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貝塔斯曼的老總哈特穆· 奧斯特洛夫斯基(Hartmut Ostrowski)任命39歲的馬克斯·杜爾(Markus Dohle)主管蘭登書屋的消息傳出以來,頗遭業界非議,《紐約時報》稱之為“讓一名機械師去管理航空公司”。究其原因,杜爾沒有出版資歷,接掌蘭登書屋之前,負責貝塔斯曼的印刷和媒體服務部歐唯特(Arvato)。其實,奧氏的決定有其道理。
奧斯特洛夫斯基執掌貝塔斯曼之前也是歐唯特主管,杜爾即是接替奧斯特洛夫斯基,而貝塔斯曼的前任老總岡特·蒂倫(Gunter Thielen)亦來自歐唯特。由此可見,歐唯特在貝塔斯曼集團內的地位非同一般。
歐唯特最初是為貝塔斯曼和其他傳媒公司提供圖書和光盤的印制、儲運等后勤服務。在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領導下,歐唯特跳出傳統的傳媒服務市場,將業務擴大到其他行業,招徠了許多非傳媒行業的客戶。《金融時報》登過一段故事:1992年,奧斯特洛夫斯基未經上司許可,與漢莎航空公司簽訂一個合同,由歐唯特為漢莎航空公司管理后勤服務。數月后,貝塔斯曼老總問及此事,奧氏解釋一番,卻遭到一頓訓斥。老總提醒,貝塔斯曼是一家傳媒公司,不是服務公司,與航空公司根本風馬牛不相及,告誡他下不為例。奧氏回憶,當他告訴老總,這個合同為歐唯特創造多少收入,老總轉怒為喜,說:“好樣的,但別在外張揚。”
如今,歐唯特已是貝塔斯曼集團第二大業務部門,雇員占貝塔斯曼一半。該部不僅為貝塔斯曼服務,還替漢莎航空公司管理客戶服務中心,幫谷歌處理網絡廣告收費,為德國和英國一些城市管理市政服務,如車牌登記和稅款收賬等等。自2003年以來,歐唯特的營業額增加了73%,達到76億美元,占貝塔斯曼年收入1/4。更重要的是,歐唯特是貝塔斯曼集團最具創新精神的部門。
奧斯特洛夫斯基執掌貝塔斯曼之后,首要的任務是設法讓集團的業務重新回到增長的軌道。在歐美,傳媒產業包括出版業已是“成熟行業”。“成熟行業”的特征是市場飽和,銷售增長緩慢甚至停滯不前,企業營利日漸艱難。2007年,貝塔斯曼整個集團的內部增長(organic growth,即指一個企業依靠自身現有業務實現的銷售增長,而不是通過并購其他企業來增加銷售)只有區區0.4%。奧氏新官上任,定下一個目標,貝塔斯曼的內部增長必須達到每年4%。如何實現這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奧氏認為貝塔斯曼應該借鑒、推廣歐唯特的經驗。
貝塔斯曼的核心業務分為6大塊:電視(RTL Group)、圖書(Random House)、雜志(G+J)、音樂(BMG)、印刷和媒體服務(Arvato)以及圖書俱樂部(Direct Group)。據奧斯特洛夫斯基3月18日在貝塔斯曼年度新聞發布會上的報告,2007年,只有電視部和杜爾所在的印刷和媒體服務部實現了內部增長,其中電視部增長3.4%,印刷和媒體服務部增長4.7%;其他部門則全是負增長,其中蘭登書屋的內部增長下降1.4%(總銷售減少5.6%),雜志部下降0.5%,音樂部下降7%,圖書俱樂部下降7.9%。在這種低迷的環境下,實現內部增長4%,對各個部門的主管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
歐唯特在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指導下,從發運圖書和音樂光盤,擴大到為電話公司發運手機,最后成功地介入企業和政府外包這個潛力巨大的新市場,為貝塔斯曼在其核心傳媒業務之外,獲得了穩定、多樣的重復性收入(recurring revenue)。所謂“重復性收入”,是指一個企業里穩定的、可預見的、可持續到將來的那一部分收入。如今,貝塔斯曼的收入來源有四個:30.6%來自媒體服務,27.8%來自廣告,24.1%來自內容,17.5%來自圖書俱樂部直銷。業界預計,貝塔斯曼的業務重心還會繼續移向以歐唯特為代表的服務領域。這種通過服務合同來鎖定“重復性收入”的經營模式在專業出版領域已經十分明顯,愛思唯爾、湯姆森、克魯維爾正在競相轉型,在大眾傳媒集團里,貝塔斯曼則是第一個意識到并開始探索這種經營模式。也有人擔心貝塔斯曼會因此喪失其傳媒企業的文化特征。奧斯特洛夫斯基則堅信,貝塔斯曼仍然是一個傳媒集團,而歐唯特則是貝塔斯曼其他“傳媒業務”的發動機,歐唯特一方面為貝塔斯曼分散了風險,同時也為貝塔斯曼提供了其他傳媒集團所沒有的商業機會。
現在,奧斯特洛夫斯基要求各部門跳出現有市場的局限,解放思想,尋找新的收入來源。基于這個原則,奧氏要求蘭登書屋不要畫地為牢,僅僅局限在出版圖書,而要將自己的市場擴大為“提供故事性的內容”,這就要求蘭登書屋有一種創業的精神。所以,奧斯特洛夫斯基要撥一個他信得過、熟悉歐唯特模式的人去激發蘭登書屋,開辟新的思路。奧斯特洛夫斯基稱杜爾“是一個杰出的創業型領袖,他將給圖書出版帶來新的思維,開辟新的市場,為蘭登書屋注入迫切需要的新的活力。”由此看來,讓杜爾這個“門外漢”領導全球最大的大眾圖書出版社,可謂順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