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普通收據轉換財政性收款收據連續牽出某事業單位長達五年之久的兩個“小金庫”,涉及金額43萬余元。今年三月筆者隨審計組對文化系統一個二級單位2006和2007年度財務收支進行審計。之前通過審前調查了解到該單位不僅三年未接受過審計,而且其收入來源涉及各個層面的單位和個人。根據審前調查結果審計組編制了詳細的審計工作方案。
剛進點時,因會計有特殊原因不能陪同,于是審計組決定采取報送審計方式,要求會計將與審計相關的會計資料準備好,帶回審計局。就在會計整理資料的時候,筆者發現其裝有會計資料的柜子里有一本普通收據,于是就順手拿在手中翻看,并追問是否還有。見此,會計有點慌張地搶回去放回柜子,拍著胸脯說:“我以人格擔保,就這一本,這是我們下鄉收款使用的普通收據,回單位后再換成財政部門印制的收款收據,且已全部入賬核算,這是一本已作廢的收據。”會計的一翻話,引起了審計人員的注意,為什么不直接使用財政性收款收據,而不嫌麻煩地先使用普通收據?這里面是否有什么“貓膩”?
審計人員堅持帶回了那本“已作廢收據”和2006年、2007年所開具的財政性收款收據存根。審計人員將財政性收款收據存根票號、交款單位和收入金額全部輸入電腦中的EXCEL,運用EXCEL中的查找、排序、篩選等功能,先與普通收據進行詳細核對,后再與財務賬中每張財政性收款收據記賬聯相核對。核對結果是,開具普通收據的收入已全部換成了財政性收款收據,收據是換了,但又發現有部分換了的財政性收款收據在2006和2007年賬戶中未反映。掌握了未入賬財政性收款收據票號后,審計組來到該單位,先對出納庫存現金進行了仔細盤點,出納現金賬實相符,只存在公款私存問題。經再三追問是否還有其他現金,出納說沒有,并很委屈地說:“你們怎么這么認真,我當出納多年,還從來沒有這樣盤點過。”在確認了出納的現金后,我們向該單位領導和財務人員攤出了我們所掌握的情況,并嚴肅提出未入賬的收據到哪里去了?
在事實面前,會計也無法自圓其說,只得拿出保管的一包賬。經審計,未入賬金額17.58萬元,支出金額9.2萬元,應有結余8.38萬元,但出納以私人名義開設的另一活期儲蓄存折上余額只有2.8萬元,還有5.58萬元到哪里去了?審計人員認定還有賬外收入,必須徹底查清。于是審計人員再次向該單位領導提出要延伸審計以前年度的會計資料,如不配合,我們將移送紀檢監察部門。看到審計人員這種不查清不罷休的架式,會計只好又拿出另外的一包賬。經審計人員不懈的努力,終于查清該單位自2003年開始將開具的財政性收款收據采取部分收入不入單位財務賬反映的手段,另設兩套賬外賬保存,至2007年12月止,賬外收入共計43.05萬元,支出40.25萬元,尚有余額2.8萬元,其支出主要用于發放補助和處理關系等。于是,由一本普通收據轉換牽出的“小金庫”就此告捷。事后在與被審單位交談情況時,審計人員對該單位領導和財務人員給予了嚴肅批評,他們衷心接受,并異口同聲地說:“這么多票據,這么長時間,也只有你們能查清,真服了你們審計。”
高安市審計局已按照有關的法律法規對該單位作出了相應的處理和處罰。
(作者單位:高安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