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市民騎自行車出行,是全球許多城市用以保護環境和緩解交通擁堵的途徑之一。歐洲多個城市先后推出“自行車共享”項目,不僅廣泛設置租賃點,還利用先進技術加以管理,在歐洲范圍內鋪開一張“綠色”自行車“共享網”。
技術是關鍵
自行車租賃并非新鮮事,但歐洲城市眼下推廣的自行車共享項目因利用高技術、便捷等特點,獲稱“第三代計劃”。
“第一代計劃”涉及的多為老舊自行車,隨意停放在街角,可免費使用;“第二代計劃”則有了專門的自行車停放點,收取現金作為租車費。
而到了“第三代計劃”,自行車均配備電子卡,由租賃點的電腦系統統一管理;市民在任一租賃點均可騎走或歸還自行車。電腦系統計算時間后,從租車者銀行賬戶自動扣除費用。
各個城市的租車方式略有差異。在西班牙巴塞羅那,租車者購買一張30美元的年卡,便可用卡從任一租賃點取車。前30分鐘免費,往后每半小時收費30美分。還車期限為2個小時,如果超時不還車,卡將自動失效。在德國和奧地利的一些城市,租車者則用發送至手機上的密碼為自行車解鎖。
美國《紐約時報》10日報道,正是借助這些先進技術,自行車“共享網”已覆蓋數十個歐洲城市,包括法國巴黎、里昂、雷恩,西班牙巴塞羅那、潘普洛納,德國杜塞爾多夫,甚至市區地形不適宜騎車的意大利首都羅馬。
單在巴黎一個城市,供租賃的自行車就多達2萬輛。巴塞羅那市政當局18個月前開始推行這一計劃,已設置375個租賃點,投放大約6000輛車。
上下皆滿意
對這些城市的居民而言,自行車租賃網絡讓他們日常出行更便捷。
現年44歲的巴塞羅那居民安德烈·博勞說:“我每天都用它上下班,幾乎人人都用過它。我還很喜歡騎車穿過大街小巷的感覺。”
另外,參與這一項目有助于居民節省交通費,同時為保護地球環境作貢獻。而對致力于改善城市交通環境的市政部門而言,自行車共享項目提供了一個簡單經濟的解決方法:一輛公共汽車的價錢足以買下一大堆自行車,還能避免耗時費力的道路擴建工程。據法國里昂市政部門統計,自行車共享項目實施3年來,城市污染物大幅減少。
難怪《紐約時報》的報道戲稱,在越來越關注“綠色”環保的歐洲城市,市長分兩類:一類已推行自行車共享計劃,另一類想要推行。
銷售和管理自行車租賃點的企業也從這一項目中獲益。“戶外清潔渠道”公司在歐洲13個城市經營自行車租賃業務,最近剛在華盛頓設立公司在美國的第一個業務點。
問題待改進
自行車共享項目在巴塞羅那受到許多市民歡迎,也影響不少人的出行觀念。
在像巴塞羅那這樣的都市,自行車共享項目也遇到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如,郊區租賃點的自行車在工作日早上出行高峰時,往往被著急進城上班的顧客“搶”光,讓晚到的顧客進退兩難;而在市區繁華地段,租賃點則擠滿顧客歸還的自行車,一些人只能繞遠道尋找別的租賃點停車。另外,一些機動車司機抱怨,部分停車場被改為自行車道,給駕車出行的人造成不便。
編輯:陳暢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