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工作需要安排的人大代表,在任期內調離原選區或原選舉單位,但仍在本行政區域工作或居住,根據代表法關于代表應當與原選區或者選舉單位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他們的意見和要求的精神,有人提出應該辭去代表職務,由原選區或選舉單位另選代表。
舟山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馮國海 代表應主動提出辭呈
選舉法明確規定:“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任期內調離或者遷出本行政區域的,其代表資格自行終止,缺額另行補選。”而對代表在任期內調離原選區或者選舉單位但仍在本行政區域的,則未做要求。我以為,代表一旦調離原選區或原選舉單位,要對原選區選民和原選舉單位負責并積極為他們代言,同時又受原選區選民和原選舉單位的監督,這兩項功能勢必大大削弱,因此,代表應主動提出辭呈,由原選區或原選舉單位補選代表。
選區劃分、代表名額分配,本來就有一定的科學合理依據。隨著代表調離選區或選舉單位,原有的平衡就被打破,一部分群眾利益就不能通過他們的代言人很好表達出來。原選區或選舉單位再選一名他們值得信賴的人做代表,這樣,整個代表群的組合才能保持原有的合理性和代表性。
另外,在縣級人大,代表任期內跨選區變動常有發生,但有時變動數過多,會使一些選區成為代表的空白點,也給每年人代會編團分組工作帶來困難,個別代表團代表數比例失衡,還直接影響代表審議作用的發揮。代表是一種職務,當代表作用不能充分有效發揮時,就應該辭去代表職務,這既是對代表本人負責,更是對代表所在原選區選民或選舉單位負責。
長興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馬凌燕 不辭去代表職務有諸多弊端
筆者認為,代表調離原選區或選舉單位而不辭去代表職務,則會帶來諸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不利于代表橋梁紐帶作用的發揮。代表在人代會尤其是閉會期間,應全力發揮體察民情、反映民意的作用。代表調離后,受時間和精力的限制,對原選區或選舉單位的情況不可能像原來那么了解,很難真正實現為民代言的橋梁紐帶作用。
不利于代表接受監督。代表法第五條規定,代表受原選區選民或者原選舉單位的監督。代表調離后,組織人事關系一般也要求一并調離,跟原選區選民接觸的機會也少了,如此一來,代表即使能做到接受原選區選民的監督,但也很難接受原選舉單位的監督。如果代表調入政府或“兩院”工作,而“一府兩院”本身就是人大監督的對象,監督與被監督的矛盾將使代表在接受監督上大打折扣。
不利于代表專業作用的發揮。為了更好地整合代表專業優勢,現在各地人大都在探索建立代表專業小組,長興縣也在2007年組建了財經、法制、教科文衛、農業環保資源4個代表專業小組。假如一位人大代表從教育行業轉入衛生行業,從事的是兩個完全不同性質的工作,“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代表專業作用的發揮。
不利于原選區或選舉單位開展工作。人大代表調離后,如果繼續占著代表名額,新進來的人員就不能被補選為代表,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選區、選舉單位代表工作的正常開展。
鑒于此,筆者認為,代表調離原選區或選舉單位后理應辭去代表職務。
杭州市下城區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 經忠偉 有必要實行代表辭職制度
代表法和選舉法都規定了代表可以辭職,也規定了代表應當與原選區的選民或原選舉單位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他們的意見和要求。如果代表因各種原因而離開了原來的選區或選舉單位,確實存在不便于聯系選區選民和接受選民監督,不能很好地服務原選區選民和選舉單位的現實問題。筆者認為,不能達到法律規定的要求,就有必要辭去代表職務,因此,實行代表辭職制度有其客觀的現實需要。
實行代表辭職制度是對代表的一種約束機制,是加強代表管理的有效辦法,也是完善選舉制度的一種積極探索,可以把代表真正納入職務軌道,有利于端正社會對代表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組成人員的性質和地位的認識,有利于增強人大代表的責任感、使命感。代表辭職后,可以讓出位置給那些能夠充分反映選區選民要求和意愿的人選為代表,從而實現民主資源的優化配置,減少代表接受監督流于形式的現象,符合當前實際。同時,及時、合法地補選出缺的代表,保證代表在結構上的合理性、界別上的廣泛性和素質上的先進性,也可以保證人代會閉會期間各代表小組正常活動,有利于代表整體作用的有效發揮。
目前,我國有關法律缺少對這方面的統一規定,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各地做法不一,認識上也不一致。因此急需制定一個具體的代表辭職制度,盡快使代表辭職走上法定化、規范化的軌道。
四川省營山縣人大常委會 蔣松柏 是否辭職應尊重代表意愿
代表調離原選區或原選舉單位后,要求其辭去代表職務,這種做法,從表面上看,像是代表的個人自愿行為,但究其實質則是組織上的一種強制行為,違背了代表辭職的自愿原則,有悖法律的規定。根據我國代表法等法律規定,代表仍在本行政區域工作或居住,其代表資格依然存在,即使因刑事案件被羈押正在受偵查、起訴、審判的或者沒有附加剝奪政治權利被依法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正在服刑的,也不過是暫時停止執行代表職務,待上述情形在任期內消失后,仍應恢復其代表職務,可見,法律對保障代表職務的程度之高。至于代表法第四十一條關于辭職被接受的,其代表資格終止的規定,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為確實不愿繼續擔任代表職務的代表而設定的,并從法律上賦予了代表享有辭職的權利。這種權利只能由代表自己行使,而不能由組織迫使其行使。如果地方人大常委會制定這種類似變相強迫代表行使這種權利的規定,是與法律相違背的。
因此,筆者認為,人大代表是由各選舉單位或選區選民選舉產生的,理應由選舉單位或選區選民來決定代表的去留。在任期內調離原選區或原選舉單位,還是要根據代表自己是否能夠履行好職務來確定,是否辭職的主動權還是應掌握在代表自己手中。
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人大常委會 劉家華 應該辭職的說法不成立
人大代表是否應該辭去代表職務,首先看法律是否有相關規定,其次看人大制度基本內涵的要求。對在任期內調離原選區或原選舉單位,但仍在本行政區域工作或居住的代表,現行法律沒有規定應該辭去代表職務,有關的說法也不能成立。
盡管在人大代表選舉產生的過程中,我們按照選區分配了代表名額,同時也講究代表的社會界別比例結構,但是,界別屬性和選區屬性并不是人大代表行使人民賦予權力的界限。人大代表在實際上行使權力的時候,必須超越階層和選區的局限,從宏觀和全局出發,表達人民群眾的利益要求和愿望。即使是在縣級人代會上,盡管某個代表來自某個街道選區,但也不能僅僅只為本街道群眾說話,而是應當站在全縣(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高度,全面提出意見和建議。至于按選舉單位或選區組織代表團或分組活動,也不意味著代表應當本著“本地區立場”議事,他們應該本著宏觀、全局的立場共商“國是”或者本地區社會經濟重大事務。總之,人大代表的選區歸屬只是組織人大代表在開會期間開展代表活動的一種組織形式,它并不帶有政治分贓的色彩,也不以地緣主義作為其政治立場。代表在任期內調離原選區或原選舉單位,但仍在本行政區域工作或居住,是否辭職應由其本人決定。
金華市婺城區人大常委會 毛 斌 調離不影響代表履職
目前,基層人大代表主要由工作單位或居住區選民選舉產生,代表離開原選區或原選舉單位,不必采取辭去代表職務的做法。
作為直接選舉產生的基層人大代表,代表本身在選區或工作單位有較好的群眾基礎,即使調離了原選區,在一任5年之內對原選區或原單位的基本情況還是熟悉的,并且仍在本行政區域內工作或居住,距離與原選區也不會遠。所以只要代表平時多與原選區選民加強溝通聯系,多開展調查研究,多聽取原選區選民的意見,還是完全有條件履行好代表職責的。代表法對調離原選區或原工作單位,但仍在本行政區域工作或居住的代表,沒有規定要終止代表資格或辭去代表職務,是比較符合實際的。
此外,目前社會人員流動頻繁,如果調離原選區或選舉單位的代表都要辭去代表職務,牽涉面比較大,直接影響基層人大工作的連續性。辭職后的缺額補選工作也將大大增加基層人大的工作量和財政支出;短期內在同一選區多次重復選舉還可能使選民厭煩或不配合,使補選工作無法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