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消費、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的關鍵在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重點是提高居民工資收入水平。
在適當放松貨幣政策同時,“減稅”將成為發展生產、搞活經濟、幫助企業渡過目前生存困境的一項重要措施。
啟動消費“馬車”
較之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目前工資性收入占GDP比重依然過低。有鑒于此,當前刺激消費、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的關鍵在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重點是提高居民工資收入水平。
當前財政政策可通過以下措施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一是提高離退休人員工資,使他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二是切實貫徹勞動法,保障乃至提高農村進城務工者最低工資水平,使他們的收入在滿足最基本生活消費的同時有所結余;三是適度降低個人所得稅稅率,提高中產階層實際收入;四是改變資本、技術、管理、土地、勞動等生產要素參與GDP分配比重,切實提高技術、勞動在GDP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工資性收入在GDP分配中的比重。
可以預計,通過上述措施的有效實施,啟動消費必將“水道渠成”。
“減稅”扶持企業
在適當放松貨幣政策之時,“減稅”將成為發展生產、搞活經濟、幫助企業渡過目前生存困境的一項重要措施。
當前“減稅”政策可著重于以下幾方面一是適當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放水養魚”,幫助企業渡過目前由于工資上漲、原料上漲、外部需求乏力所帶來的一系列困難;二是進一步降低房地產交易稅費、股票交易印花稅,以達到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促進資本市場平穩運行的目的。
調節財政支出
當前,財政支出應著力于以下幾方面:一是積極增加農業投入,保持糧價穩定;二是采取財政貼息、擔保方式,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科技進步;三是增加科教文衛支出,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四是增加社會保障支出,進一步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就收支結構而言,我國財政收入增速已經出現下滑,財政必須采取“減稅”、“增加支出”等手段來刺激經濟。財政收支結構出現的“一減一增”變化,將使未來財政收支矛盾突出。
所以,解決未來財政收支矛盾,既要通過發行特別國債的方式,多方籌措財政資金,增強財政發揮宏觀調控職能的財力基礎,又要改善財政支出結構,減少行政性支出,緩解財政收支矛盾。
此外,目前我國GDP增速出現回落,既與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外部需求乏力有關,又與我國經濟由外延型擴大再生產向內含型擴大再生產轉型有關。為此,財政政策更應該注重提高經濟運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