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和企業家如何協調好相互的關系,唐駿給出的答案是:尊重、共贏、溝通

我當初加盟盛大時,很多媒體朋友們都在猜測我能待多久,很多人說最多是1年。可是4年時間過去了,我依然待在那里,而且一天比一天好。也許,是因為我摸索到了一些經理人和企業家共存、共贏的相處之道,我總結了6個字:尊重、共贏、溝通。
很多企業家有這樣的抱怨,我聘請職業經理人,但一年后他卻出去另開爐灶與我競爭了,這不是引狼入室嗎?很多經理人則抱怨,你看他給我多少啊,我的付出跟回報不成比例,與其在這里打工,還不如自己單干。看來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雙方都有自己的立場和道理。這里缺少了什么?我認為是缺少了共贏機制。
企業家請來經理人后,必須建立一種共贏機制,而建立這種共贏機制的前提是“尊重”。在我進盛大的時候,說我唐駿有三把火,就是“學習盛大、了解盛大、融入盛大”,這表示出我對盛大、對盛大創業團隊和員工的尊重。如果還沒去盛大,我就說要重塑盛大、改造盛大、改變它的所有模式,你覺得盛大的創業者聽了會是什么感覺?一定會很難受。所以,經理人和企業家間的尊重,應該是雙向的。
企業家與經理人之間相互尊重之后,接下來就要建立起“共贏”機制。在盛大的時候,我在華爾街的兩次路演,給盛大帶來13億美元的直接價值,當看到盛大獲得13億價值的同時,我也得到了相應回報,我覺得值了。
很多職業經理人都和企業家之間有矛盾、有沖突,而我和陳天橋合作至今,沒有紅過一次臉,也沒有為什么事情發出過不同的聲音。之所以能保持這樣和諧,關鍵就在于“溝通”。很多企業家和經理人因為分得很遠,甚至在高管面前都會發出不同的聲音,而我和陳總的辦公室離得很近,為什么?便于溝通!
“溝通”在一個企業里就相當于“潤滑油”,確保著企業穩定流暢的運行。在過去15年的職業生涯中,我從未和工作中的上級發生過一點直接沖撞,因為我學會了“溝通”。
記得當年有一次,我差點就和比爾·蓋茨發生直接沖撞。2003年1月3日,我接到蓋茨秘書的電話,說蓋茨會在2月3日訪問中國,讓我提前做好安排。我當時非常興奮,你要知道,我作為當時微軟中國的總裁,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政府高層,包括見朱基總理、江澤民總書記,但是要見蓋茨還是沒有多少機會的。當我回到辦公室一看,立刻著急了——2月3日是什么日子?是中國的大年初三,于是我馬上打電話給蓋茨的秘書,說這個日子不合適。
我們都知道領導的秘書特別牛,更不用說蓋茨的秘書了,他說:“你在微軟待了那么多年,你也該知道,蓋茨的行程很早就定下來了,我改不了。”確實,美國人喜歡提早定行程,他說,“你有本事直接給蓋茨打電話”。
一個中國區總裁直接給蓋茨打電話的機會并不多。我撥通電話后和蓋茨說,不能那時來中國。蓋茨急了,他說:“唐駿,你在微軟待了那么多年,你難道不知道我的行程是1年前定下來的?”我沒有跟他爭,只是跟他講了這一個事實,我說:“你知道嗎,我們中國的春節,5000年前就定下來了。”蓋茨聽到5000年“嚇壞”了,因為美國的歷史才有200多年,最后不得不把他所有的行程調了一下,提前來到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