認為這是藝術產業整合和升級的契機,需要把藝術家、畫廊和收藏家作為完整產業鏈的視角來考慮藝術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性。
現在藝術市場依賴著少數高端收藏家,市場的蛋糕小,需要開拓更廣闊的空間。相對于美國的國內消費(70%以上的GDP),中國的國內消費僅占國民經濟的15%左右,本土藝術愛好者的培育才能擴大藝術市場的份額。而中國當代藝術和美學教育的匱乏是市場推廣的瓶頸。其實現在學生的藝術熱情就是十年以后中產階級的巨大的藝術消費的基礎。在金融危機的時刻,應該看到本土市場的長期潛力,提高展覽品質,促進觀眾的理解和教育,搞一些推廣普及性的藝術教育項目,深入耕耘市場;同時保持對真正有才能和獨創性的年輕藝術家的支持,讓他們更有信心。
在資源整合方面,在市場觀望期,畫廊間的合作可以創造價值,提高整體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藝術是對經濟最敏感的行業,行業的整合升級才能承受經濟的變動不居,優化結構、創造價值保障了藝術產業鏈(畫廊、藏家和藝術家)的長期成長性,也許是應對金融風暴的理智態度。
尤永(匡時國際拍賣公司)
金融市場與藝術市場有結構性的不同
全球經濟危機必然拖累藝術市場,這是事實,沒必要回避,更不可心存僥幸。9月16日,倫敦蘇富比達明·赫斯特專場賣了兩億多美金——這是個案。他的時間比較寸,正好趕在金融風暴剛剛爆發尚未蔓延成全球經濟危機之時。赫斯特專場的成功,也應證了當代藝術和金融資本的緊密關系,赫斯特買家中,不乏英美兩地猶太金融資本的影子,危機將臨,部分虛擬資產安全落地,轉為真實資產。
近日還有客戶對我說,真后悔去年好畫買少了。中國股指自2007年一路下滑,至今已跌去70%,2007年也是藝術品價格的高位,何以出此言?比如去年你有一千萬,如果在股市上擱著,今天可能還剩兩百萬,如果這些錢買了藝術品,正好逃過一劫,看看好畫,還很愉快。
專家坐而論道,指責當代藝術淪為投資工具。殊不知,當代藝術與金融資本結合的現實不會因危機而改變,危機改變的只是資本選擇對象。正如危機過后,世界經濟從實體走向虛擬的趨勢也不會因之改變。歷史上,藝術在大多數時間里,都附著于巫術、宗教和皇權,依然不損其精神。今日,資本的介入是金手指也是雙刃劍,甚而,與資本的游戲,已成為當代藝術自身的一個領域。
經濟危機到來之時,所有帶有投資屬性的商品都會被波及,相比之下,藝術品仍然較為安全。大家都認為香港蘇富比此番秋拍成績不佳,但在此情形下,60%的總成交率已屬難得。試想今天若在北京上海紐約或香港任何一地開一場房交會,即便10%的成交亦無可能。
信心指數:畫廊謹慎樂觀
Confidence index:Galleries should be cautious and optimistic

指數調查計算說明:
這個“畫廊信心指數”是參照了目前比較通用的“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的編制方法,具體編制方法如下:
一,將滿意程度用等級分數劃分為三個等級,假定不滿意、不看好的分值=-1 一般的分值=0 滿意、看好的分值=1
二,使用算術平均法進行數據處理。
具體辦法是:每個問題的計數結果÷調查者人數=該問題平均得分
以問題3為例,4個“很滿意”的分值=4,1個“不滿意”的分值=-1,13個“一般”的分值=0。三者相加=3,然后÷18
(參與調查畫廊數),得出本問題的平均得分=0.1667。以此類推。
三,將這十個問題的平均值相加后再除以10(問題個數),就得出最終的平均數值。這個最終平均數值就是“畫廊信心指數”。
根據設定的等級分數,這個“畫廊信心指數”的最終數值必然是在-1與1之間。越接近1,表示畫廊的信心指數越高;越接近-1,則表示畫廊的信心指數越低。本次“畫廊信心指數”調查的結果為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