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廣闊的發展“錢”景,她婚前“獻身”不料卻埋下隱患;為了擺脫“累贅”,她與丈夫離婚后將女兒送給他人撫養。四年后,她思女心切,悔心頓起,最終將養育女兒的恩人告上了法庭,強烈要求撫養親生女兒。那么——
婚前偷情毀了姻緣
今年31歲的張小慧,供職于河南省登封市一家大型企業,日常工作主要是推銷廠內產品。雖然她相貌出眾,但由于在找男朋友方面過于“挑刺”,所以高不成低不就,至今仍單身一人。
2002年冬季,因為業務發展問題,張小慧與其姐夫李行峰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剛開始,李行峰靠著位高權重和廣泛的社會交際,為張小慧談妥了不少生意,創造了不少經濟收益,這讓張小慧十分感動。后來有一次,當李行峰又幫助她完成一筆生意后,張小慧分外高興,就特意邀請李行峰到一家酒店共進晚餐,以表感激之情。其間,李行峰經不住張小慧的頻頻勸酒,就高興地多飲了幾杯。被張小慧攙扶回家后,正巧其妻加班不在家中。面對小姨子青春豐滿的身軀,在酒精的作用下,李行峰再也難以把持自己,他順手將張小慧攬在懷中。而張小慧為了廣闊的發展“錢”景,則懷著報恩的心態,沒有進行任何反抗……道德防線一旦沖破就很難愈合。此后,兩人一有機會,就在一起纏纏綿綿。
然而這樣偷偷摸摸終非長久之計。經過好心人的牽線搭橋,張小慧終于等來了愛情的轉機。2003年初,經人介紹,他與同廠職工王雙喜談起了戀愛。
自從與王雙喜結識并談上戀愛后,張小慧的腦海中也曾經無數次想過自己的“污點”,想過這樣做對男朋友不公平,但這種愧疚心理只能永遠埋藏在心間。雖然她打心眼里看不上相貌一般的男朋友,可考慮到自己的年齡問題,加上自己前期曾經有過一段不可告人的“過失”,于是便決定隱瞞偷情真相,“委曲求全”接受王雙喜的求婚。同年11月19日,兩人經過不到一年的談情說愛和近距離接觸,滿懷心思的張小慧終于和王雙喜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2004年2月17日,新婚燕爾的張小慧,在與客戶洽談工作時,突然感到身體不適,腹部隱隱作痛。后來實在忍耐不住,她只好用電話將病情告知了丈夫。此時,王雙喜正在廠內上班,得知妻子突然“患病”后,便趕緊向廠領導請了假,迅速趕到妻子身邊,招來一輛出租車,將妻子送到婦幼保健院檢查病情。
然而,醫生鄭重告知的診斷結果,卻讓王雙喜大吃一驚。原來,那位醫生一本正經地對他說:“你的妻子并沒有其他疾病,而是已經懷孕四個月,腹部疼痛因此而起”。
“這絕不可能!”面對這一診斷結果,王雙喜脫口而出。他清楚地記得,自己與張小慧結婚還不足三個月,婚前又根本沒有與她發生過性行為,妻子怎么就“提前懷孕”了?難道妻子在與自己談戀愛期間,又悄悄地與其他男人有染?
此間,一系列的問號始終縈繞在張雙喜的腦海中,鐵的診斷結果,無疑證實了妻子婚前確實“紅杏出了墻”。那么,這個“捷足先登”的男人究竟是誰呢?妻子又因何“暗度陳倉”?
面對提前懷孕這一事實,張小慧當時也很后怕。她清楚自己與姐夫發生過多次性行為,這才不慎懷孕。如果丈夫真的追究事實真相,自己只能落個身敗名裂的下場。經過反復考慮,她最終決定“寧死不承認”。頗有心計的王雙喜來到當地電信局,將妻子手機近期的通話單調了出來。這時他發現,在不足三個月的時間內,妻子與電話號碼為1383826XXXX的手機用戶通話最多。聯想起妻子“提前懷孕”,且頻繁與這個人通話的可疑跡象,王雙喜從內心認定其妻與該人的關系絕非“一般”。此后,夫妻倆常為此事糾纏不休,而且發展到吵架打罵的地步。
送養女兒起了悔心
2004年4月2日,夫妻關系已經發展到“不可救藥”地步的王雙喜,果斷提出了與妻子離婚。張小慧正害怕“東窗事發”不好收場,當即答應。于是,雙方當天便到民政部門辦理了協議離婚手續,從此分道揚鑣。
沉浸在婚姻失敗當中的張小慧,自然懂得離婚女人“有孕在身”所帶來的不良后果。為了解脫自我,她決定把這個月份不足的孩子早日引產出來,然后送給他人,以絕后患。
無巧不成書。且說張小慧在醫院待產期間,無意間認識了一個叫宋花的女人。28歲的宋花家居農村,婚后首次懷孕,為了順利生產,她在丈夫趙愛民的陪同下,也來到這家醫院待產。當這對大齡夫婦得知張小慧意欲將待產兒送人撫養的情況后,當即表明愿意收養。
宋花當時決意要收留這名待產兒的主要理由是,自己已經過了生產黃金期:與其冒險再產,還不如“撿”一個實惠。而張小慧親眼所見趙愛民與宋花夫婦老實巴交且為人厚道,也就口頭應允了這個約定協議。
一個月后,當張小慧在醫院產下了一名女嬰后,宋花也產下了一名男嬰。面對“龍鳳”同降人間這一好事,趙愛民與宋花夫婦心花怒放,遂按照事前與張小慧的口頭約定,當即把張小慧產下的女嬰抱走了。
事后,為了掩人耳目,避免節外生枝,趙愛民與宋花夫婦以生了“龍鳳胎”的名義,將收養的這名女嬰、以趙燕的名字,入戶到趙家。
轉眼四年過去,昔日的孩子也長大了。而仍舊獨身的張小慧,這時卻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親生女兒。每當此時,她就潸然淚下,后悔不該把孩子送與他人,也更加體會到母女分離的痛苦。為此,她數次要求趙愛民與宋花夫婦歸還趙燕,或者把趙燕送過來住上幾天,哪怕讓自己看上一眼,但這對夫婦不是找借口推托,就是避而不見,而待她的態度也漸漸不如以前。
趙愛民與宋花夫婦不愿讓張小慧探望趙燕的理由很簡單:當初你情愿把女兒送給我們撫養,我們辛辛苦苦把她撫養長大,現在你卻反悔要人,天下哪有這個道理?
奪回女兒賠了損失
針對這一局面,如何才能要回女兒,成為張小慧日夜思考的首要問題。
一天,獨守空房的張小慧正在暗自落淚,昔日一位女友登門造訪。當這位朋友了解到張小慧的遭遇后,就對她說,現在如果你能要回孩子,將來孩子長大,你也會有個依靠。張小慧聽后,覺得非常有道理,于是要回女兒的念頭更加強烈。
經過咨詢律師,張小慧終于有了主意。2008年6月,張小慧以原告身份,一紙訴狀把趙愛民與宋花夫婦告上了法庭,強烈要求法院確認趙愛民和宋花與趙燕之間的收養關系無效,趙燕由自己撫養。
接到法院的應訴通知書后,趙愛民與宋花夫婦非常憤怒。他們認為,自己當初好心好意收養張小慧的女兒,并把其撫養長大,張小慧不支付撫養費不說,如今還把他們告上法庭,實屬以怨報德。于是,趙愛民與宋花夫婦堅稱自己并沒有收養張小慧的女兒,請求法院駁回張小慧的無理之訴。
面對這一僵局,主審法官經過調查,在確認趙燕被趙愛民與宋花夫婦實際收養的事實后,依法于2008年8月8日下達了一審判決。
判決認為,原告張小慧和被告趙愛民與宋花夫婦所爭執的孩子趙燕系張小慧親生,趙愛民與宋花夫婦雖已對孩子實際撫養,但未辦理收養登記,其收養關系不能成立,故對張小慧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但鑒于被告趙愛民與宋花夫婦在撫養原告張小慧之女趙燕過程中,遭受了一定的經濟損失,所以張小慧應予補償。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規定,判決確認被告趙愛民和宋花夫婦與趙燕之間的收養關系無效;原告張小慧補償被告趙愛民與宋花夫婦撫養孩子的損失費3萬元。
案后說法
本案雖然到此告一段落,但有個問題讓人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趙愛民和宋花夫婦與趙燕之間的收養關系為何無效呢?辛辛苦苦撫養了四年的孩子,怎么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說要走就要走呢?為讓讀者明白其中的法理關系,筆者特意采訪了本案主審法官。
主審法官解釋說,根據我國《收養法》第十五條之規定:“收養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收養關系自登記之日起成立。”可見,收養登記是收養關系合法、有效的唯一證明。本案中,雖然趙愛民和宋花夫婦與張小慧口頭約定了收養協議,但由于未辦理收養登記,其收養關系從法律上來說就沒有成立。因此,孩子的親生母親張小慧仍然是法定監護人,可隨時將其帶回家自行撫養。
此外,辦理收養登記時,收養人也應滿足一定的條件。我國《收養法》第六條規定:“收養人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一)無子女;(二)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三)未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四)年滿三十周歲。”
綜上所述,趙愛民和宋花夫婦在沒有辦理收養登記、且在育有一個兒子的情況下,又收養一個女兒,顯然違反了法律規定,故其與趙燕之間的收養關系不能成立。
但愿本案能夠給送養人和收養人一個有益的啟迪。
編輯:孫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