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公司擔心歐洲的版權保護
歐洲出版公司紛紛擔心,歐盟對版權保護的新建議,會使他們在與谷歌的數字化圖書館收藏項目一事中失去競爭力。這種擔憂是在華沙舉辦的歐洲出版商協會聯盟上傳出來的。
法國出版商協會擔心,由內部市場和服務總公司撰寫的歐盟知識經濟版權綠皮書,可能會比2001年版版權指導要求更大的免稅。正如一家出版公司的總裁所說,進一步對圖書館加大免稅力度,勢必會造成谷歌數字化圖書館收藏項目的合法化,即不必獲得作者和出版公司的許可就可以數字化。
擔心的還有,這一綠皮書還會影響即將公布的歐洲議會關于2001年版版權指導實施報告,更會影響明年的歐洲大選。為了獲取選民的支持,議會更是可能在版權方面表示出一種不利于作者和出版社的態度。
雖然近期各出版公司采取的種種抗議或多或少影響了這些建議的再修訂,但這些建議正在為政府所采用。被游說的官員更是對此事閉口不談,只是表示歐盟需要一個更廣泛的全球版權指導性文件,對于出版公司的擔憂,僅僅是留存于口頭的“我們正密切關注出版公司的擔憂”。
一些粗心的出版公司正在毀滅傳記
英國《衛報》發表一篇有關傳記寫作的文章,批評出版公司關心圖書銷售額要超過關心圖書質量。凱瑟琳-休斯在文章中說,雖然銷售額在不斷增長,但當你擔心一個圖書類別是否健康發展,要看的不是該類圖書銷售出多少,而是該類圖書的總體質量如何。
出版公司就是問題的所在。開辦傳記作家俱樂部的安德魯·羅尼文學代理公司,是一家從事傳記寫作的網絡組織者。他們說,正是由于出版公司將更多的權力從組稿編輯轉到銷售人員,導致圖書的銷售數量比圖書的內容質量更為出版公司所看重。他們的想法是,如果有一本傳記成功了,那么再繼續下一本傳記,即使出版公司的回報是逐步遞減的。
拍賣雜志要先向買主提供貸款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為了順利將其旗下擁有《農夫周刊》和《出版商周刊》的商業雜志部門拍賣出去,勵德·愛合維爾不得不向潛在的買主提供10億英鎊的貸款。
出版巨頭勵德·愛合維爾也是電子信息服務商巨頭,在上個月初向有興趣購買這些雜志的買主發出合同書,一旦買主簽下合同,即會向潛在的買主提供足夠的貸款。不過,勵德·愛合維爾無法說服銀行提供足夠的貸款來吸引買主——目前最有可能購買這一雜志部門的是私人平衡基金,所以勵德·愛合維爾不得不自己出一部分資金來補足這一貸款金額。
勵德·愛合維爾在今年二月就宣布要拍賣這一雜志部門,為了這次拍賣,他們已經準備了數周,策劃這一經濟貸款項目。
美國韋氏字典新增一些詞條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著名字典出版公司梅里一韋氏字典出版公司在新版的《大學英語字典》中新增了100個新詞條。
在新版字典新詞中,包括有“edamame”(毛豆)、“pescatarian”(吃魚的素食者)和“prosecco”(一種意大利起泡酒)。
該字典出版商表示,在啟用這些詞匯前,他們已經觀察多年了。許多新詞匯,如“prosecco”和“soju”(一種由大米蒸餾的韓國伏特加酒)都反映出美國人對烹飪藝術的興趣在增加。
其他一些詞匯則反映出新技術或新產品,如“infinite pool”(無窮大池塘,一種戶外池塘,其一邊設計成水,看起來好象流向水平線)。
還有一些互聯網相關術語非常容易理解,如“Webinar”(網上會議)和“netroots”(在網上交流或博客上很有政治基礎的激進主義者)。
2007年德國書業是健康的一年
據美國《出版商周刊》報道,德國圖書業協會公布了最新數據,反映出德國圖書業在2007年發展不錯。
根據統計數據,2007年德國圖書銷售總額增長3.4%,達95.8億歐元。這是21世紀以來德國圖書銷售總額最大的年增幅,與德國商品總銷售增長率1.7%的數值相比,更是突出。2007年德國圖書品種增長1.9%,達96479個新品種,印刷總冊數超過9.80億冊。
銷售額增長看來是所有圖書分類所出現的現象,其中青少年讀物由于《哈利·波特和死圣》的上市更是增長14%。
德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翻譯引進國,去年出版了約6160個翻譯本,其中67%是從英語圖書翻譯而來。
史密斯書店謹慎對待電子圖書
英國第二大圖書連鎖店W.H.史密斯書店認為,在電子圖書閱讀器高于100英鎊或電子圖書不能在手機上閱讀前,電子圖書市場就不會起飛。這是該書店對外界一種猜測的回應。今年初,鮑德斯書店決定進貨iLiad電子圖書閱讀器,而英國水石書店將在今年秋天銷售索尼電子圖書閱讀器,由此,外界猜測史密斯書店也會加大電子圖書項目上的花費。
史密斯書店已經在其網上書店銷售電子圖書,但他們并沒有告訴外界,他們是否有更大的發展計劃。只是他們的發言人說,他們一直在銷售電子圖書,他們也很關注電子圖書市場的新變化,特別是今年秋天即將到來的設備硬件變化。一旦時機成熟,他們會加大投資。
不過,發言人也說,電子圖書閱讀器尚未低于99英鎊,手機也無法閱讀電子圖書,因此電子圖書市場要想有較大的變化是不太可能的。
目前,索尼電子圖書閱讀器美國價格是299美元,亞馬遜的Kindle電子圖書閱讀器美國價格是359美元,而iLiad電子圖書閱讀器在鮑德斯英國分店銷售價格是399英鎊。
Kindle確實推進了電子圖書銷售
據亞馬遜的最新消息,現在亞馬遜的客戶中,購買Kindle電子圖書閱讀器版本的圖書而非紙質版圖書的人數增加了一倍。《時代》雜志報道,就品種而言,在13萬個既有Kindle版電子圖書又有紙質版圖書的品種中,Kindle電子圖書閱讀器版圖書銷售占12%的份額。
看起來亞馬遜對于這一銷售數據真的是嘴緊,而這一網上書店的新業務對于分析人士及媒介的分析來說又是非常缺乏數據的。今年五月的一次技術業務會議上,杰夫·貝佐斯說,在既有Kindle版電子圖書又有紙質版圖書的品種中,Kindle電子圖書閱讀器版圖書銷售僅占6%的份額。由此看來,亞馬遜似乎要比預期銷售出更多的電子圖書。
新出小說上市前先免費提供給Kindle用戶
據美國《紐約時報》7月31日報道,亞馬遜和美國格羅夫出版公司聯合向亞馬遜的Kindle用戶推出克里斯朵夫·莫爾的新出小說《精神屋》免費下載服務。
這一新出小說將從8月1日起提供下載,比該小說紙質版正式上市日——8月28日要早好些日子。
格羅夫出版公司的負責人表示,他們與亞馬遜的這一交易,純粹是擴大莫爾讀者群的一種方法。
澳大利亞出版公司反對“開放市場”
澳大利亞政府表示他們要修改圖書進出口的相關法律,為此,澳大利亞一些出版公司計劃組織起來保護原有的國家平等進口法律。澳大利亞作家加思·尼克思也加入了這個隊伍,認為政府的“開放市場”思想就是投降思想。
根據澳大利亞出版商協會和澳大利亞作家協會的計劃,他們將組織活動抵制相關法律的修改。
原來法律規定,澳大利亞出版商擁有在自己國家境內出版圖書的專有出版權,只要他們的圖書是在海外版30天內出版的。但如果澳大利亞國會對此法律進行修改,那么澳大利亞出版商的該項權力就會受影響。
政府公布這一政策變動確實讓許多澳大利亞書業人士傷心。澳大利亞書商協會和澳大利亞出版商協會表示,他們都沒有事先得到消息,而且澳大利亞作家協會說,他們總是在政府決定之后才知道這些政策變動,而不是在政策要改變之前。
尼克思還質疑政府重新審定該法律的正確性,特別是在美國和英國都在加強他們的版權區域之時。當澳大利亞出版的圖書不能在美國和英國銷售,而美國、英國和其他英語版圖書能涌入澳大利亞,這個“開放”真的讓人懷疑體現在哪里?
不過,一些澳大利亞書商還是非常歡迎政府重新審定這一法律條例,如著名的戴莫克圖書連鎖店,他們認為開放市場意味著澳大利亞讀者有更多品種的圖書可以購買,而且價格更有競爭力。
因特網是否會毀滅圖書出版?
蓋·達曼在其英國《衛報》的博客上,就是否因特網會徹底毀滅圖書出版而卷入了一場激烈的辯論。
他說,多少次我們被告知,因特網將全盤毀滅我們所知道或掌握的寶貴知識,但到目前為止,只有音樂產業的喪鐘才是真正響起,而且真的成為現實。過去對于圖書出版的喪鐘確實已經聽到多次,只是現在不是技術本身真正對圖書出版業具有威脅,而是因特網上的圖書盜版可能會導致寫作的消亡。
達曼援引了《泰晤士報》的一篇文章,在那篇文章里,英國作家協會主席特蕾茜表示,她的會員很擔憂出版業正在適應數字時代,作家們會考慮停止寫作。
但是在那些需要廣泛閱讀的場合,有跡象表明,大家還是喜歡紙質版圖書,因特網的聊天室、電子郵件和博客激增并不是圖書出版的一大威脅。實際上,許多作家深信,銷售他們圖書的最好方式,是將圖書免費贈送給讀者。
鮑德斯啟動有聲讀物下載服務
美國第二大圖書連鎖店——鮑德斯集團在其網上書店改版之際,新增有聲讀物下載服務。目前,該服務共有15000個圖書品種可下載,圖書類別有小說、非小說暢銷書,經典作品,自學類圖書和少兒圖書。鮑德斯承諾,每周將增加數百種新品種。
在服務新啟動之際,光MP3格式的圖書品種就有5000多種,而且適用于各類MP3播放器,包括蘋果公司的iPod。
作為該項服務新啟動的促銷活動,在7月15-22日期間,鮑德斯提供9.95美元下載15個品種的優惠。
除了可以在網上下載這些有聲讀物外,顧客也可以到公司所屬概念店的自助計算機服務站下載。
維基百科要出版單冊紙質版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在埃及的亞歷山大舉行的維基百科會議上,傳來許多聽起來不太可能是真的聲明。其中一條令人感覺太大膽了,那就是這一網上百科將創造圖書印刷業的一大歷史:制作一本由90000名最可信個人作家創造的圖書。
這本書有這么多作者,表明該作品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合作作品。它計劃由德國貝塔斯曼集團出版,內容是由德語版維基百科中精選25000篇最流行的文章組成。每篇文章都非常短,不超過幾段,但有圖書或插圖。
這個“單冊維基百科”計劃在今年九月公開銷售,售價定為19.95歐元(約32美元)。
埃及新聞審查禁止一本政治書上市
埃及政府新聞審查部門禁止英國帕爾格雷夫出版公司一本有關貪污和指控刑訊逼供的圖書在埃及發行。
出版公司也是7月中才獲知,《全埃及:法老之土地面臨革命的邊緣》這本由英國擅長調查的記者約翰·布賴德利撰寫的書,任何埃及書商都得到通知,不允許進貨銷售。
帕爾格雷夫出版公司的營銷經理卡普斯蒂克認為,該書在美國正獲得更多關注,并已經有許多評論。為此,他們通知其發行人員,詢問所有相關地區是否備足貨,但負責中東的吉更斯回答說,他打電話問埃及的圖書發行商是否進貨,才知道該書已經被新聞審查而禁止在埃及銷售了。
該書在英國是6月才上市的,被美國《紐約時報》評介為“極富信息,言辭溫和,容易理解”,但含有爭議內容。書中許多篇幅敘述了埃及的貪污情況,刑訊逼供普遍,而且政府政權極不穩定。
布賴德利的前一本圖書《沙特阿拉伯大曝光:一個正處于危機的王國》雖然在美國上市,但因法律因素無法在英國上市。卡普斯蒂克說,法律人士告誡他們,根據目前的法律,如果該書在英國出版,那么沙特阿拉伯有權對出版公司進行控告。通過本社用法律觀點來審校該書,他們對于在英國出版該書還是有些信心的。
卡普斯蒂克還說,以前帕爾格雷夫出版公司多本圖書因得罪不同的政府,而被禁止在多個地區出版或上市。但帕爾格雷夫出版公司還是熱衷于出版不同觀點的圖書。
費伯出版公司?開辦創造性寫作課程
英國費伯出版公司證實,他們確實在安排開辦一系列創造性寫作課程,開辦地點為歐洲和英國的一些城市。
第一個開辦城市設在法國巴黎,現在已經開始預訂。屆時,將有15位很有聲望的作家作為期四天的教學。聽課費500英鎊,包括每天的中餐和可選的晚間活動。
英國倫敦的開辦也已經進入計劃中,而德國柏林則考慮作為影片授課。至于愛丁堡、都柏林和伯明翰等城市,則可能開辦寫作課。
費伯當初的設想是在出版社外開發一些特別的出版課程,但要與品牌有關,特別是與費伯有關。
電子圖書將宣告出版公司的消亡
據某網站報道,暢銷書《如何失去朋友和遠離人類》的作者托比·揚預測,隨著電子圖書在讀者中受歡迎程度不斷提高,總有一天出版公司將會消亡。
托比·揚之所以這么認為,是他覺得電子圖書格式非常方便制作,一些有才華的作者完全可以自己出版他們的作品。然后,他們可以上傳自己的作品到自己開設的網站,有償向讀者提供可下載內容,以便讀者在自己的電子圖書閱讀器上閱讀。目前,作者可以從可下載的電子圖書獲得10%~15%的版稅,以后作者完全可以100%獲得標定價格的書款,從而將出版公司和文學代理擠出書業。
托比·揚是索尼電子圖書閱讀器的官方代言人。
法國人關注媒體
根據法國《十字報》刊登的一項“法國人與媒體”的調查結果,調查涉及的媒體有電臺、電視、平面媒體和互聯網。整體來看,2007年法國人對媒體的興趣稍有下降,2008年初仍下降了3%。
法國人最相信電臺。57%被調查的法國人認為:“電臺講述的事件確實發生了或電臺講述的事件與事實基本相符。”一年又一年,法國人對電臺信任度的百分比基本持平。法國人對于平面媒體的認可排行第二位,49%的人認為可以相信,比2006年下降了2%。46%的法國人信任電視,排行第三位,比2006年同樣下降了2%。至于互聯網,名列第四位,僅有31%的法國人認為可以相信網上的消息。
雖然2007年已經遠去,但是50%被調查的法國人依然對當年總統選舉之際,法國媒體的大肆宣傳記憶猶新。其次,法國人認為,對于總統私生活和在公共場所禁煙的宣傳有些過度。但是,50%的法國人認為媒體針對居民購買力、無固定住房者、退休制度改革、氣候變暖等問題上的宣傳則缺乏力度。
總體來看,法國人對媒體感興趣。72%被調查的法國人表示,他們以“極大”或“較大”的興趣關注各類媒體報道的事件和消息。
互聯網推動法國經濟發展
近年來,互聯網已經在法國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廣泛使用,這一高新技術的應用推動著法國整個經濟的發展。據統計,2007年法國約有36900個商業網站,比2006年增加了54%。到目前為止,大約每半個小時就會有新的網站在法國建成。2007年,法國在線的支出金額已達160億歐元,占電子商務這一行業的35%。
互聯網的廣泛使用對法國整個經濟的發展產生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因此有人稱其為“新經濟”。截至目前,互聯網仍以兩位數字在遞增。在國際方面,互聯網在國外有利地促銷法國產品,這對法國企業無疑是一件大好事。法國人在推銷產品的同時,向別國人傳授了法式工藝、生活方式;介紹了法國的文化、旅游等。
在國內,互聯網也改變了法國人的工作方式和生產方式。網上辦公可以使權利下放,發揮個人才干,提高工作效率。網上購物方便生活,有益環保,提高生活質量。
由于使用互聯網,新的經濟模式隨之產生,比如前所未有的遠程售貨和按需生產。新的經濟模式使人們之間縮短了距離,使企業生產避免了存貨。每一位消費者,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通過互聯網就可以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