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理論知識與業務技能培訓并重。每月對各黨小組長、黨員致富能手集中培訓3次,對普通農民黨員培訓1次,重點學習黨的知識、政策法規、農業實用技術等。
突出提高黨員群眾致富能力的重點。依托遠程教育網絡平臺,多種形式開展培訓,確保每人掌握一到兩門農業實用技術。2007年共舉辦培訓班18期,培訓450余人次。
增設流動課堂。邀請相關專家就遠程教育網站上的科普知識、農作物栽培等技術進行講解。2007年共舉辦技術講座8場(次),培訓550余人次。
(北碚區委組織部)
江津:干部交流促進干事創業
掛職交流。對區管后備干部實施雙向交叉掛職交流和到村(居)掛職交流,選擇部分優秀后備干部到對口支持縣、友好聯系縣縣級部門異地掛職交流。
輪崗交流。對表現突出但工作經歷相對單一的,實施從山區鎮到平壩鎮、從鎮街到區級部門、從一般崗位到重要崗位的輪崗交流。
提拔交流。對具備提拔條件,經民主推薦、差額考察優秀的后備干部實施提拔交流。
目前全區實施掛職交流70人、輪崗交流57人、提拔交流42人,所有人在去年年度考核中均被評為優秀。
(江津區委組織部張福煉)
涪陵:提升社區黨建工作水平
堅持兩級會議制度,推進共駐共建。建立完善社區黨組織工作會議和社區黨員代表議事會制度,每年召開2次以上聯系會議,加強社區黨組織和駐區單位的溝通聯系。
突出服務,提升社區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構建群眾服務網絡,為給轄區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創造良好條件。組建各類志愿者服務隊111支,志愿者4151人,推進文明社區建設。
實施萬名黨員進社區活動。區級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黨員,根據本人意愿、職業特點、愛好特長加入志愿者隊伍,共建和諧社區。目前已有近6000名在職黨員參與社區建設。
(涪陵區委組織部)
沙坪壩:打造“青年人才論壇”三亮點
質量高。十幾家媒體滾動發布論壇動態,1500份宣傳海報和2塊大型室外廣告牌大力宣傳,開通論壇短信平臺和5部24小時咨詢熱線,深入駐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宣傳并重點約稿近40篇,全區論文數量較2007年增加近20%。聘請政府領導、高校教授、專家學者成立評審委員會,擇優推選5名同志參加重慶主論壇。
方式新。設立多個子論壇,邀請區域內的科研院校、國有企業以及“兩新”組織的青年人才參加論壇活動。目前,已舉辦5個特色子論壇,涵蓋多領域優秀青年人才。
成果實。把獲獎青年人才納入區人才庫。編輯青年人才論文集、召開表彰會、設立創新示范點。安排青年人才到重大工程、項目、崗位掛職鍛煉,為“一區三高地”建設提供人才支持。
(沙坪壩區委組織部)
雙橋:健全選人用人工作機制
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對貢獻突出的19名干部進行通報表彰,提拔36名想干事、肯干事、老實干事的干部,對個別跟風行事、投機鉆營的干部進行談話教育。
注重完善制度。研究制定干部初始提名、差額考察等配套制度,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選人用人機制,把真正優秀的人才選拔到合適崗位上。
實施回訪鑒評制度。采取民主測評、個別談話、征求意見等多種方式,對新提拔的9名干部試用期滿后進行回訪鑒評,全面客觀地了解和掌握干部的真實情況。
目前,區管領導干部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45歲以下中青年干部占88%,具有大學以上學歷的干部占86%,女干部占24%。
(雙橋區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