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書展作為世界最大的國際圖書版權交易會,是了解全球出版業和進行圖書交易的理想平臺。第38屆倫敦書展(London Book Fair)將于2009年4月14~16日在倫敦Earls Court展覽中心舉辦。
秉承“版權貿易”核心 首相到場助陣
2008年的倫敦書展,共吸引了來自60個國家的2000多家公司參展,120個國家的25000多位觀眾參觀。這使得租用了近600張洽談桌的國際版權中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書籍版權貿易場所。雙方就多語種書籍和手稿的銷售與拍賣進行積極商洽,并深入探討書籍出口、內銷和生產服務等相關事宜。
秉承“版權貿易”交易核心,倫敦書展為新入行的版權銷售代表所開設的“版權銷售入門”研習會吸引了全球120個出版商和代理商。該研習會作為展會的“傳統節目”,深受好評。培生中國(Pcarson China)的主席James Kynge在發言中介紹了在中國的出版經驗,以及為有興趣在中國成立代表處的出版商們開設的“中國論壇”。作為主要發言人,來自HarperCollins的Victoria Barnsley女士所作的“出版業與環境”成為討論的熱點;而由英國出版商協會所作的關于英國圖書市場的介紹,則讓聽眾對英國當前的出版業市場潮流資訊及相關數據有了深入地了解。
2008年恰逢英國“閱讀年”,英國首相布朗正在大力推動英國的“全民閱讀”活動。書展當天,這位被英國人認為是自丘吉爾以來最具文學素養的首相不期而至。布朗的到來充分體現了倫敦書展在業界的重要地位,而其“讀書是人生中的一大激情”、“書就是一切”等充滿激情的話語更讓展會現場的氣氛無比活躍。
展會現場,熱烈的氣氛無處不在。“烹飪美食書籍展區”首次展示了獲獎烹飪書籍,并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廚師現場演示他們書中的菜譜;“今日作家”及“文學咖啡吧”活動吸引了大量著作人,當代英國最受歡迎的小說家賽巴斯蒂安·福克斯(sebastian Faulks)、東尼·帕森斯(Tony Parsons)、暢銷兒童文學作家法蘭西斯卡·賽門(Francesca Simon)及旅英華人作家薛欣然等均親臨現場做推廣宣傳。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所言:業務、銷售及聯絡一向是倫敦書展的關鍵所在。
參展規模創歷年之最 讓世界“感知中國”
在倫敦書展期間,中國圖書特設“感知中國”大型展臺,介紹2008年北京奧運會、西藏宗教文化、自然風光與歷史、當代中國文學、實用生活、工具書以及漢語教學。據了解,中國展商的參展規模創歷年之最。其中,中國正式展團由環球新聞出版發展有限公司(CUPP)組織,獨立參展商包括人民衛生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中國國際出版集團等大型中國出版公司。
教育是倫敦書展的重要功能之一,本屆書展共舉辦了超過80場研討會和交流活動,主題涉及數字出版、兒童出版、電影及電視版權、書籍銷售與英國市場開拓等多個方面。其中,“中國論壇”重點探討了中國出版業的現狀及發展前景以及英國與中國之間的出版貿易合作機會。倫敦書展的一系列論壇,為中國展商拓展海外市場,提供了大量有參考價值的信息。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書展,中、日、韓的圖書相對比較少,在全球圖書市場上明顯處于弱勢。中國出版物的裝幀水平已接近世界潮流,但從內容來看,有些書籍還比較刻板,不夠親切自然生動。
中國自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圖書在同國際接軌方面取得很大的進步,但目前外國進口圖書仍比較多,而出口相對比較少。筆者認為,我國出版商應在選題策劃上更具國際視野,中國作家、學者也應更加善于用英語來表達對世界的認識。“內容至上”、“善于表達”,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如此,中國圖書才能在全球性的“版權貿易”中占有越來越多的話語權,中國文化才能得以更為廣泛、迅速、準確的傳播。
倫敦書展官方網站www.londonbookfair.co.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