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近日印發了《關于建
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這是我黨第一次就反腐敗工作所做的五年規劃。人們不禁要問,發展國民經濟需搞中長期工作規劃,而反腐敗工作迫在眉睫,關系到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為何還要搞五年規劃?其實,反腐敗工作五年規劃是由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所決定的,是我黨同腐敗行為長期作斗爭過程中經驗與教訓的總結,是科學發展觀在反腐敗斗爭中的體現。
實踐證明,反腐敗斗爭不能一蹴而就。我黨從延安時期就高舉反腐敗斗爭的大旗,建國初期開展了三反五反運動,殺了大貪官劉青山、張子善,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近年來,司法機關更是抓捕審判了一大批大大小小的貪官蛀蟲,胡長清、程克杰、陳良宇等省部級的官員因貪腐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有的甚至被送上了斷頭臺??梢哉f,我黨在反腐敗問題上,態度不可謂不堅決,措施不可謂不得力,手段不可謂不嚴厲,但腐敗問題還是屢禁不絕,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
因此,我們對腐敗問題必須有理性科學的認知和判斷。腐敗問題并非中國所獨有,反腐敗斗爭也是世界性的難題。因此我們必須搞清楚為什么會出現腐敗,是人性的物質欲望使然,還是道德法律的約束不足,抑或是體制的問題,只有搞清了原因,才能對癥下藥。我們欣喜地看到反腐敗工作五年規劃盡管沒有詳盡闡述出現腐敗問題的內外因素,但“推進反腐倡廉教育”、“健全反腐倡廉法規制度”、“強化監督制約”、“深化體制機制制度改革”恰恰是針對出現腐敗問題內外因素所要采取的有力措施。
反腐敗工作五年規劃指的是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體系的建立需要一個過程。比如,官員財產申報問題一直沒有解決,除了決心之外,技術層面上的問題就很多。如果我們對出現腐敗的內外因素沒有清楚的認識,就不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懲治與預防體系。不科學的倉促的沒有配套的制度與機制,只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反而于事無補。事實上,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建立與健全,必須借助于相關條件的建立與成熟,比如黨內民主與監督問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問題,司法體制的改革問題,一句話,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的改革是決定反腐敗工作成敗的關鍵,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必須并也只能在不斷的改革中實現。
但是,我們強調懲治與預防腐敗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必須有相應的外部配套條件,并不意味著消極等待。反腐敗工作之所以作了五年規劃,是要求在五年內建立與健全懲治與預防腐敗工作體系,規劃要求從現在開始就要循序漸進、堅定不移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因此,反腐敗工作必須圍繞著工作規劃中提出的基本要求逐步有序地推進。
我們有理由相信,經過五年努力,一個科學有效的懲治與預防腐敗工作體系一定能夠建立健全起來,腐敗問題雖不能得到徹底根除,但一定能夠得到有效的遏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