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731部隊相關問題的研究是中國近代史上一項重要研究內容,隨著新資料的不斷挖掘和發現,不斷出現一些新的研究成果,論著也漸趨增多。本文主要就1980年以來在中國、日本、美國、韓國和俄羅斯等國公開發表或出版的著述進行梳理和介紹,并對以上各國在731研究領域所進行的社會活動、研究力量和友好團體做一個簡要的介紹。
[關鍵詞] 731 細菌戰 世界各國 調查研究
731部隊相關問題的研究,是二戰歷史中的一項重要研究內容,隨著世界和平力量的不斷壯大,與731相關的新資料被不斷發現,731部隊所犯下的罪行也在世界范圍內不斷地被披露,這促使了對731問題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力量也在不斷增強,研究范圍也漸趨廣泛。本文從對731問題研究的歷史和現狀入手,對中國、日本、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的研究歷史、研究現狀做一個綜合述評,對于公開出版的著作、資料匯編做一個總的概括,并對各國研究731問題主要力量及和平友好團體做一個介紹。
一、中國方面細菌戰問題研究歷史及現狀
1952年,中央領導胡喬木同志就日軍細菌戰及遺址保護問題做出重要批示,指示當時東北局要保護好日軍細菌工廠遺址。東北局根據指示就731部隊進行遺址劃圈保護,并設立警戒標識。1956年,哈爾濱地方志辦公室組織力量航拍了731部隊遺址,保存了約9分鐘的無聲電影膠片。
1982年,哈爾濱成立平房文物管理所,并逐步開始調查研究731部隊細菌戰罪行。1983年,該所改名為日本細菌工廠展覽館。1985年8月15日,又改名為侵華日軍第七三一細菌部隊罪證陳列館,并開始對外開放。在此期間,中國方面對于731部隊的研究是以韓曉先生為主的,研究人員數量很少,但在幾年時間里,這些研究者調查尋訪了數百名731部隊勞工、受害者家屬等見證人,并對731部隊遺址進行了勘察、測量及認定;征集了上千件文物,并赴中央檔案館等各地檔案部門查閱了大量有關731部隊的文獻資料,發表了《日本細菌工廠紀實》、《731部隊考察記》等十幾篇揭露731部隊罪行的文章。1991年,韓曉、辛培林合著的《日軍731部隊罪惡史》一書出版,應該說這是中國第一部關于731部隊歷史的研究專著,它的出版在國內外引起了很大反響,也掀起了中國研究731部隊的高潮。在此前后,《正義的審判》由人民法院出版社1990年出版;《細菌戰與毒氣戰》,中央檔案館1989年,中華書局出版;《日軍七三一部隊罪行見證》(韓曉、金成民著)一、二部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侵華日軍細菌戰紀實》(郭成周等著)由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出版;《日本侵華與細菌戰罪行錄》佟振宇著,于1998年出版;《侵華日軍罪證圖片集》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其中韓曉、金成民合著的《日軍731部隊罪行見證》由日本青年出版社翻譯出版發行,改名為《死亡之前的真實》。
1998年,金成民發現并公布了731部隊用活人進行實驗的重要證據——“特別移送”檔案,又一次將731部隊的研究推向高潮。隨后,2001年吉林等地又先后發現了“特別移送”檔案原始資料,該資料作為能夠證明731部隊使用活人進行實驗的鐵證,由中日合作先后在黑龍江、吉林兩省出版社出版,同時,中日兩種版本的檔案資料集也出版發行。2000年、2001年,由金成民組織并實施的“跨國取證”,取得圓滿成功,并出版了《跨國取證731》(金成民著)、《老兵證言》(日文版,金成民著,中野勝譯)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2001年4月28日,731研究所正式成立,隸屬于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2003年7月,由哈爾濱社會科學院組織學者對731部隊安達野外實驗場最終認定,并在遺址處發現日軍731部隊野外人體實驗用的細菌彈片13枚,并認定出囚室的位置。在此前后出版發行的主要著作有:中華書局出版的《細菌戰》(步平著);黃可泰、吳元章的《慘絕人類的細菌戰——1940年寧波鼠疫史實》;張世欣的《浙江省崇山村侵華日軍細菌戰罪行史實》;楊玉林、辛培林的《細菌戰》和《日本關東憲兵隊“特別輸送”追蹤——日軍細菌戰人體實驗受害者罪證調查》;楊柏林的《蒙塵的孫吳》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5年出版;趙玉霞的《侵華日軍在呼倫貝爾進行的細菌毒氣戰》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5年出版;崔維志、唐秀娥合編的《魯西細菌戰大屠殺揭秘》由人民日報出版社2003年出版。
1996年以后,隨著日本細菌戰受害者訴訟斗爭的繼續開展,在中國杭州、寧波、義烏、金華、衢州、常德、云南保山、廣州、山東等日軍細菌戰重災區也掀起了研究日軍細菌戰的高潮。先后有邱明軒的《罪證——侵華日軍衢州細菌戰史實》出版發行;《孽債難忘——侵華日軍衢州細菌戰死難者調查與名錄》由香港天馬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出版;李曉方的《泣血控訴——侵華日軍細菌戰炭疽鼻疽受害幸存者實錄》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湖南常德湖南文理學院成立了日軍細菌戰研究所,浙江義烏、湖南常德等地也先后成立了陳列館,并對外開放。
1995年以來國內大型日軍細菌戰國際學術會議召開情況,分別是1995年在哈爾濱舉辦的反對戰爭維護和平座談會;2002年常德湖南文理學院主辦了細菌戰罪行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舉辦了“首屆侵華日軍細菌戰與毒氣戰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年常德又舉辦了第二次日本細菌戰罪行國際學術研討會。
二、日本方面細菌戰問題研究成果
1981年日本作家森村誠的《惡魔的飽食》由光文社出版,常石敬一的《消失的細菌部隊——關東軍第七三一部隊》由海鳴社出版,由此揭開了731部隊用活人進行實驗的罪行。隨后,在日本舊書店發現了731部隊用活體進行實驗的報告書,一份是《因“黃彈”射擊造成的皮膚傷害及一般臨床癥狀觀察》,另一份是《關于破傷風毒素及芽胞接種時的肌肉“時值”》。該資料由慶應大學太平洋戰爭史研究會松村高夫整理發表并作成《731部隊作成資料——十五年戰爭中的機密資料》。隨著中央大學吉見義明在日本防衛廳發現了《井本日記》,以及后來發現的731部隊重要成員高橋正彥的《關于鼠疫研究的報告書》,在國際上引起轟動。在此前后共有如下資料發表:
《不消失的記憶》吉開那津子著,1981年日中出版;《細菌戰部隊和自殺的三個醫生》常石敬一,朝野新潮社1981年出版;《真相——石井細菌部隊執行絕密任務隊員的證言》郡司陽子著,德間書店1982出版;《日本旗鮮紅的眼淚》越定南著,1983年版;《目標石井——731部隊與關東軍的諜報活動》常石敬一著,1984年大月書店;《將軍的遺言——遠藤三郎日記》,1985年每日新聞;《醫學者們的有組織犯罪》常石敬一著,1994年朝日文庫;《731免責系譜》太田昌實著,1999年日本評論社;《鼠疫村與731部隊》,遠藤光司著,1996年教育史料;《爭論731部隊》松村高夫著,1996年晚聲社;《細菌戰部隊》七三一研究會年,1996年晚聲社;《關東軍731部隊滅亡》寺木真著;《戰爭和瘟疫》松村高夫—解學詩等著,1997年本支社;《證言·七三一部隊真相》,1997年廣濟堂;《日本軍細菌戰與毒氣戰》1996年明石書店;《七三一部隊與日本天皇》1995年吉見義明;《七三一部隊中國新資料》小林英夫著,不二出版1995年;《侵略中國與731部隊》森正孝著,明石書店;《731部隊——生物武器犯罪真相》常石敬一著,現代新書1995年;《七三一部隊言語》西野留美子著,明石書店1994年;《七三一部隊》銘心會著,東邦出版1994年;《中國方面資料——日本的侵略戰爭 》森正孝、 糟川良谷著,明石書店1991年著;《日本醫學與731部隊》常石敬一著,1990年版;《殺戮工廠——七三一部隊發現的731部隊證言書》瀧谷二郎著, 新森書屋1989年出版;《細菌戰犯罪——將官收容所虐囚記》三支一男著,1989年出版;《731》青木富貴子著,新潮社2005年版;《生物戰部隊731》西里扶甬子著,2002年。
三、美國方面細菌戰問題研究現狀
1981年,美國人鮑威爾根據美國公開的GHQ與美國生物戰專家對731部隊有關人員調查報告書及機密電文,經過分析撰寫論文并發表。題目為《歷史上被隱瞞的一章》一文,披露美國為了本國利益及對抗蘇聯與731部隊高層人員談判,以免于戰犯被起訴為條件獲取了731部隊人體實驗成果。該論文引起巨大轟動,并引起了西方國家極大關注。英國電視臺制作了《731——天皇你知道嗎?》,后來美國史學家萊頓哈里斯歷經多年赴中國、日本、美國等地考察撰寫了《死亡工廠——被隱蔽的731部隊》一書,此后有《惡魔的生物學——日美英秘密生物武器計劃的真相》一書。2006年美國公開了約為10萬頁的有關731 紀錄的資料。芝加哥大學歷史學博士王錦德女士已專攻細菌戰專題多年,為731部隊專題研究而活躍在中美日韓各國。細菌戰方面英文資料主要有:
Biological Warefare Activities and Capabilities of Foreign Nations 1946 A Military Intelligence Services Special Study,Washington;Willians P and Wallace D.Unit731-Japans secret biological warfare in world war Ⅱ. Free Press 1989;Edited by Erhard Gissler .SIPPI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warfare .10. strengthening biological weapons convention by confidence _building measur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Gomer R Powell,J.W.A hidden chapter in history .Bull Atom. Sci. 1981;Mailleux M. La Guerre Biologique. Med de Res 1978;Daniel Riche. La Guerre Chimique et Biologique Pierre Belfond 1982.Paris;Susan Wright. Preventing A Biological Arms Race .The MIT Press 1990.
四、蘇聯方面的研究情況
二戰結束后,蘇聯將在中國各地捕獲的日軍細菌戰相關人員關押在西伯利亞,在掌握了日本細菌戰情況后,于1947年向東京審判委員會提出要求引渡石井四郎等2人,但遭到美國方面的拒絕。在這種情況下,蘇聯單方面在伯力成立特別軍事法庭,對日軍細菌戰相關人員進行審判,揭露了日軍細菌戰及人體實驗的罪行。并于1950年用俄文、日文、英文、中文及朝鮮文出版發行《前日本陸軍軍人因準備和使用細菌武器被控案審判材料》,當時在日本只有《赤旗》做了簡單的報道,沒有引起太大反響,此后該資料被蘇聯封存了近40年,幾乎沒有什么研究,只有幾篇論文發表。2004年9月5日,俄羅斯電視臺制作并播放了731部隊與哈巴羅夫斯克審判相關電視節目。
五、其他國家的研究成果及狀況
在韓國,1989年7月20日,崔亨振在《中央日版》發表了《中國濟南曾有第二個細菌戰部隊》一文引起韓國重視。1995年韓國友好人士金昌權在韓國舉辦了731部隊展覽,并于2006年在江原道建立了永久性展室。2000年韓國友好人士許由在韓國清州地區設立731部隊罪行展覽館并對外開放。在韓國相關的學術團體有:以許由先生為院長的韓國遠東社會文化研究院;以金昌權先生為會長的731部隊朝鮮人受害者真相調查會,目前該會正在為查找6位朝鮮人受害者家屬而四處奔走。此外,2006年10月,韓國遠東文化研究院在韓國忠清大學成功舉辦了第二屆731部隊罪行國際學術研討會。
在蒙古國,蒙古軍事科學院于2005年9月派遣代表參加了在中國舉辦的首屆侵華日軍細菌戰與毒氣戰國際學術研討會,對日軍在諾門罕戰爭使用細菌武器以及蒙古人體實驗受害者表現出極大的關注。蒙古于2006年10月派出了以蒙古國防大學校長尼·扎拉巴扎布先生為團長的學術訪問團參加了在韓國舉辦的國際會議,并于2007年9月承辦了第三屆731部隊罪行國際會議。
(責任編輯/劉惠音)